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欢喜自在』--浊世绽清莲

(2012-10-15 10:00:04)
标签:

股票

股票池

黑马

牛股

分类: 心灵修养

本文为圣严法师《欢喜自在》系列文章,引自无量香光(http://www.goodweb.cn/),文字浅显易懂,清澈见底,想必十岁的孩童也读得明白,但八十老翁不一定能写得出,做得到。有时候,我们是该每天抽哪怕是十分钟的时间安静的思考这些问题,这样我们在生活,工作中也许有所觉醒,也更自在。

 

『欢喜自在』--浊世绽清莲

圣严法师

 

浊世绽清莲

   世界尽管黑暗,我们必须像莲花出污泥而不杂,不为周遭的环境所诱惑。

   「人天长夜,宇宙黔,谁启以光明?

   这是“三宝歌”的起句。我们看到当今社会这么纷乱,世界如此黑暗,希望有大悲、大智、大愿力的人来启开众生的心门,将事理厘清,把心中的黑暗赶走,显露灵觉曙光。

   正信的佛教徒,应该知道拜佛的道理,也要知道拜忏的意义。拜佛的意义是迈向信仰的目标,拜忏即是改善人生、美化心地,至真至诚的反省忏悔。

   众生心地污染,昏沉黑暗,事理不明,就会常起人我是非的争执与计较,忏悔就是要洗掉这分不好的心思与习气。

   人生的确有许多黑暗面,在这么黑暗的社会,我们应以万蕊心莲来成就清净的世界。

   世界尽管黑暗,我们必须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不为周遭的环境所诱惑,提出勇气,尊重自己的能力,以恭敬心、诚心、热心造就福田,驱散心中的黑暗:要有坚强的定力,栽培出朵朵清净的心莲,绽放出慈心之光。

   人生在世非常短暂,名利亦无常,以因果观而论,人生世事只是南柯一梦,都是因缘的聚合,一切名利情爱都带不走,随身的只是「善」、「恶」业而已。

   《六祖坛经》中,五祖说过:「有情来下种,因地呆还生」只要因地以诚心来播下种子,来生必得果报。济世工作,不但救贫教富,且能提升人格、美化人生、造就和乐世界,这就是人生的善业。

 

清流

   我们每个人心底都有一股清流,都有一块福田,隐藏着丰沛的泉源。

   我们每个人心底都有一股清流、一块福田,隐藏着丰沛的泉源。佛教的精神,正是要启发每个人心底的这股清流。

   智慧,与受教育的高低无关,而是人人与生具有的。佛陀曾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人心和佛、众生虽然是三种名词,事实上却是同一种本质——清净的智慧。这分清净的智慧,可以发挥极大的功能。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发达、世界的文明,都是人们运用智慧而创造出来的。

   在凡夫称为「人心」,在佛家称为「佛性」,二者名异质同,差别只在于人们常忘了发挥清净的智慧,让欲念蒙蔽、污染了清净本性。

   因此,智慧和聪明、佛性和人心都是相同的,只是智慧是清净的,聪明却沾了污染:佛性是清明的,人心却带着欲念,差别就在清净与污染。

   可惜今天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达,都只是借着凡夫心,运用世智辩聪加以创造发展,并没有发挥清净的智慧,因此难免造成善少、恶多的结果。

   现代社会经常出现混乱现象,大家常感叹人心不古,其实并非现代人没有良知,而是良知遭社会物欲污染、蒙蔽。佛陀教育我们,要努力以「净心」来涤除污染,让良知显露,由智慧启发良知,将「慈悲」的「无私」精神和利益众生的大爱延伸出去。

   目前社会需要的正是一股慈爱的清流,来洗刷物欲污染、仇怨不平的横逆,重建道德尊严及人类本有的良知良能,涤尽人间黑暗。假如能以佛陀的清净本性,发挥那分清净智能的功能,我们的社会就会成为一片净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