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彭城诗友的状元情结

(2024-07-02 10:16:56)

彭城诗友的状元情结

彭城诗友的状元情结

———在李蟠史迹研讨会上的发言

孔伯祥

李蟠,字仙李,号根庵,又号莱溪 (1656-1729),徐州丰县人,是中国实行科举制度1300年来,徐州唯一一位文状元。有《偶然集》、《根庵文集》、《根庵诗稿》、《诗经文》、《四书制艺》等著作传世。其中白燕诗、探梅诗、徐州十景诗较为著名,传播很广。今人辑有《李蟠诗文集》。李蟠的书法作品,多流落民间,遗墨《白燕十首》已镌成诗碑,收藏在彭祖园和丰县黄楼中学艺术碑廊。目前,散落在民间的李蟠最完整的书法精品,被李鸿民先生在北京中央文史馆见到,并拍成照片,已放大刻制镶嵌在丰县黄楼状元碑园。这是目前所能见到最完整的一幅书法作品。

李蟠出身于书香门第,诗礼世家,天资聪敏,28岁入泮为博士弟子;36岁中举;43岁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殿试时,因对军政、吏治、河防靖条答对贴切,符合事理,且见解独到,遂被康熙皇帝钦点为一甲进士第一名,授官翰林院修撰。

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朝廷任李蟠为顺天府乡试主考官,任上遭到蜚语中伤,被判充军3年,昭雪赐归故里(见蒋攸铦《李蟠传》),从此闭门著书,直至善终。所书《东坡放鹤亭记》、《金刚经》,世人视为珍宝,惜已散失。今徐州户部山有状元府旧址,云龙山上有其撰写的碑文。

状元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炫耀的一个。中国科举制度意在选才,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余年,历代王朝共选拔了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有姓名记载的)。状元在中国历史上的政坛、文坛都有深远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奇特现象。

2000年,由李蟠撰文并刻于康熙54年的李氏《七公墓表》石碑在丰县梁寨镇李新集村(原名程子院)出土,石碑上写着:“吾祖籍真定府之真定县至程子院随家焉。程子院者,世传宋明道先生讲学处也,为时未远,故址尚存。”2001年又出土了一块雍正3年立的泰山庙碑记,也有相同的记载。另外,雍正5年李蟠所撰的《李氏通谱》序言中,也写了同样的内容。查同治年《徐州府志》中,亦称程子书院为“程子院寨”。流风余韵,犹在人间。

2001年由徐州市政协原副主席、史志学会会长李鸿民(乐农)先生主持捐资,在丰县梁寨镇黄楼建成了状元碑园,园内存有李蟠《报家母书》等数幢珍贵历史碑石,该园成为丰县重要历史文物景观之地。

