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自在』--教子之方
(2012-10-18 09:39:09)
标签:
股票股票池黑马牛股 |
分类: 心灵修养 |
本文为圣严法师《欢喜自在》系列文章,引自无量香光(http://www.goodweb.cn/),文字浅显易懂,清澈见底,想必十岁的孩童也读得明白,但八十老翁不一定能写得出,做得到。有时候,我们是该每天抽哪怕是十分钟的时间安静的思考这些问题,这样我们在生活,工作中也许有所觉醒,也更自在。
『欢喜自在』--教子之方
圣严法师
教子之方
要用妈妈的心,父母的爱,施于大地众生。
一般人的爱心,只局限于自己所爱的人;而所爱的人,不外是先生、太太、子女、父母。
我们应该突破狭窄的范围,将爱推广出去,普及整个社会人群。一个人若时常抱着感恩的心,好好思考日常生活的来源,就能体悟到:没有一个人,可单凭自己的力量生活在世间。我们要靠社会一切众生的帮助,才能维持生活:既然如此,我们应该「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多去付出,不断的彼此感恩。
现在有很多人,爱子女爱得很苦恼。因为对子女要求过高,子女却无法顺合其意:彼此心中承受了很重的压力,久而久之,亲子之间甚至会造成难以弥补的遗憾。
所以我们对待子女,要像揉汤圆一样,轻轻地揉,不要太用力,使这个汤圆在我们手中,被搓揉得非常圆。这个譬喻,是指要扩大我们的爱心,不要将所有的爱,只放在自己家人身上,过于关爱会形成压迫感。
要用妈妈的心、父母的爱,施于大地众生。将别人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照顾:把别人的父母,当作自己的父母来恭敬。如此对待社会大众,付出真诚的爱心,对子女也是一种无形的教育。
用菩萨的智慧教育自己的子女,子女就会依照父母日常生活的行为来待人处世。如此一来,亲子之间,自然一片祥和慈爱,再无苦恼与压力存在。
莫使父母忧
孝养父母是尽人事、尽形态,要殷勤,不要让父母烦恼、操心。
我的生命从哪里来?父母如何为我付出爱心,我应如何回报父母?
做人要饮水思源。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为人处事要达到善的境界,先要从回报父母做起。
回报父母就是孝养父母。儒家所讲的孝养父母是尽人事、尽形态,要殷勤、顺从,不要让父母烦恼、操心,这就是孝。
子女会让父母操心的,有自我的行为和身体的状况。「自我的行为」是指血气、体力非常强健的人,却不能善用强健的身体发挥功能,做利益人群的事业,反而为非作歹,让父母伤心。
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子女能在社会上从事好的行业。如果为人子女的,能够事业有成,安分守己、利益社会,实至名归地得到赞扬,就是使父母最满足的孝养。
有的人却不能安分守己,将自己强健的体力用在不正当的地方,破坏社会,使父母心烦、心急,换来社会人群的唾弃辱骂,让父母蒙羞,这便是「行为的不孝」。
也有人虽然很孝顺,却让父母非常操心,为什么呢?因为不知自爱,不会爱惜身体,毁伤了身体,结果使父母担忧操心。看看医院挂急诊的人,有和人打架的、有骑飞车去撞人或被撞的,做父母的为这些子女肝肠寸断:除忧烦自己的子女外,又担心子女打伤人、撞到人等种种心理负担。
父母生我、养我、育我,若能真正利用这个身体来爱一切众生、救一切众生,发挥服务社会人生的功能,则在现世中更能使我们的父母得到一分心灵上的安慰以及无限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