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云龙山的情结
(2021-08-20 09:33:28)我与云龙山的情结
孔伯祥
我自小算是在云龙山下长大的,云龙山又名石佛山,是徐州乃至苏北的一座名山,海拔142米,由九节山头组成。山上文化古迹众多,有北魏时代的大石佛,唐宋摩崖石刻,宋代的放鹤亭、招鹤亭、饮鹤泉、张山人旧居,明代的兴化禅寺,清代的大士岩、山西会馆、船厅、御碑亭、碑廊等历史文物古迹。解放后云龙山又修复和新建了幽邃轩、洞天小庐、跨云阁、云龙书院、杏花村、观景台、同心台等历史景点。宋苏东坡在徐为太守时,常登山览胜,醉卧山石,他名扬千古的“放鹤亭记”、乾隆御笔碑文现待立御碑亭中。云龙山西紧邻着奎河和风景秀美的云龙公园和云龙湖。这都是我常去玩耍、捡柴、会友、锻炼的地方。长大后工作学习虽然忙碌了点,但对云龙山那说不清、道不完的怀旧情感时时缭绕心头,因为云龙山水毕竟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和眷恋。
人心叵测、百业萧条的浩劫期间,云龙山改叫红卫山了。书店、电影院、学校都关门了,云龙山北坡是三教九流、文朋山友相聚的地方,云龙山北坡和黄河牌楼子两地当时是徐州市最热闹的百姓休闲娱乐场所。碰到农历二月十九日(观音菩萨诞辰之日),云龙山庙会那几天(我小时曾在泰山庙会和云龙山庙会卖过家里做的,用纸糊的元宝和麦秸串起来的,拜佛烧香用的旌恤),时常有玩杂耍、玩蛇的、吐火的、吃钢针的、说书卖唱的在山周围安营扎寨。吐火的很厉害,他做完令人难以置信的动作后,要跑到树林少的地方,把火吐向空中,每次都能吐高五米左右。吃钢针的更神奇了,一个又一个的把钢针吃到肚子里,钢针出来时带着胃液和黏涎已是线联结好了。玩蛇的很糝人,拇指粗的青蛇从他的鼻孔穿进去,眼睁睁地看着从嘴里出来了。云龙山东御桥口每到上午九点左右,也时常有一个秃头顶、大眼睛的老者在那儿讲故事,荤的素的都有。他知道徐州状元李蟠的故事为最多,天气很热,他拿着一把破蒲扇,穿着一件柿涩背心,坐在一块石头上,一拉呱就是几个小时,他用词准确、幽默干脆,口若悬河,扣人心弦,津津有味的讲述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拿着一个白色的破茶缸也不见他喝水,每天到散场该走的时候,老少爷们都挽留他,插科打诨很是热闹。这位长者说包公案为最好,精彩的演说令人惊叹流连。记得很清楚,每天去上山玩耍,穿着母亲做的裤头和柿涩背心,脚上穿的是我自己做得木呱搭板,需要坐下来时,它也算是小凳子了(那时经济瘫痪,物资匮乏,还没有卖塑料拖鞋的)。70年我到煤机厂铸造车间干浇注时,为了帮上夜班的工友解困,我这个排长就把狸猫换太子的章节添油加醋地讲给工友们听,直吓得他们不敢单独到车间外去尿尿。
夏天来临,我们几个小友喜欢到云龙山北坡的水塘(曲港观鱼处)和西大河(奎河)的闸口跳水玩耍,那时我还没学会游泳,只能上下来回、跑来跑去跳冰棍式的。后来胆子大了,自已跑到云龙公园去游泳。有一次,我一个猛子扎下去,顿觉头一懵,挣扎起来一看,水红了一片。赶紧用手捂着头,赤着脚一遛小跑到铁路医院缝了几针(一分钱没花,我有铁路医疗证),至今我的头上还留下了一道长长的疤痕呢。我在家是长子,父亲孔凡仁在山海关铁路工作,每年能积攒十几个工作日回徐探亲,在家时常叮嘱母亲要看好我,因那几年时闻有学游泳被淹死的。母亲傅智美当时在房管所建筑队上班,就时常把我带在身边。但好了伤疤忘了疼、玩心很重的我,偷偷地把家里的一条大木凳的腿卸掉扛到了云龙湖,借着木凳板的浮力,我也很快能游动了几米。