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书让你,读再多遍也不厌倦?

(2012-12-24 09:11:39)
标签:

文化

2005年9月下旬,英国《卫报》专栏记者莎拉·克劳(Sarah Crown)在一篇名为「多少次才算够了?」的报导中指出:BBC 的政治记者 Andrew Marr 宣称自己「至少」读过《战争与和平》15 次(没错,15 次!),这个纪录令紧追其后的挑战者--布克奖得主拜雅特(A. S. Byatt,5次),与《俄国革命史》作者 Orlando Figes(4次)瞠乎其后。这个难以置信的数字,让不少作家名人怀疑 Marr 真的读进去了吗?或只是把书贴在鼻头 15 次而已。

 克劳见艺文界话头如此延烧,便转而向读者丢出一个有趣的提问。她说,撇开《战争与和平》不谈,许多人应该也都有几本这样反复阅读,以至于次数多到令自己羞于(或骄傲地)承认的书。她率先摊牌,供出自己平常用来消遣解闷的其实是 The Ghost of Thomas Kempe,一本她从 8 岁以来就一再重读的童话书,虽然幼稚但勇敢承认,她反问:「那你呢?」

http://s4/bmiddle/60933fe7t78ae6140b9e3&690

原来重读怪癖人人有

 这篇不到 300 字的文字炸弹丢出之后,见报当天旋即引爆热烈的讨论。《卫报》的博客,更在短短两天内迅速累积了将近 300 篇的读者回应。留言中,有人披露自己长年携带同一本书专为通勤用;有人后悔少年时期曾沈迷某本坏书;某些人对自己钟爱的书读到烂熟,随便翻一页都能将里面的对话倒背如流;还有人只要看到某本书就忍不住要买,即便只是买来送人或强迫别人监赏;不少人承认读畅销书是因为被宣传炒作吸引了,其实打心底认为那是垃圾(那为何还要反复阅读它?)。

 反复阅读这回事,可以说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心灵安抚仪式。许多读者都赞同最好在雨天午后,有无限量供应的热可可与饼干,蜷在舒服的垫子上翻阅自己最钟爱的书,无论从哪一页开始读起,都是件赏心乐事。舒适的场景有了,然而哪一本才是让自己感到最贴心的书呢?人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感冒或宿醉就重读《BJ的单身日记》,甚至有人用它来忘掉牙痛;有人藉由读尼克·宏比的《失恋排行榜》来表示「我病了,不要打扰我」;有人每当郁卒、失眠、或在书架前犹豫不决时,就会逃到史蒂芬·金的书里去。有人惊讶竟然没人提到《圣经》;也有人因为《101忠狗》没被提及而大失所望。乍看之下,留言者反复阅读的书种似乎各异其趣,然而上述的慰藉经验,相信许多人都能会心。

http://s5/bmiddle/60933fe7t78ae65c38144&690

少年时期床头书,成长的反刍

 一本书之所以令人反复阅读,不少人认为原因在不同时期的阅读,会让自己获得不同的体会与乐趣。像有位读者提到她 13 岁第一次读米契尔的畅销名著《飘》,读到白瑞德说「今晚不要对我关上你的房门吧,郝思嘉」时,还搞不懂发生了什么事,等长大之后回头再读,除了全都了了之外,还会注意到那个年代的妇女所扮演的角色,并观察到种族观念的差异。

 而许多人12岁起拥有自己挑书的权利之后,某些特定的书就像安抚奶嘴一样,直到他们成人后都还是不可或缺的床头书。像知名奇幻作家麦克·考佛利的【柏恩之龙骑士】系列、托尔金的【魔戒】三部曲、戴安娜·韦恩·琼斯的【魔法师霍尔】系列、泰瑞·派契特的奇幻小说The Discworld等,因为想象力的无远弗届,往往令人一再留连于奇幻的异世界。而比较专属于男孩们的,则大多如 Sven Hassel 所撰写德军「惩戒部队」的战争小说、【The Conan】野蛮人系列(电影为阿诺主演的「王者之剑」)、性暴力幻想的【Gor】系列。这些书籍伴随他们的青春期一起成长,虽然是老掉牙的剧情,却充满冒险、力量、正义、罪恶等等,让年轻的精力有所解放。

