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品《不差钱》的中国美学思想

(2009-01-31 07:42:32)
标签:

文化

 歌德曾说:万汇本一如,彼此相连带。我们生活中无时无刻不与物品接触,使用它并为之操劳一生,如果物品与人品相碰,两者之间想要说明白却很不容易。小品《不差钱》从央视春晚恢弘、壮丽、堂皇、炫美、宏大的舞台美术背后揭示出了中国百姓在物品和人品之间的美学思想——中国老百姓骨子里的愿望《不差钱》。

    人的一生所追求的一切理想其实都是建立在“不差钱”的基础上的,没有经济基础做保障,很多愿望是不会圆满实现的。西方美学认为颜色艳丽是“美”,比如一朵玫瑰花;中国的美学思想则注重“品”,比如荷花与竹子的出污泥而不染和高风亮节;而小品《不差钱》的作者所反映出的美学思想将中国老百姓心底最纯真的心灵显现给了我们,摆脱了艺术假纯真、生活假美善的知觉,将老百姓最需要的“物品”、最朴实的“人品”融汇到“小品”中,这个独特而有力的视角正是我们老百姓一生所追求的美学理想——不差钱。

    30年前我们因为差钱,我们仰望着世界;今天我们“不差钱”,世界仰望着我们;小品的作者把握住了不直接把物品看成美,也没有把利益追求当成美,而是把“不差钱”折射中国的经济强大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美学思想就足以。

    春节晚会小品的特性在于它不需要严格的戏剧性、艺术性和专业性,因为这是给13亿中国老百姓看的娱乐节目,我们从中能看出其思想性就足以。

    祝贺《不差钱》的三位作者:亦师亦友的崔凯先生,两个好朋友徐正超和尹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