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截至9月7日,全国电影总票房突破了300亿元,超出2014年全年票房的296亿元,创下了新的纪录;同时,今年的国产电影票房超过180亿元,同样超出去年全年的161亿元,创下了国产电影的年度票房纪录。自2003年启动电影领域立法工作至今,我国电影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稳居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
产业政策

2015年10月30日至11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首次审议《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草案》之锋芒甚至盖过同在本次会议审议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今日电影产业之火热可见一斑。
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有哪些看点?会给我国电影发展带来哪些改变?
1、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文艺创作导向
《草案》第一次在立法层面提出“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些原则性的条文对于理解《电影产业促进法》的立法目的,解释条文原意具有重要指引作用。
2、简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率
1. 取消《电影摄制许可证(单片)》的行政许可,降低《电影摄制许可证》的申请标准。降低《电影摄制许可证》的审批层级,明确《电影摄制许可证》的审批时限(20天)。该修改有利于缩短拍摄周期,提高摄制效率。该修改将进一步降低电影摄制活动的准入门槛。
2. 将一般题材电影剧本梗概由审查制修改为备案制。该修改有利于缩短拍摄周期,提高摄制效率。
3. 简化《电影公映许可证》的审查流程,缩短《电影摄制许可证》的审查时限(由初审20天加复审30天,缩短为一次审查30天) 。该修改将降低电影发行放映的时间成本,有利于缩短电影投资回报周期。
3、明确电影审查标准,重视专家意见
《草案》首次规定了电影审查具体标准的制定流程,要求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组织专家进行论证。还规定电影审查具体标准应向社会公布。电影审查标准模糊、非公开,一直饱受业内诟病,不利于电影产业健康发展。新规定有利于完善电影审查具体标准,便于从业者准确评估规避相关风险,引导电影投资、摄制活动。《草案》还规定进行电影审查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由专家提出评审意见。
4、细化电影放映主体的义务,打击虚假票房
细化方面:《草案》进一步明确电影院不得放映广告的时间;扩大应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计算机售票系统的电影院的范围(由“加盟电影院线的电影院”扩展至全部“电影院”);要求电影院如实统计票房,并首次明确行政处罚措施。
5、建立社会信用档案制度
《草案》新增规定“建立社会信用档案制度,将从事电影活动的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因违反本法规定受到的行政处罚记入社会信用档案,并向社会公布”。该规定对于从业者实现诚信经营有积极意义,同时公示违法行为也有利于从业者选择信用良好的合作伙伴,控制风险。
6、降低轻度违法行为处罚标准,提高多次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对于轻度违法行为,《草案》较《征求意见稿》处罚标准有所降低。对于多次违法行为(因违反本法规定2年内2次受到行政处罚,又有依照本法规定应当处罚的违法行为的),《草案》新规定应从重处罚。
7、减少行政干预,释放市场活力
《草案》删除或修改了《征求意见稿》的下列带有一定行政色彩的条款:
1.
对于从业资格,删除“国家逐步建立电影技术、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制度”;
2.
对于财政资金的使用,将“利用财政资金对重大题材电影创作、摄制的资助”修改为“财政资金应当根据不同阶段和时期电影产业的发展情况,结合我国财力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综合考虑,统筹安排”,更具弹性;
3.
对于电影金融服务,删除“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在其业务范围内,为国产电影境外推广优先提供金融服务”,删除“对国务院广播电影电视主管部门依照本法规定公布的电影的摄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贷款贴息和保费补贴”。
某种意义上,减少行政干预即是对产业的保护和促进。
《草案》的出台,将为我国电影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建设电影强国提供制度保障,未来电影产业无疑将加速发展。
产业链条