 有些人因为自己最常一读再读的书是大众读物而羞于承认,不过有些大众读物却是扣人心弦、广受男女老少的欢迎。例如艾勒里·昆恩的侦探小说、「廉价小说之王」约翰·麦当劳的推理小说、Oliver Segal 的爱情小说、Georgette Heyer 与 Philippa Gregory 的历史言情小说等等,入口易消化、剧情起伏快速,因此掳获了众多读者长期又大量的阅读,就像某些连续剧重播又重播,收视率依然稳定长红。

http://s2/bmiddle/60933fe7t78ae63ec4631&690

经典恒久远,耐人反复寻味

 经典文学作品多如牛毛,而狄更斯不但是英国「最受欢迎的100本书」入选最多的作家,同时也经常是读者反复阅读的选择。另外,凯鲁亚克、赫胥黎、卡夫卡、昆德拉、海明威、托尔斯泰等也列名在册。有读者提出一个见解,认为所有经典之作的删节本都应该被反复阅读,他表示,这种选择说穿了实在虚荣作弊令人汗颜,但却是一个最好的习惯。

 经典或畅销电影的原著,也有一群一读再读的忠诚粉丝。1967年 Valley of The Dolls(娃娃谷)、1947年 Forever Amber(除却巫山不是云)、1962年 To Kill a Mockingbird(梅岗城的故事)、1940年 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1962年 Lolita(罗莉塔)、1984年 Dune(沙丘魔堡)、还有更多骇人又令人忍不住反复重读的史蒂芬·金…。怀旧电影为记忆留下了精采的影像,也因此成为许多人反复阅读的选择。尤其是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不仅多次重新拍摄成影剧作品,更已然成为现代爱情片里经常出现的符号。

http://s9/bmiddle/60933fe7t78ae64ce9ee8&690

畅销长销,各有一片阅读领空

 根据《卫报》博客读者回应的统计,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天王畅销书《魔戒》、《达文西口令》与《哈利波特》,300篇留言当中有几近十分之一的读者提到他们乐于反复阅读这些书(即使另一半读者已经快翻脸);也有人对汤姆·汉克将主演《达文西口令》里的符号学教授罗柏·兰登感到兴奋极了。而另一天王作家村上春树,也有很多读者经常抱著他的作品反复阅读,是英文小说挂帅的书单当中唯一的亚洲作家。

 近年在台出版的翻译书,也有不少出现在读者书单中,大家或者可以检视东西方口味是否雷同︰间谍大师勒卡雷的《锅匠、裁缝、士兵、间谍》(木马)、童书作家马克·海登的《深夜小狗神秘习题》(大块)、《断背山》作者安妮.普露的《真情快递》(麦田)、鲁西迪获选为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的《午夜之子》(台湾商务)、道格拉斯·柯普兰的《X世代》(麦田)、安洁拉·卡特的《焚舟纪》(行人)、波西格的《万里任禅游》(时报)等。

 值得注意的是,有数本多次被读者提及会反复阅读的书籍,却意外的查不到繁体中文的出版纪录。像《纽约三部曲》作者保罗·奥斯特的 Leviathan;同为英国「100本最受欢迎小说」的Stella Gibbons Cold Comfort Farm、泰瑞·派契特 The Discworld;张大春誉为80年代「麦田捕手」的Jay McInerney的 Bright Lights Big City等,读者的忠诚,必然有其理由,或许可以提供出版界作为参考。

http://s7/bmiddle/60933fe7t7277d6a079f6&690

什么书你读了很多遍?勇敢承认吧 !!!

 《罗莉塔》作者纳博科夫曾经说过:"one cannot read a book: one can only reread it. A good reader, …is a rereader." 反复阅读同一本书,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恋爱,也许你心中也有一本书就是这样,读再多遍也不厌倦。
 无论你最钟爱的书是《红楼梦》或《小王子》,是《千面女郎》或《百年孤寂》,重读无罪!承认有理!现在你也可以大声宣告自己心目中最适合一读再读的「名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