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华背后—通用中国“闹剧”的起因
(2009-06-23 17:35:08)
标签:
杂谈 |
6月1日,XX网发表《百年巨人,期待重生--通用破产背后的中国机遇》报道,文中出现"五菱是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独有品牌……"的表述。人民网、搜狐、网易、新浪、腾讯网、凤凰网等14家网络媒体在当天转载了此文。
6月1日,XX网发表《背景资料: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报道,文中称:"通用在全球约140个国家销售汽车和提供服务,其旗下品牌包括别克、凯迪拉克、雪佛兰、吉姆希、通用大宇、悍马、欧宝、庞蒂克、萨博、土星、伏克斯和五菱等。"人民网、网易、21CN、和讯网16家网络媒体转载了此文。
6月8日,XX财经日报发表《通用破产重组背后的秘密布局》报道,文中称:"在亚太区,通用汽车还拥有澳大利亚霍顿、韩国大宇、中国五菱等三大海外品牌。其中,五菱品牌为金融危机以来,整个通用汽车体系中表现最好的品牌。今年第一季度,该品牌成为所有12个品牌中唯一保持强劲增长的品牌,……"。搜狐、网易、新浪、腾讯网、凤凰网19家网络媒体在当天转载了此文。
对于这些报道,笔者在想:这些写汽车新闻的记者肯定不是不知道五菱是一个自主的汽车品牌,他们故意把五菱划为通用旗下的品牌,可谓是意味声长,更是通用在中国一个发展的商业策略,为什么这样说呢,看下面的数据答案便就自然揭晓了.
2002年11月18日,上汽通用五菱成立挂牌的当天,由合资前的五菱研发中心自主研发的第一款符合国家安碰法规的新车型"五菱之光"正式投放市场。公司始终坚持"持续改进"的原则,对五菱之光的外形和质量进行不断的改进,并在2005、2006年成功地推出两款年度车型N105和N106。
经过几年的市场竞争,"五菱之光"力挫群雄,脱颖而出,2005年产销量突破20万台,2006年产销量双超30万台,到2008年超40万台,产销量累计突破150万台。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汽车行业成长最快、销量最大的自主汽车平台。
合资以来,上汽通用五菱充分集成股东各方优势资源,以"低成本、高价值"为企业经营理念,全面推进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和内外资源整合,为实现"成为微小型汽车领域国内领先、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汽车公司"的宗旨而努力。凭借五菱商标的品牌效应,上汽通用五菱取得了市场先机:2006年以来,五菱微车连续三年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2008年市场占有率更是达46.8%。
同时,五菱集团依托五菱商标,树起了五菱品牌,形成了一个集微型汽车、客车、专用汽车、发动机和零部件的集团化产业群。2008年,五菱集团三大主业合并销售收入达77.6亿元。
五菱品牌的价值与影响力伴随五菱汽车市场竞争优势形成迅速增长,上汽通用五菱和五菱集团共同成就五菱汽车事业,共同为五菱品牌增值。五菱集团作为五菱品牌及商标本身增值惟一受益人和终极所有权者,五菱商标已成为五菱集团最核心的无形资产。
这种"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发展紧迫感和责任感,以及"宝贝奉献出去,困难包袱全部留下"的无私精神,促进了轻装上阵的上汽通用五菱跨越式的发展,销售收入从2002年的40亿元,发展到2008年的215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32%;同时,五菱集团也在多元化发展战略中得到了快速发展,销售收入从2002年的20亿元,发展到2008年的77.6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