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普陀山唱和一组
(2023-12-04 22:35:14)游普陀山唱和
癸卯初冬,孔伯祥、刘红军、潘宝顺三位诗友有幸同游普陀山,一路边游边吟,互有唱和,现集结如下,以志纪念
孔伯祥
七律·拜谒普陀山观我当年老照片
四十年前谒普陀,山幽水阔寺凌波。牌坊耸立崖边上,古殿长存月下坡。
禅地僧传禅韵妙,石幢碑载石文多。同登彼岸曾留影,再访随缘咏太和。
注:2023年12月2日晨,偕友刘红军、潘保顺拜谒普陀山,写于7665动车上。
刘红军唱和:赴普陀山朝拜路上步孔伯祥先生韵
携手虔心拜普陀,悟聆法雨若惊波。
凡尘勘透无难事,世道回旋尽小坡。
心内愿期家国好,笔端常写善良多。
几时信众慈航度,共浴佛光祥与和。
潘保顺唱和:与普陀山路上步孔伯祥先生韵
月照南山梦普陀,飙屐金轨达清波。
海陬不见红尘落,事务难为上下坡。
未上仙山禅味少,神飞青嶂白云多。
千年普济晨烟袅,万籁声传一韵和。
西江月·普济寺捐赠千手观音宝像未果
千手观音宝像,双眸对客慈祥。施恩救苦度沧桑,信众时时念想。
梵曲西来都唱,诗歌东渡流芳。善心捐赠佑安康,普济禅僧谦让。
刘红军唱和:拜谒南海观音像步孔伯祥先生韵
手捧轮盘护佑,布施幸福和祥。
调风顺雨惯沧桑,总为黎民着想。
南海名扬千古,莲台口吐芬芳。
船行万里保安康,信众岂能谦让。
西江月-谒阿育王寺并赠千手观音宝像
佛教禅宗名寺,真身舍利闻名。晋朝古刹约贫僧,宝像观音捐赠。
隶篆铭文不少,草真碑刻全呈。完成心愿满身轻,圣境登临庆幸。
刘红军唱和:谒阿育王寺步孔伯祥先生韵
宝刹千年存宝,明州史上留名。
身为印度一高僧,佛法中原传赠。
舍利人间永驻,精魂日月同呈。
轮回看惯喜悲轻,真乃三生有幸。
西江月-谒访宁波天一阁
范氏藏书善继,嘉珍著录相传。三间草舍倍堪怜,池上泉声不断。
典籍煌煌万卷,图书秩秩千篇。飘香翰墨灿流年,江浙风情叹羡。
刘红军唱和:.拜谒宁波天一阁有感步孔伯祥先生韵
古籍聚成宝库,中华文化赓传。
谁争谁抢纵堪怜,好在从无中断。
后世吸收营养,前贤多赋华篇。
光芒今古照经年,自信引人称羡。
刘红军
七律·夜宿普陀山
为饱诗囊满箧囊,海天佛国细收藏。何时身做菩提树,今夜客留栖子堂。
漫步听涛山路绕,禅灯照影寺花香。普陀月朗凡心静,人且安眠梦未央。
孔伯祥唱和:
重登彼岸饱诗囊,目睹观音夜色藏。
宝像金身光闪闪,寺门牌匾亮堂堂。
听涛远眺禅心远,漫步同闻野菊香。
栖子餐厅尝海味,普陀妙境趣未央。
潘保顺唱和:夜宿普陀山和刘红军先生
自讥七尺一皮囊,争奈红尘无处藏。
仰看星栖灵鹫顶,沉听灯隐济群堂。
樟荫路畔禅房影,月下塘清莲社香。
南国金身渡沧海,观音普惠众央央。
七律·拜谒南海普陀山观音像
时已寒冬着厚襟,舟车千里证禅心。低头念出真言句,叩首跪朝观世音。
法相瞻能增暖意,海风吹若润甘霖。始知不肯去犹返,应是苍生笃敬深。
孔伯祥唱和:拜谒南海普陀山观音像步刘红军韵
虔诚礼佛阔胸襟,谒敬参禅证我心。
圣境相询山水意,凡情迢递友朋音。
仰观宝像知谁苦,瞻拜神姿盼作霖。
翰墨前人留迹在,风流尔辈感情深。
潘宝顺
游天一阁
月湖倒映范家楼,数百春秋文脉修。
道契先知承永世,莫教尘封万卷忧。
七律·谒访普陀山法雨寺
南海幽溟碧色平,千年古刹觅禅声。依山取势层层宇,雕甬成莲步步清。
水月松风分气象,金沙钟浪共轰鸣。谁知妙理虚空悟,昊昊真如法界明。
孔伯祥唱和:谒访普陀山法雨寺步潘保顺韵
修身悟道在心平,上善安禅暗送声。
法雨栽培何地胜,慈云护守普陀清。
今朝近得观山景,昔日曾临听鸟鸣。
荡荡情怀寻妙理,如如法度自分明。
刘红军唱和:晨游普陀山法雨禅寺步潘宝顺、孔伯祥韵
天花法雨海波平,静坐空闻梵呗声。
玉佛像前烟色浅,印光堂外冷泉清。
何来水月帘轻透,总畏松风鸟不鸣。
默念经书三万遍,尘寰照得大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