状元碑园的牌匾书法出自戚庆隆之手。碑园中有:李蟠石雕像、阙门、围墙、垂花门、回廊、华表、碑亭,亭内“状元碑”巍然而立。园中还放置状元书之墓碑四块,明代万历二年《德政碑》一块, 以及前陆军上将福建督军李厚基《孝思碑》与其书写的华表一对。 这些石刻,极为珍贵,丰县是个黄泛地区,这些石刻能存留至今,可谓弥足珍贵。俗称江北第一坊(鳌阙)正面联句:“指木为姓,陇西冠盖被四海;登科夺魁,泗上文章数一人”,田秉锷撰联,李鸿民书丹。背面联句:“昼耘夜织,农桑本色三十代;春试秋闱,科第家声七百年”,徐向中撰联,王冰石书丹。碑园正门为典型的清式垂花门楼。青瓦建瓴,雕梁垂青,古朴中透出几分家院的温馨。双扇门漆成红色,两旁的四字联语也漆成红色,联曰:“经传道德、名重谪仙”。意在借老聃与李白显扬李姓家世。此联隶书,出自李鸿民先生腕。另有:“元礼龙门,鳌头独占称仙骨;卫公勋业,浩气长留题李风”,为陈树德先生撰写,仇高驰先生书丹。两门柱“源出陇西,汉皇故里诗名重;香飘海外,程子亭前道脉长”,此联为刘嶓撰写,林修建书丹。垂花门阶石三叠,承建者孙统义先生曰:“此寓连升三级”。进门,回首仰视,门楼内上悬一红地金字匾额“源远流长”四字,为书法家孟昭俊先生手迹。站在门楼下的青石台阶北望,碑园中诸景物———碑亭、华表、回廊、绿树、红花等,尽收眼底。碑亭位于碑园南北中轴线中间稍北的位置上,青石起三叠之台,将四角六柱的碑亭高高托起,有翼然欲飞之势。亭为全榫卯木结构,上则青泥板瓦,飞檐翘角,下则梁柱交错,雕绘精绝。迎门方向,悬一红地横匾“状元碑亭”四字,此乃中国书法报创办者、徐州籍著名书法家孙方先生手笔。南向二亭柱,悬红地金字联牌,语曰:“陇脉绵绵瓜瓞维儒素,文人济济銮坡独风流”,撰联人为沛县李从云先生,书丹乃铜山老书法家孙鸿啸先生。北向二亭柱金字联牌,曰:“雨送徽音,村外金屏绾翠;风传逸响,亭中玉韵鸣心”,撰联为徐州黄新铭先生,书丹乃南京麻凡先生。亭内,“状元碑”巍然而立。此碑的正式称谓是《七公墓表》,那是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由李氏族人倡立,并由状元李蟠撰文书丹的关于彭城李氏始祖七公的墓前碑铭。碑通高三米,蟠龙碑帽,桌台式碑座,四周雕以龙凤花草,虽经三百年风雨,依然文图清晰,典雅古拙。碑文四百二十六字,记述彭城李氏十余世缔造经营、繁衍生息、聚族而居、闻于一方的历程。这是难得的家族资料,又是珍贵的书法刻石:文美、字秀、史实,可谓“三绝”融一的历史文物。抚石而仰之,李氏与非李氏者,都会勾起历史的怀念。亭前,左右均为华表一柱。华表正侧两面,各镌联语曰:“北邻华麓,南绕河流,川岳郁佳城,应有白云环泡水;世继书香,派延淮儒,蘋蘩昭后代,依然紫气满函关”。侧面楹联是:“奕叶绵延,瑞应牛眠增郁律;长松蓊蔚,伫看鹤化复归来”。两联皆为沛人曾任福建莆田、仙游、德化知县李洪筹撰作,李厚基书丹。碑园偏后,东、西与北面,为一半环状碑廊。赤柱青瓦,粉壁墨石,既嵌有李蟠《报母家书》,诗书墨迹,又嵌有彭城李氏传世碑铭。碑园西侧原设有接待室,内陈历代李氏名人官职表,李蟠生平简介,状元卷及《徐州府志》入志人名录。碑园西侧还有2011年徐州市政协原副主席、史志学会会长李鸿民先生和著名文化学者田秉锷先生书面报请丰县县委县政府复建落成的程子书院的规划方案。

“状元碑”曾历劫难。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推仆,折为两截,后埋于土。直到2000年前,族人集资集力,复发掘于屋基黄壤之下。有乐农先生首倡,海内外李姓后人踊跃捐资,耗半年之功,状元碑园得建于状元故里。七公有知,可以告慰;李蟠有知,无复遗恨。文物光复,烛照一方,其意义又超越家族宗亲之限,所以丰县人民政府知状元碑园建成,即批为历史文物保护单位。据悉,状元碑园由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翟显忠先生设计,徐州古建专家孙统义先生施工建筑。旧料精工,如琢如磨,才达到了浑然一体、美轮美奂的工艺效果。

作为科举取士史上徐州唯一的一名文状元,李蟠是徐州的骄傲。时至今日,历史的卷帙虽已尘埃漫漶,却仍有那么多人,从俗世的功禄里抽出身来,远道而来,心怀仰慕。我们知道,徐州有了状元碑园,近期还要在户部山肇建状元李蟠纪念馆,修复户部山李蟠故居(状元府),这样做,并不是要炒作状元,而是要打造彭城状元文化品牌,丰富大美徐州文化内涵,赓续新时代状元情怀。多年来,笔者任徐州市诗词协会副会长兼外联部主任,曾偕同各文化团体、协会,数次组团前往状元碑园采风、文化交流,并在2018719日遵李鸿民主席嘱托,圆满完成了“程子书院全国征联”活动,主编了《程子书院全国征联集萃》。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数千人前往状元碑园、程子书院采风、观摩,文化交流,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联、曲、文等精品佳作,部分楹联作品已收录在《程子书院全国有奖征联集萃》中。

 

孔伯祥

谒碑园咏李蟠

状元及第誉中天,文采风流万古传。

一统纂修曾一璨,双全华表对双泉。

先贤策下图新志,晚辈碑前话旧年。

胜迹残留何以补?乐农筑梦抚心寒。

题名皇榜几多年?独粲彭城永世镌。

户部山传风雅事,状元碑刻性情篇。

丹书廷对安邦策,御笔钦批治国贤。

功德从来铭史册,流光自古报因缘。

 

状元广场舞翩翩

彩灯摇影曲回旋,美乐喧天惊状元。

牛仔伦巴开胯俏,旱船腰鼓逸姿欢。

慢三狐步柔情动,快四探戈韵律牵。

月下翁童姑媪乐,人生有舞自悠闲。

 

鹧鸪天·随夏凯晨诸友重访《李蟠诗文集》释注者权启庆先生

坐对诗翁聆朗声,行随学者古今明。能通格律情多献,解注清词意屡呈。      思聚散,论输赢,状元史迹唱彭城。宝刀未老传薪火,集韵霜枫播雅名。

 

