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承受地土

(2016-04-10 11:40:45)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580/sign=d884a116cc1b9d168ac79a69c3dfb4eb/540bf8d12f2eb9383512493bd7628535e7dd6fec.jpg
因为作恶的必被剪除;惟有等候耶和华的必承受地土。(诗37:8)

在上期关于大卫的诗篇三十七篇的分享中,我们看到,人真正的平安不是来自于世界,而是来自于神。当我们在苦难、困境、缺乏中等候时,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冷眼、忍得住痛苦、经得起考验。能享受真正的平安,就要1.不要心怀不平;2.相信上帝的公平公义;3.义人必享永远的平安(地土)。今天分享的主题就是关于“承受地土的人”。


“承受地土”一词在全篇中重复出现了5次。《圣经》中的“承受地土”是指儿女“继承”父亲所赐予之“产业”的意思,具有属灵和属世两方面的涵义。诗篇37篇对于“承受地土”的人(基督徒)作了深入而详细的解说,让我们把有“承受地土”一词的5节经文汇集在一起,看看神所预定、拣选要祝福的人(基督徒)有什么样的特征?


因为作恶的,必被剪除;惟有等候耶和华的,必承受地土。(9节)
但谦卑人必承受地土,以丰盛的平安为乐。(11节)
蒙耶和华赐福的,必承受地土;被他咒诅的,必被剪除。(22节)
义人必承受地土,永居其上。(29节)
你当等候耶和华,遵守他的道;他就抬举你,使你承受地土(34节)


1.第一特怔:等候神的人。
不要心怀不平、不要嫉妒、倚靠神而行善、以神的信实为粮、以神为乐(圣灵的喜乐)、将自己的事交托给神(常常祷告的人)、默然倚靠神、耐性等候神(灵里安静的人)、止住怒气、离弃忿怒(平和的人)。


第二特征:温柔、谦卑的人。
“谦卑”的反义词是“骄傲”。谦是谦和,卑是柔顺,温柔是其所结出的果子。
“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太五5)而“温柔”有谦和、柔和谦卑的意思;在《旧约》(民12:3)中记载“摩西为人极其谦和,胜过世上的众人”;在《新约》(太11:29)中主耶稣说“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安息”。


谦卑是发自内心的,有了谦卑的心就会生发出温柔的态度;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面子上的谦和而骨子的骄傲是不同的;也不是当面的谦恭,转身后的背叛和算计;更不是骄傲受挫后的自卑、妒火中烧和心怀不平。不敬畏神(不怕神)的文化所倡导的谦卑,是虚假的谦卑,在现实生活中实行出来的时候,往往都会有许多的诡诈(圆滑、世故、机敏、滑头、谎言、虚假等等)包含在里面。


第三特征:蒙神赐福的人。
是神所“赐”的。一个“赐”字说出了神的恩典;说出了“承受地土的福分”来自于上头的旨意;是属天的,而不是属地的;将我们的目光引向了上面,让我们仰望;使我们寻求“从上头来的智慧”,无法张狂夸口、批评论断。设立律法和判断人的,只有一位,就是那能救人也能灭人的。你是谁,竟敢论断别人呢?(雅4:12)


第四特征:义人。
义人就是离恶行善、恩待他人、常常省察自己的人。在人和人的关系中,我们如何对待其他的人,就决定了我们是义人,还是恶人。如何待人包括了心思、言语和行为三个方面。行善的命令听来像是多余,其实不然。第一,当一个人与恶冲突时,经常会想用自己的武器来与仇敌作战。第二,无论是神,或是日常生活的架构,都不离公平,因为神的支持必不随意更改,而我们的平安也非轻易得着,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会心怀不平。“住在地上,以他的信实为粮”就是命令每一个基督徒在世上生活,都要倚靠神、倚靠神的应许、倚靠神的供应、倚靠神的信实、以神为自己的保障和营寨。是指因信称义的人。


第五特征:蒙神抬举的人。
安静的等候神和遵守神的话语(道)的人,会被神所抬举。成为基督徒就是被神抬举而上了通往天国列车的人,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明白这个道理,就常常会不识抬举。在通往天国的列车上,我们仍然挑着自己罪恶和劳苦愁烦的重担,不肯卸下来交托给神,不肯把担子也放到车上,不肯认罪而悔改,反而要彰显自己的能力和骄傲,结果就会累垮在通往天国的列车上。

亲爱的基督徒弟兄姊妹们!我们都是上了通往天国列车的人,曾经我们身上背负的担子实在是太重了,或是绑在身上太紧和太久了,很难靠自己的努力卸下来。这个时候,就需要到神的面前,将各自的重担卸下来,放到主耶稣基督所驾驶的这辆通往天国的列车上,因着对我们共同的主耶稣基督的信心,存着美好的盼望,共同度过在世的旅途时光。使我们都真正成为“投靠耶和华”的人,成为诗篇37篇中所说的“必承受地土”的人。


为此,我们在自己的人生中“不要心怀不平”,也“不要生出嫉妒”来。


那么,如何能在困境中仰望等候神?怎样成为蒙神赐福的“承受地土”的人呢?