有一天,当我洋洋得意趴在木凳板上划水时,一不小心翻了个个,木凳板不见了,手忙脚乱的我很快就沉到了湖底。只记得朦胧中我抱住了一个什么东西。回到岸上,我头往下躺在滚热的湖堤上吐完水清醒后,我才知道,原来在湖里我死死抓住的是一个游泳人的大腿。真是感恩啊,真是命大啊,躲过这一劫,便很长不敢去游泳了。复课闹革命后,同学邀我去游泳,也不知怎么的,我能一下子游它几十米或上百米。这也和2008年的车祸一样,大难不死的我,对诗词创作的灵感、窍门突增、取得的成果和成就,自己也常常感到惊讶。
常言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自跟王奎儒师傅在西关房管所学点木工手艺后,总想实践一下,停课的三年时间陆续为贫穷的家打了些家具,如菜柜、方桌、扁担、盆架、骨牌凳什么的,记得有些木料也还是从山上搜集来的呢。2009年进入诗词界,在云龙山兴化禅寺策划组织的“禅诗笔会”活动,我的一首“少随山友闹禅林,乱世风云留憾深。玉宇清辉明月照,野蒿荒径暗香侵。长长秋夜读黄卷,静静春晨聆梵音。佛语殷殷修正果,菩提正道守真心”七律诗,荣幸被果光大和尚钦点,这首诗目前就挂在天王殿的墙面上。2013年,云龙山西坡整体改造,“东坡石床”、“群羊坡”焕然一新,与“云龙书院”相辉相映,而且还装上了上百个灯箱,那上面,我的一首《浣溪沙·春游云龙湖》有幸名列其中———“捉蝶祖孙戏水滨,杏花丝雨落纷纷,逐波游艇送伊人。朝看春风撩柳翠,夕听暮鼓酌词新,如歌岁月共销魂”。我知道,在我退休以后的年华里我对诗联产生了依恋,诗词创作和舞蹈健身一样,带给我将是无尽的愉悦和精神享受,我的诗舞人生今天可以说:即丰富又多彩。几年间,策划组织的“徐州市舞动汉风文化社团联谊会”、“禅诗笔会”、“诗书画展”等系列“舞动汉风”文化公益活动影响深远,成立了舞蹈网站、子房诗社、好来艺社、建立了三个党支部和淮海诗坛微信群、淮海诗坛QQ群,得到各界人士的认同。先后加入了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家学会、中国国际标准舞学会等相关组织。现为江苏省诗词协会理事,徐州市诗词协会副会长兼外联部主任,徐州职工诗联协会副主席,徐州市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职业摩登舞(A级)教师等职务。2013年子房诗社被徐州市创建全国诗词之市领导小组评为先进单位,我被江苏省教育学会、省诗词协会,徐州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个人”称号。出版个人专著多六部,主编有:《子房诗讯》、《七彩集》、《东山寺》、《子房山诗书画专集》、《今古诗人咏子房》、《古今诗人咏苏轼》、《当代诗人咏兴化寺》、《宝莲禅韵》、《泉山艺苑》、《徐州大地艺苑》、《程子书院全国征联》等。为徐州市“舞动汉风”、获取“中华诗词之市”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俗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一方人筑一方城。千百年来,云龙山的佛光灵气孕育了灿烂的文明,云龙山水润泽着彭城大地,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人文积淀成就了千千万万个诗朋文友、英贤志士,(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