电影产业链是原著创作、电影制作、电影发行、电影院线、和影院的整体链条的统称,它反映的是电影产业单位公司之间的经济生态系统。电影产业是围绕电影产品的制作、发行、放映而形成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因而,制片、发行、后电影产品开发就成为电影产业链的主要组成环节。
电影制作
完成电影的投资、拍摄和后期制作的环节。电影制作公司拥有电影的版权,将电影的版权出售给发行公司。
制作公司包括:国有电影集团(中国电影集团、上海电影集团、长春电影集团)、省级电影制片厂(广西、北京、山西电影制片厂)、军队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民营影视公司(华谊兄弟、博纳国际、光线影业)、其他制作相关公司(后期制作、题材租赁、艺人经纪公司等)。
电影发行
发行公司从制作公司手中购买电影版权,然后以票房分账的方式与院线公司合作,将电影在合作院线的电影院放映。很多时候,电影的制作和发行都由同一家公司操作。
其中参与发行的机构有:国有发行机构(中影集团发行、华夏电影发行)、民营发行机构(博纳影业、华谊兄弟、光线影业)、其他发行相关公司(海报设计公司、预售片制作公司、营销公司等)。
电影院线
一条院线下面会有若干个电影院,由院线公司统一管理,统一排片,以票房分账的方式拿到影片拷贝。院线一般会安排大片的放映,而一些中小成本电影的发行方则要努力争取院线。据统计,目前全国有38条院线,2000多家影院。
公司挖掘
目前,与电影行业相关的传媒板块具有良好的基本面与“互联网 ”题材的支撑。具体可关注:
1、大数据与精准营销
蓝色光标(300058):近期公司公布多盟及亿动收购方案并复牌。收购方案颇具创新之处,交一部分通过发行股份购买,本质上实现了标的资产的全额增发收购,降低了公司收购的资金压力和财务成本。同时,蓝瀚科技股东京东世纪、西藏东方(联想全资)均选择接受股份对价,彰显对于公司前景的认可,也为未来在业务合作上的可能性带来了想象空间。且多盟、亿动均已开始盈利,未来有更大想象空间。
2、生态型企业
乐视网(300104):自2012年,乐视正式进入智能电视终端领域以来,时至今日,以乐视为代表的“平台
内容 终端
应用”的垂直整合生态已比较成熟,而乐视进一步将其垂直生态模式复制到各独立的垂直行业,例如乐视体育、乐视移动等,以求生态协同,形成生态化反。且公司持续推出新智能新产品,创新能力突出。开启新领域扩张,生态系统不断延展完善。随着公司用户数增长、应用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公司的互联网综合生态将不断完善。
3、C2B2C模式
宋城演艺(300104):公司目前加快了千古情演艺品牌在全国及海外的布局,发展旅游和线下演艺配套产业,拓展非门票收入;以宋城娱乐和大盛国际为平台,提升电影/电视剧/真人秀等策划能力;线上演艺建立
B2C/C2B2C 的商业模式,向提供优秀 CP
资源的专业机构开放互联网端口,逐步打造一个基于互联网的综艺节目播放平台;加快并购步伐,实现“内生
外延”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
4、新渠道,代表公司光线传媒(300251)、华歌有线(600037)。
光线传媒(300251):多部大片上映在即,投资业务步入收获期
未来几年中国电影产业依然保持超过30%复合增长率,作为行业龙头的光线传媒将至少领先20个百分点;2015年公司票房预期50亿,优质片的投资发行分成占比提升;此外,公司参投的新丽传媒和欢瑞世纪将在一年内上市A股,投资收益可期。
华歌有线(600037):利润保持增长态势
加速提升平台及用户价值
公司三季度数据显示:营收同比持平,利润保持增长势头。且公司发起成立了三大联盟,加速驱动平台及用户价值提升。公司先后发起成立“中国电视院线联盟”、“电视游戏产业联盟”、“中国广电大数据联盟”,围绕“一网两平台”战略积极拓展新业态。三大平台体现出公司从单一有线电视传输商向新型媒体集团转型升级的战略。
5、新内容
奥飞动漫(002292):公司
2015 年三季报数据显示,营收和净利的增速远远不如去年同期:营收增速 10.09%,而去年同期为
61.35%。新项目上:携手孩之宝,打造“益智化”动漫玩具,未来预计将形成稳定的合作开发机制,在“动漫
IP
益智玩具”这个潜力市场占比龙头地位;携手图灵机器人,布局儿童机器人,公司将人工智能引入儿童益智教育领域,布局儿童机器人,将升级公司支柱玩具业务技术含量,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政策上:二孩开放受益股,长期走势看好。
6、影视行业龙头,代表公司华谊兄弟、万达院线。
华谊兄弟(300027):三大业务板块火力全开,国际化布局持续推进
公司三大业务板块稳健发展,公司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9.93 亿元,同比增长108.08%。公司是影视行业龙头,目前已形成影视娱乐、品牌授权及实景娱乐、互联网娱乐三大业务板块之间的协同发展格局。同时通过国内外延式并购及全球化布局,完善全娱乐产业链,打造国内首屈一指的综合性娱乐集团。
万达院线(002739):受益行业景气龙头效应凸显,业绩靓丽期待战略加速推动
公司近期收购院线及电影大数据公司,坐实院线龙头;利用万达品牌打造消费航母,公司行业龙头地位稳固,电影市场持续繁荣、规模持续扩张保障公司票房收入的增长,同时“会员
”战略则打开多元化成长空间,后续仍有广阔发展机会。
附:2015年上年度票房排行

声明:以上内容整理自网络,并有所删减,编辑,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素材来源:主要内容来自(国经济新闻网、东方财富网、百度百科、CBO中国票房、网易娱乐等)
后一篇:周一午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