1. “向前看”
“ 我从前年幼,现在年老,却未见过义人被弃,也未见过他的后裔讨饭。他终日恩待人,借给人;他的后裔也蒙福。”(诗37:25-26:)
“我见过恶人大有势力,好象一棵青翠树在本土生发。有人从那里经过,不料,他没有了,我也寻找他,却寻不着。“(37:35:-36)


在时间的历史长河中,义人(基督徒)是扎根于永恒当中的。因为我们所投靠的是永恒的神;不是木雕的、泥塑的、人手所做的;也不是今天生长、明天就要消亡的百草、树木和地上的各样活物;更不是神所造的日、月、星辰等空中的万象。大卫在老年的时候,写下这篇诗歌,他根据自己的考察,知道恶人的势力是短暂的,其结局是要归于无有的。因此诗中劝勉人要“向前看”,要将自己扎根于永恒当中,与那永恒的造物主建立良好的关系。


总意就是敬畏神,谨守他的戒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因为人所做的事,无论是善是恶,神都必审问。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惟独遵行神旨意的,是永远常存。(约壹2:17)


“向前看”能帮助我们等候神的时间,敬虔度日。


2.“向上看”
你当默然倚靠耶和华,耐性等候他。不要因那道路通达的/和恶谋成就的,心怀不平。 

仇敌与对头会占据我们的心思,不容易摆脱,可是当我们将注意焦点放到神那里——“向上看”的时候,就可以将仇敌与对头从我们的心中驱除。“向上看”包括:用心改变情绪(以耶和华为乐4节;如同保罗与西拉在监狱中,一面祷告一面唱诗),并将自己的前途(你的事5节)与名声(你的公义,6节),都交托给神。这是一种解脱:意思是你要根据圣经里的教导,并倚靠圣经里的话语去行,把你的仇敌和对头从你的心中滚出,你将他们推脱滚动到神那里去,由神来对付他们。希伯来文“交托”,直译为“滚”,就像卸去一个担子。



这样“向上看”,我们会看到一个无限的神,他的无限性能够接纳和包容你所交托给他的任何事物,你只要不怕麻烦,神是不会觉得麻烦的,你交托的越多,神为你解决的就会越多。这样我们就会真实地遇到一个无限的神——他是按他自己的旨意“让万事互相效力,让爱神的人得益处”的无限的神。


3.“积极起来”!
你当倚靠耶和华而行善,/住在地上,以他的信实为粮。(3节)


(1)行善
从正面看,“积极起来”是要我们因信靠神而去行善,善用住在地上的时日,做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


当止住怒气,离弃忿怒;/不要心怀不平,以至作恶。(8节)
从负面来看,“积极起来”是警告要避免忿怒及其恶果。在神学上与心理上,这都是智慧之言。因为这样一来,受害者就不会一直钻在自己的问题中,陷在自己的麻烦和苦恼之中不可自拔,也因为神的路是以善胜恶(罗12:21);不论如何,“人的忿怒并不成就神的义”(雅1:20)。行善,不仅行一般的善事,尤其是要向“恨你的人”行善,要待他们好。


(2)虽少却富。
“一个义人所有的虽少,强过许多恶人的富余。”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这是可以纯粹从道德的判断而论的,然而无论一个义人(基督徒)如何贫穷,比起不虔诚的人,他不仅有更美的良心,也有更美的前景。真正的保障与财富,不是“在于无定的钱财,而在于永活的真神”。耶和华扶持(17节),这句原则性的保证,已经足够安慰人心;而耶和华知道完全人的日子(18节),包括一切饥荒的日子(19节),如此亲密、准确,所带给人的安慰更不用说。但使徒保罗,以及一些在他之前的人,知道有一种丰盛,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灵性的,只要神看为美好即可。


(3)施舍人
“他终日恩待人,借给人;他的后裔也蒙福。”(37:26)
对于利润、盈余的用途,这里有重要提示——若义人变得自私,他就不再是义人,而成了“只在今生有福分的世人”,就如路加福音(16:19-31)耶稣所讲的“财主和拉撒路”的故事一样。而一个不断地恩待、借给的人,最高潮则是他所建立的家室,成了社会恒久的祝福。

我们所信的神是不改变的神,把握住神的话语,如此积极起来去行,就会得到来自于神的更多赏赐。“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太25:29)神也会主动打发差遣,我们则需要寻求进入神的荫庇处和保障所,来响应神的话语;神将提供帮助,而神本身就是避难所。

可见,世上苦难、受欺压和艰难的时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苦难、受欺压和艰难时日所怀有的不当的心态——心怀不平、生出嫉妒等等!神的话语安立在天,没有转动的影子。一个真正属神的人、信靠神的人、投靠神的人、义人、基督徒必会拥有积极、向上、向前而活泼有力的新生命。 


亲爱的弟兄姊妹,向前看,你会看到一个永恒的神;向上看,你会看到一个无限的神;积极起来,你会遇到一个不变的神。我们所信的神,是个灵,他的存有、智慧、权能、圣洁、公义、恩慈、信实都是无限、永恒、不变的。让我们用心灵和诚实来敬拜我们的神吧!让我们都成为因等候耶和华的人而蒙赐福地土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