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与达能并购,让人心痛的掠夺
(2009-02-20 10:00:40)
标签:
达能器官移植并购娃哈哈中国财经 |
器官移植与达能并购,让人心痛的掠夺
最近,十七个日本人以旅游的形式在中国接受器官移植手术被曝光引起争议。这违反了联合国关于器官移植的相关规定,是一种不可容忍的跨国器官移植的掠夺行为。在求生欲望的驱使下,发达国家的患者不惜重金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获得千金难寻的器官,从而获得生存下去的机会。这无疑是一种跨国的富人挤占穷人医疗资源的不公平现象。在医疗资源分配缺乏公平的情况下,稀缺、宝贵的器官移植供体无疑会倾向那些经济能力强、能够负担高昂费用的患者。这种优先权对国内的一些有着急切需求但又无法支付巨额费用的患者来说非常不公平,面对资金的压力,很多人会选择放弃治疗。这背后隐藏着国民健康和生命权被侵犯的痛苦实质,我相信所有国人都不会容忍这种掠夺行为再次发生。
这让我想到了娃哈哈遭遇达能并购的事实,其本质也是境外资本依靠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中国境内民族企业进行的一种经济掠夺行为。只不过达能利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名义,变相侵略而已。达能从一进入中国,就开始收购本土优质企业,一方面扫除竞争对手,另一方面可以使其他本土同行企业面临竞争无力抵抗,从而走向边缘甚至在市场消失。从收购香港的倒闭企业百富勤开始,到中国曾经风光一时的乐百氏,达能一步步将中国境内的其他食品饮料企业慢慢推向边缘化,达能公司的众多品牌开始像病毒一样在中国传染。唯独,达能的合资伙伴娃哈哈还在以决然的姿态掌握国内的市场。达能当然不希望看到这样,要想继续壮大,只有将娃哈哈这颗“器官”并入自己的躯体,才可以掌握乾坤、一统中国市场。
其实,我们想想便明白,当国外企业进驻中国市场,虽然带来了投资,但是却是占据了中国企业发展的空间,这无异于是在掠夺中国市场的某个“器官”。当中国企业无法赢得进入市场的机会时,就一个急需器官移植的病人无力支付巨额费用去买器官一样,只能自生自灭。所以,我们需要国家政策的掌控,给中国企业更多的生存空间,对境外跨国集团在中国的资本扩张要有所限制。
一个狡猾的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里耍一种我们并不熟悉的运营手段,迫使我们走进误区进入对手控制的领域,这就是达能的伎俩。娃哈哈自然不会接受达能的低价并购,在面对国外资本掠夺的时候,它显示出坚强的一面。它坚持两年多的斗争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正在审判中的瑞典仲裁胜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