  

谒状元碑园

如期游逸暮春中,谒拜黄楼儒彦风。

举步三阶迎紫气,开门六合跨青骢。

残碑铭勒家声远,华表镌题才气雄。

身在田园休叹惋,沉浮俯仰古今同。

 

魏新建

春游李蟠状元碑园

踏青丰邑步匆匆,万顷梨花春色浓。

久慕黄楼鳌阙第,赏诗白燕汉家风。

状元故里千秋院,毓秀碑园万木葱。

再读李蟠廷试卷,当之无愧一品公。

 

孙迪建

赞李蟠

向阳门第满春光,子弟家教济世长。

独占鳌头真俊骨,古彭唯一状元郎。

 

刘世长

游状元碑园感赋

自携咸菜与窝头,静坐春园笔未休。

不是寒窗人味尽,何来今日状元楼。

 

 

访状元李蟠碑廊

俊彦奇才傲一方,寻幽探秘到碑廊。

新园旧物人文地,墨迹林林别后香。

 

状元广场

霓虹闪闪彩屏高,老幼相趋不用邀。

放下锄头来健体,而今乡镇也时髦。

耕读之家出状元,未酬抱负即蒙冤。

习文侍墨留清誉,义重情长在故园。

 

程建安

观李蟠状元碑感

花开李寨漫春堤,晴日高云柳径迷。

闻得状元碑石出,匆匆白燕向莱溪。

 

张思桥

访状元碑园

状元桑梓瞻名望,鳌阙昔年进妙章。

文武英贤多济济,高风一脉李花香。

 

欧如久

题梁寨镇状元碑园

碑园重葺溯渊源,程子祠坛出状元,

治略文章铭万载,树人旌表辅轩辕。

 

徐向中

游李蟠状元碑园

徐州一状元,高耸似云杉。

文竹经冬翠,繁花开满园。

 

浣溪沙·参观李蟠状元碑园

鳌阙高瞻映日光,名联诗句沁心香。古碑新筑蕴情长。      警语醒人催奋发,云杉垂柏欲飞翔。仁风润我志轩昂。

 

蒋继辉

状元碑园忆李蟠

古碑斑驳说沧桑,几度春光几度霜。

白燕声啼状元梦,红梅雪点冷枝香。

疏河未见河清晏,治吏还招吏损伤。

幸有儒林雅风伴,吟诗泼墨到天荒。

 

张瑞泉

咏李蟠状元碑园

饽饽状元唯一人,奉天考案祸临身。

今朝塑像碑园筑,白燕欢歌翾翥频。

 

陈玉兰

鹧鸪天·状元碑园采风

曳绿摇红拂袖香,状元故里令名彰。“康园”修竹呈风骨,“ 鳌阙”登科挺脊梁。

才俊地,帝王乡,遗篇碑刻满琳琅。风流谁在翩跹舞?“白燕”穿梭织绮章。

注:《白燕》 为状元李蟠的诗集。

 

2011417日职工诗联组织状元碑园采风人员名单

陈绍刚   陈玉兰   刘金珠   王美玲   周铁生

李鸿民   李映辉        张林娟   杜明月

    赵锡红   王贺军   孙迪建   魏新建

朱为民   董铁军   江尊远   张传福   蒋继辉

李润锋   冯德翎   程建安   裴鸣若   姜清泉

刘红军        刘世长        张亦伟

    徐书信   孔伯祥

 

前往状元碑园、程子书院采风人员还有

梅良勇        陈玉兰   张亦伟   张文一

孙仲华        夏海燕        李继玲

李志强   李红岩   周梦超   郎海侠   张思桥

王惠民   邢佑敏   欧如久   冯凯军   张兴虎

徐培蒙   董院子        张玉婷   武家增

         葛进军   张立东   刘国良

王科靖   王新徐   单学英   刘振坤   李德响

刘学安   孙新娟   吴向裕   钱丽娅   谭大海

    孔祥福             石德会

李坚强   渐怀志   王桂珍   崔雪花     

田树印   徐宜升        张尊军     

李新勇   于铜勇        梁成琛   徐向中

    梁成斌   陈瑞娥   关永梅    许砚君

    张化之   李明灿   齐媛媛   郭华娇

孙彩霞        崔铁军   程廷海   高蔼亭

    沈桂枝   王广哲   金孝民   王庆元

柴新红   于克南   王惠民        冯凯军

陆朝良             胡德兴   郎海侠

蒋继辉     

 

注:徐州状元碑亭,位于徐州市区西北方丰县梁寨镇黄楼,因珍藏清代康熙年间徐州状元李蟠撰作并书丹之碑铭而得名。李蟠曾参与纂修《大清一统志》。乐农(李鸿民),李蟠族裔,原徐州市政协副主席,史志学会会长,徐州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彭城诗友的状元情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