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杨世明先生《张伯英书体·百代有传人》有寄

读杨世明先生“张伯英书体
孔伯祥
“文脉千秋复种,儒风万古留痕。伯英书体有传人,艺术交流随趁。
徐州历史悠久,文脉悠远。徐州有自己的“文化史”,徐州有自己的“书法人”,徐州更有自己的“文脉继承人”。资深记者、学者、收藏家、鉴赏家杨世明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而且是位传播、继承传统文化的践行者、佼佼者,实属不易,难能可贵。
徐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徐州是“中华诗词之市”,作为九州之一的徐州,文化生成与演进、书体特点与书家影响都随政治格局的变化而变化。“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杨世明先生有使命感,在潜心研究、创作、传承张伯英、李可染书体、书法的前提下,前瞻性的提出了“一城两书体”的概念和理论基础,并逐渐得到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认同、认可和赞誉。他的独到眼光和辛勤践行,为进一步提升张伯英“书坛巨匠”和徐州这个“书画名城”的魅力品牌、知名度创造了条件,开辟了道路。“诗文随世运;书法要趋新”。杨世明先生的笔耕不辍,杨世明先生的至高才情,杨世明先生的儒雅风采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引领我们以诗文载道,以书画化人。
张伯英是徐州人,张伯英是书法家、金石鉴赏家、诗人、学者。我是张伯英的膜拜者,我曾多次会同张贵和、张尔和、张平和、胡应敏、胡德兴、齐刚、文锦山、李鸿民、景大文、王昌庆、叶宗杰、李志伟、汉风、任务、田秉锷、黄新铭、孙统义、李继玲、杨绪全、吴昌、姜剑、田家富、张继平等人,策划、组织、主持张伯英书体、书家参加笔会、首发式、编审《张伯英书体书家专集》、《孙鸿啸师生作品集》、《张平和书法集》等有关书刊,成立“张伯英书画院”(马亚题写,张玉任院长)和“张伯英书法艺术研究院”(孙方题写,齐刚任院长),在户部山连续多年用伯英书体写春联、送福字等活动。2019年7月20日,张伯英先生仙逝70周年纪念日在海天书城成功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纪念张伯英仙逝70周年暨《张平和书法集》发布会”。并填踏莎行一首:《读张伯英书体纪念先生离世70周年》:“一代宗师,千秋典范,先贤绝唱邀天瞰。煌煌大作韵无边,墨耕不辍珠玑嵌。
读到杨世明先生的《张伯英书体·百代有传人》,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由衷的感佩杨世明先生为传播“徐州文脉”,催生、继承、保护“彭城书派”这个地方文化物种所做的一切。“千里之行,始于脚下”,我衷心的祝愿杨世明先生的耕耘、付出、启迪、引领将为“彭城书派”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