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子房山摩崖诗抄(部分)

(2023-11-01 12:54:15)

子房山摩崖诗抄(部分)

子房山摩崖诗抄(部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位于徐州城中的子房山,虽然高不足五十米,却为“古彭八景”之一。其名,与张良(字子房)在此“吹箫散楚兵”的传说有关。子房诗社成立于201239日,社长孔伯祥。诗社以诗、书、画、印创作研究为宗旨,以名家荟萃,人才辈出为世人称道,被誉为苏北第一诗社

子房诗社名誉终身首席社长谢仲华老先生耗时20年(1991—2011年),在子房山主峰西侧镌刻子房山摩崖石刻。石刻收录当代诗人格律诗词五十余篇,由数十名书法家用真、草、隶、篆书写。诗词多以张良为题材,内容涵盖了张良椎击秦王圯上进履四面楚歌张良吹箫等历史记载及传说。《东山韵》系子房山摩崖石刻面世以来,第一部以子房山摩崖石刻为主题的艺术专著。铜板纸印刷,拓片影印。书中选用现代知名诗人、书法家摩崖石刻三十余幅。注重不同风格、不同流派诗词、书法、镌刻的选用。原市委书记王希龙的书法、原政协副主席李鸿民、江苏省诗词协会副会长、原徐州市人大副主任、总工会主席、徐州市诗词会长徐崇先,原徐州市政府秘书长陈正刚,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徐州市佛教协会会长果光的诗亦被收录。

【张良赞】圯上传书黄石公,沙场屡战建奇功。洞箫凄婉云天外,震断霸王牛角弓。(徐书信

【赞张良】灭秦扶汉巧安排,吹断香魂入项怀。演罢书中天地韵,楚歌犹荡玉箫台。(谢仲华)

【子房祠楹联】若论项羽千声鼓,还逊张良一段箫。(徐向中)

【赞张良】千古智囊功盖世,归途亦在运筹中。洞箫曲尽丹墀远,万壑烟霞伴老松。(陈正刚)

【赞张良楹联】椎秦投铁冲天豪气,散楚吹箫惊世奇谋。(张瑞泉)

【豋子房山】灭秦兴刘壮锦程,谁添古意汉风情。子房箫韵平天下,安得青山留盛名。(孔伯祥)

【过子房山怀张良】虎帐深谋自不群,洞箫吹散楚风云。松涛九里声依旧,谁阅先生百万军。(裴鸣若)

【豋子房山】楚汉云烟绝,大风天地扬。箫声不知老,吹落满头霜。(程建安)

【豋子房】匡扶汉室不为家,矢志椎秦博浪沙。大智胸怀安社稷,功成名就走天涯。(李鸿民)

【咏张良】铁椎一击祖龙惊,亡命下邳兵法通。三杰当推君为首,六邦应拜尔作丞。(张亦伟)

【子房山怀古】鸡鸣叠翠谷生风,一曲悲箫抵万弓。四面楚歌千古韵,安邦辅汉建奇功。(魏新建)

【咏张良】 黄公一卷点迷津,辅佐高皇灭暴秦。吴韵箫吹取西楚,古今辞相几多人。(谢鸿堂)

【赞留侯张良】三拣履黄赢秦经,一推紫帐汉朝兴。百磨铁定报韩志,万户红侯弃后行。(徐崇先)

【题张良碑】开汉移秦多运筹,功成一笑谢封侯。子房箫客今安在,应于赤松霞伴游。(果光)

【子房山怀古】讨秦逐鹿举干戈,刘项争雄轶事多。不是凌霄吹一曲,谁人传唱大风。(任启森)

【题子房山楹联】博浪一锤,雄称万世;楚歌四面,智克三军。(陈树德)

【咏留侯】椎秦博浪未成谋,匡辅汉高凌志酬。一曲悲箫安社稷,河山正统弃封侯。(郭仲秋)

【游子房山】 椎秦兴汉话千秋,受印佩箫身远游。寄语长安车马道,今朝何处觅留侯。(李啸洪)

【赞张良】箫管一支驱楚兵,文韬武略盖群英。功成匿隐逍遥去,口誉长传万古名。(李敏)

【赞张良】鸿门审势救贤公,一曲吴歌乱楚戎。智者不求名宦利,日中月满隐行踪。(刘长松)

子房山摩崖诗抄(部分)

七律·子房山览胜怀怀张良

孔伯祥

日月煌煌天地间,子房浩气漫东山。椎秦投铁颍川恨,散楚吹箫垓下潸。

进履圯桥成帝业,匡扶汉室悦君颜。急流勇退名青史,回望千秋鹤自闲。

  子房山摩崖诗抄(部分)

《子房山赋》

刘红军

楚汉相争,烽火卷尘埃以激荡;项刘之斗,成败寄忍纵之俯仰。制略运筹,渐转盈亏趋势;雄韬谋策,终定汉室朝纲。一自椎秦博浪,孰非侠勇;三进纳履圯桥,气蕴胸张。鸿门奉玉,鼓舌为夷化险;咸阳进谏,安民简约律章。烧栈道以消疑忌,休养息方度陈仓。

乃至九里山前,布阵十面埋伏,落逃无处;更待鸡鸣峰巅,智用千古妙计,不战敌惶。缝素绢,扎巨鸢,引东风,吊竹筐。可如仙临星野,飞跃大河;恰似神驭祥云,高悬八荒。齐捧洞箫,悠悠角黍之悲凄;共奏楚乐,缓缓故土之离殇。兵弃刀,掩泪相呼南去;将勒丝辔,颔首孤寂仓皇。  

山以名胜,遂即更作焕替;民从心敬,烟火百代兴旺。遗像山头耸立,西望古城迁变;高台拾级以筑,阅尽古今沧桑。楼阁殿宇,辉映红尘紫陌;鹤亭松柏,几度阴雨晴阳。寺名东山,傲居彭城之首;祠道留侯,智圣千年标榜。繁庶百业,往来熙攘庙会;云集商贾,开启佛道同光。  而今大殿重修,古朴厚重;四处松柏参天,禅韵流香。雕梁画栋,顿感雄伟壮观;玉栏金阙,益发富丽堂皇。晨钟暮鼓,陪伴车轮滚滚;佛号梵音,时传读书朗朗。九曲石阶,连接幽雅书院;三五骚客,挥毫华灿评章。谢翁石壁錾诗,廿载不嫌劳苦;书家岩纸流丹,一生砥砺寒霜。名山古刹,大贤虽去;豪气英风,懿德流芳。美哉,钟灵毓秀之胜景;壮哉,文深史蕴之子房!
  嗟夫!功成身退,辞封远遁问道,终免涂炭;利尽名羞,何论当时荣辱,清梦一场。大丈夫者,应以入世之情济世,敢作敢当;亦以出世之怀离世,勘破兴亡。身负国难,尽可披肝沥胆,心系黎苍;歌舞升平,还须远名轻利,无非过往。故作诗曰:莫为浮生荣辱狂,人间正道本沧桑。百年若得平安过,还效赤松张子房。


子房山摩崖诗抄(部分)

子房山摩崖诗抄(部分)

子房山摩崖诗抄(部分)

子房山摩崖诗抄(部分)

子房山摩崖诗抄(部分)

子房山摩崖诗抄(部分)


子房山摩崖诗抄(部分)

子房山摩崖诗抄(部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