《子房文化碑》诞生记


《子房文化碑》诞生记
2024年 8月10日,适逢七夕佳节。上午10时,《子房文化碑》落成暨“张良文化研究会筹委会”成立庆典仪式在子房山子房祠前成功举办。
庆典活动由徐州市诗词协会、徐州老年大学诗词研究会驻会顾问、徐州子房诗社首任社长孔伯祥先生主持。首先,他介绍了徐州子房山原名鸡鸣山,与云龙山、九里山、户部山并称徐州四大名山。子房山上的子房祠,为明宣德年间(1426年)徐州总兵平江伯陈喧扩建,以后屡毁屡建。2012年5月落成的新子房祠坐东朝西,祠前有东山寺和子房诗社共立的、果光大和尚书写的“子房箫韵碑”和马三力先生书写的“舞动汉风碑”。今天的子房祠前,又增加了徐州市书协主席马亚先生书写、王宗乾先生敬立的“子房文化碑”,碑阴铭文由孔伯祥撰写、贾凡书丹、释宏音监制、董祥刻石。子房祠内,张良铜制坐像儒雅威严,祠内壁画是孔伯祥策划、刘红军题诗、胡德兴书丹、邓守铜绘制的张良行迹图。本座子房祠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一座,为现任东山寺住持释宏音法师协同释宏愿并四方信众所建。
庆典宣读了徐州市云龙区民族宗教事务局云民宗发(2013)15号文《关于自筹建设子房山汉文化诗词碑林公园的批复》的文件,宣读了张良69世孙张建华发来的贺电。
宏音法师致欢迎词,对前来参加庆典的各界文化人士表示欢迎和感谢,徐州市原副市长、徐州市诗词协会名誉会长李文顺先生做了重要发言。他说:“徐州是张良成就谋圣、名垂青史的结缘之地,研究张良文化是徐州特殊军事地位的必然要求;张良虽是韩国公子,但因得兵法于邳,遇高祖于沛,封侯于留,实乃徐州名人。徐州文化底蕴深厚,虽有彭祖文化、两汉文化、苏轼文化、美食文化,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但最具特色、享誉全国的就是战争文化。研究张良文化岂能绕开徐州,同样,研究徐州历史文化又怎能不研究张良。”由此可见,市原老领导李文顺指出了研究张良文化的重要性。徐州老年大学诗词研究会执行会长王宗乾在庆典会上说:“要坚信在‘放飞梦想、展示东山,弘扬佛法、舞动汉风’的理念下,今天应运而生的‘张良文化研究会筹委会’的成立和《子房文化碑》的落成将会进一步促进徐州两汉文化、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的蓬勃发展。伟绩丰功谈笑中,业成身退留侯家。愿徐州的‘子房文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张良文化研究会筹委会负责人李新春表示,愿尽绵薄之力,整合有效资源,致力于东山寺基础建设,将“东方第一汉阙,张良吹萧罢楚”文化发扬光大。
孔伯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