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布达拉宫宝藏大揭秘

(2009-02-07 17:06:48)
标签:

灵塔

布达拉宫

唐卡

神宫

五世达赖

西藏

文化

旅游

分类: 转载精品

                                      布达拉宫——震撼世界的神宫


    没到过布达拉宫,就不算到过西藏。
    自从340年前,五世达赖从哲蚌寺搬进布达拉宫,布达拉宫就成为了一座政教合一的神宫。这种至高无上的地位使得各种各样奇珍异宝汇集宫中,称得上是一个“宝物荟萃的博物馆”。如今,这座伟大的建筑早已经成为人民的财富,而这些奇珍异宝也和这座建筑一起成为了西藏的象征。
    1。灵塔。
    布达拉宫里的珠宝浩如烟海,数不胜数。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八座用纯金包裹的灵塔。灵塔是历代达赖埋骨之地,不仅塔体纯金包裹,而且里面装有各种宝物,外壁也遍镶嵌奇珍异宝,成为宫藏宝物之集大成者。
    其中五世达赖灵塔是耗用黄金最多的灵塔,塔高14米有余,耗黄金3700多公斤,镶嵌各类钻石珠宝约两万颗,其中最为神奇的是一颗大象脑内生成的珍珠,竟比常人大拇指还大些。此外,珍珠、钻石、红宝石、绿宝石、绿松耳石、珊瑚、猫眼石、祖母绿、海螺、鱼骨、琉璃使整座灵塔金光闪闪,镶嵌的珠宝如满天星斗,藏族人称这座灵塔为“赞木林耶夏”,意思是价值抵得上半个世界。
    十三世达赖的灵塔则有过之。黄金用量为590多公斤,镶嵌了10万余颗珠宝。灵塔前还有一座六层珍珠塔,是以22万颗珍珠由金线串联编织而成,不仅价值连城,而且工艺绝伦。
    而在专家眼里,比这些有价珠宝或者黄金更珍贵的是一些无价的宗教和历史文物。“塔内藏尽了能为众生造福无穷的宝物和佛舍利。”有人说塔内的东西比塔外更珍贵,此话并不过分。
    2。五千年前的经书。
    尽管塔内的文物能宁人产生无限遐想,但灵塔毕竟不能打开,布达拉宫里能看得见的文物多为唐卡、经书和佛像。
    唐卡是西藏独有的一种宗教绘画,布达拉宫收藏的唐卡极为丰富。从画法上看,有前藏、后藏、东藏、青海和其他藏区的不同风格;从内容上看,覆盖了宗教、医学、天文历算、艺术、建筑等许多领域。目前,这些唐卡已经成为了研究西藏文化的重要资料。
    布达拉宫里的经书不仅有丰富的内容,且多是孤本,单是书写的材料就令人叹为观止。有用金水写的,有用银水写的,有的还是金银凸字,颜料材质就极其昂贵。
    宫中有大量佛像,象明代铸塑的宗喀巴和莲花生大师的银像,释迦牟尼的金像,清代檀香木雕刻的十八罗汉像。在松赞干布时期留下的藏王修炼洞里,还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造型也都古朴生动。

      http://t1.baidu.com/it/u=2345573330,982809079&fm=0&gp=4.jpg             http://t2.baidu.com/it/u=3692875462,3889829683&fm=0&gp=20.jpg     http://t2.baidu.com/it/u=2055894198,2454220880&fm=0&gp=12.jpg
    3。皇帝的馈赠。
    自从藏传佛教萨迦派代表人物八思巴在给元世祖忽必烈讲经得到释迦牟尼舍利(现藏于五世达赖灵塔内)作为的礼品后,特别是到了清朝,这种礼尚往来就变得十分频繁。
    4。壁画——金银珠宝绘成的历史。
    走进布达拉宫,几乎在每一个殿堂,都绘有许多精美的壁画,这些壁画记载了藏族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无比丰富的内容,它也受到了人们的器重和珍视。而布达拉宫的壁画除了其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外,还有一种独特价值——它本身就是有金银珠宝绘制而成。

http://t3.baidu.com/it/u=1922768656,2057014108&fm=0&gp=16.jpg                  http://t3.baidu.com/it/u=313607436,1851251567&fm=0&gp=6.jpg           http://t2.baidu.com/it/u=3617779300,4093222312&fm=0&gp=22.jpg

 


    真不知道布达拉宫为何如此富裕,金银是随处可见的。也许是因为几百或几千年前西藏缺少其他原材料而金银相对丰富,也许是因为藏民对这座神宫有无限的崇拜。
    布达拉宫绝对是伟大的建筑,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交通条件、技术条件下,人们创造出了如此庄严,庞大的圣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