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兴化禅寺是苏北地区非常有名的一座古刹,位于江苏徐州城南著名风景区云龙山东麓,为佛教禅宗寺院,该寺缘北魏大石佛修建而成,距现在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兴化禅寺在1993年6月,新建大雄宝殿时,发掘出深埋地下的唐宋时期佛教摩崖造像,共七组195尊,并建造保护室,供游人观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为之题写“唐宋摩崖石刻造像”。1995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唐宋摩崖石刻保护室顶层,是新建的大雄宝殿,殿堂飞檐斗拱,翘角凌空,金饰彩绘,气势恢宏。殿内供奉横三世佛,左药师、右弥陀、佛祖释迦居中,庄严肃穆,慈悯安详。背塑海岛观音,环列十八罗汉,造型各异,形象生动。兴化禅寺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82平方米。
果光大和尚俗姓李,名继金,法名果光,号法润,善诗词、喜书画,并颇有造诣,山东郓城人,现为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江苏佛协副会长,江苏省源缘书画院院长,兴化禅寺的第十三代住持、淮安市慈云禅寺方丈。1969年12月生于佛教家庭,父亲勤劳智慧,母亲贤淑善良,双双悲天悯人,乐善好施,在当地颇有名望。大和尚排行老大,自幼素食,随母礼佛诵经,耳濡目染,对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养成端正、慈悲、纯朴的优良品性。
剃度为僧拜名德,1988年,果光大和尚中学毕业,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消蚀了他心头那抹单纯崇拜的浮光,代之而起的是终生献身佛教的宏愿。他决心入佛门光大自己的灵性,塑造真实的自我,用虔诚的心灵书写一份不同常人的人生履历,谱写一曲心随本性的生命篇章,于是,当年9月到陕西耀县大香山拜正竖大和尚为师,剃度出家。从此,脱下俗装,换上缁衣,诵经拜佛,砍柴挑水,成为一个真正的修道者。师父们发现他悟性高、慧根深,极为赏识,于是介绍他到徐州云龙山兴化禅寺拜见养熙大和尚。1989年果光大和尚来到云龙山兴化禅寺,养熙大和尚见他聪慧清秀,善根深厚,于是让其侍奉左右。从此果光大和尚跟从养熙大和尚,苦心修持,勇猛精进,深得奥义。为了果光大和尚将来能成就一番佛教大业,推荐他到佛教学院深造,1990年果光大和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九华山佛学院。
在佛学院学习期间,果光大和尚勤学苦修,赢得学僧们的尊敬和爱戴,被选为班长,并连续两年评为三好学僧,多次得到九华山佛学院院长仁德大和尚和圣辉大和尚的赞赏。为了能真正领悟到佛的真谛,毕业后,他遍访名刹古寺,参拜高僧大德,先后到武汉宝通禅寺、上海龙华寺、镇江焦山定慧寺拜访了道根大和尚、明炀大和尚、茗山大和尚等当代著名高僧。1992年8月回到徐州,养熙大和尚见他学成归来,非常高兴,任命他为云龙山兴化寺知客。1996年2月任兴化寺监院并任市佛教协会副会长;1996年5月养熙大和尚圆寂,兴化寺及佛教协会工作就落在这位年轻法师身上。
2012年4月22日,因我连续在云龙山和兴化寺禅寺策划举办“云龙吟”、“禅诗笔会”,果光大和尚赐我法号“佛仁”、 赐我夫人李文卿法号“佛缘”。
大石佛系依山就势雕刻而成,身高三丈余(11.52米)。据《徐州志》记载:“正平元年(451),北魏拓跋焘南下侵宋,路经彭城,由手下士卒用兵器依崖而凿,时只雕一佛头,方面大耳,法相庄严,人呼佛头岩。”后经具体考证,雕刻年代起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年(486).主持者为当时的彭城王、文献帝六子元勰。2008年,贴金重妆,耗资十万。
.
西江月、兴化禅寺大雄宝殿落成佛像开光暨果光大和尚升座廿年感吟
孔伯祥
宝殿开光
住持升座
《当代诗人咏兴化寺》出版感句
孔伯祥
不懈追求终有获,诗书一卷誉彭城。激情集萃三年整,感慨珠玑五届呈。
艺苑平添时样曲,文坛又列别枝名。心中留下禅和境,不悔挥旌韵里耕。
《当代诗人咏兴化寺》已投稿诗友名单
按姓氏笔画排序(名单不全)
丁 辉、丁端瑞、马奎武、马奉信、于世同于雪棠、王大勤、王其林、王士星、王素贞、
王 岚、王婉丽、王军凯、王 磊、王惠民、月上柳梢、孔伯祥、孔令军、孔宪文、尹克舜 、
叶慧宁、白文才、白启寰、司 婉、冯德翎、田 梦 田翠竹 兰心阁、石为民、孙益民、
吕道森、刘世长、刘述业、刘真孝、刘 剑、刘家友、刘桂梓、刘素珍、刘长松、刘凤祥、
刘福铸、刘渔龙、刘克忠、刘嘉龙、刘 晨、任启森、朱雪芹、朱广俭、江尊远、许 枫、
华 斌、成 渤、孙迪建、庄学禹、张安民、张德学、张传福、张仁谦、张亦伟、张学义、
张玉银、张庆余、张运銮、张景田、张定才、张本胜、张庆莲、张义胜、李伯云、李文顺、
李 敏、李 艺、李常孝、李雅琴、李俊侔、李必才、李 侠、李祥林、陆明德、陆朝良、
杜存民、汤新民、沈左尧、汪文广、余廷林、杨忠志、陈华峰、陈树德、陈兴瑞、陈玉兰、
吴继远、何绰如、苏文卿、巫祖才、宋学义、妙 可、林红岭、林贞木、果 光、范伯善、
周玉茹
周伯政、尚耀东、赵明奇、赵锡红、赵英敏、赵 钲、姜清泉、胡德兴、胡光明、
胡中山、刘红军、郑仁可、郝允清、徐崇先、徐书信、徐向中、徐世举、徐宜升、郭仲秋、
郭增义、郭殿荣
宸 玥、高鸣珂、黄玉庭、黄奎芝、黄新铭、黄志豪、曹 杰、渠立勇、
蒋继辉、蒋光任、谢仲华、谢明信、谢柏旺 程建安、程方平、寒江布衣、韩修德、路桂英、
裴鸣若、演 泳、潘保顺、薛凤岭霍钦瑞、黎恒华、魏新建魏 寅、戴五四
(孔伯祥供稿)
.
唐宋摩崖石刻。两尊像皆为坐佛,左边佛像衣褶纹理清晰。右侧坐佛着对襟长衫,最特别的是大佛坐在扶手座椅上,这样的形象极为罕见。
以佛的名义,悲天悯人,安详喜乐。
供养人,体态丰腴,风情万种。

双观音,一佛,一佛二菩萨。

一佛二胁侍二菩萨二天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