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可以从18岁开始
(2013-12-01 20:59:15)
标签:
文化 |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句谚语是指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在童年,但一个人的成才却并不如此。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很多资质平平的孩子却能出人头地,而很多聪明伶俐的孩子最后却泯然众人。今天,好学校已经不代表好出路,昔日中学的同班同学在四年的时光之后往往是令人刮目相看,有事业,有好工作的同学中不乏昔日的“后进生”。如果底子差能成功,那他们必定有其过人之处,也必定获得了普通大学所不能提供的东西,笔者以为北京华夏管理学院“三优”教育模式就属于这种可以让学生从18岁开始成才的特色教育方式。
如果成才从18岁开始,那么就必须有一个从18岁开始成才的心态,很多高中成绩优秀的学生之所以在大学四年毫无长进,进而导致求职困难,笔者以为很重要的原因是心态造成,以为高考成绩优秀就代表自己成才了,在大学奇迹放松了对自己的高要求。如果一个大学能以从零开始的态度培育和要求大学生,笔者以为就绝不会出现当下这种就业结构性问题。“三优”教育模式的特点就是直接瞄准就业岗位,让大学不再是高中的延续,而是走入工作岗位的第一步。
“三优”的具体内涵是“优选 优育优职”,高分数进高校其实只是优选的方式之一,还未必是最好的方式,比如特长生的潜力往往就比高分数的学生大,北京华夏管理学院的“优选”就是把特优、特困、特长生纳入优先招生范围,打破唯分数论的录取模式,首先就是打掉了学生的自我优越感,让他们从零开始,这样的学生成才的几率就大得多。
大学的优育来自好的师资和教学环境,而中国大学教学的问题众所周知,那就是知识落伍、缺乏实战、教授变叫兽等,北京华夏管理学院不大,名气不响,但它的“优育”就来自于紧贴市场需求,根据学生兴趣特长确定专业,引入了很多企业家授课,并且带着项目让学生参与实际,这样的学习效果显然是几篇论文无法比拟的。
优职来自优选和优育,同时优职又成全了优选,优职的前提是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让企业了解你的价值,北京华夏管理学院依托世华智业集团的资源优势,可为数万家企业定点培养人才,让企业可以全程监控学生的成长与学习,这样的人才进入企业自然会得到重用。
“优选 优育优职”的“三优”教育是一个有机循环的过程,也许北京华夏管理学院的招生规模不是很大,名气不是很响,但至少它证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成才可以从18岁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