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达能不想失去的淘金地
(2009-02-20 09:57:56)
标签:
达能娃哈哈中国市场淘金毕马威财经 |
中国市场——达能不想失去的淘金地
达能之争时至今日,瑞典斯德哥尔摩仲裁案也暂未尘埃落定。不过,在英属维尔京群岛高等法院最新的判决令中,驳回了达能指定毕马威作为娃哈哈非合资公司接管人、冻结与接管非合资公司外方股东资产的诉讼请求。达能意图通过BVI法院的判决来占有、控制娃哈哈非合资公司,并从中获取有利于斯特哥尔摩仲裁的证据,虽然是一个一举两得的构想,但最终还是落空了。迄今为止,达能在中国、法国、意大利、美国、英属维尔京群岛对娃哈哈提起的所有诉讼都是以失败告终的。为什么不断失败达能还是死性不改呢?我相信自有其缘由。
达能很早就开拓了中国市场,最先在广州建立了酸奶公司,但真正大刀阔斧的动作还要算是和娃哈哈合作的阶段。它从收购百富勤这个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倒闭企业开始,一鼓作气拿下了乐百氏、益力、梅林正广和等中国本土的几家代表企业,并且增持光明股份达到11.55%,并持有部分蒙牛股份(后来蒙牛终于明智地与达能分手)。在坐拥娃哈哈合资企业51%的股份后,达能才抓住时机向娃哈哈发难。而娃哈哈早已看清了达能的野心,不向蛮横的达能妥协。因此,达能不得不利用境内外的司法诉讼来给娃哈哈施加压力。不过,诉讼的不断失败让达能陷入了世界范围内的法律漩涡中。既然是志在必得,达能这样一个世界500强企业、食品饮料行业的“常青树”,也不管最终结果如何,都要将诉讼进行到底了。
我们可以想象中国市场对达能是多么的重要,在世界上哪一个国家可以找到这样大的一个消费群?并且拥有相对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一块黄金宝地。因此,即使达能屡屡败诉,依然不会放弃中国这样一个市场。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看到,刚刚经历了毕马威案彻底失败后的达能,似乎已经由原先的强势渐渐过渡到一种“平和”的状态上了,没以前那样飞扬跋扈八面嚣张了。
既然掌握主动权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达能现在要考虑更多的是:如果还想利用海外司法挟制娃哈哈,如果依然不顾事实炮制谣言诋毁娃哈哈,那么,更多的中国人就会彻底看清达能的真面目。达能可以联想一下,如果中国消费者看到“达能”两个字就联想到自己吃的一块饼干、喝的一罐酸奶正在帮助你恶意攫取中国的财富,那还会有多少人去购买?所以,为了避免失去中国市场,为了维持现有的消费群,达能,你必须遵守中国法律,必须尊重娃哈哈和中国人的文化、感情,这样你才能继续在中国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