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底部酝酿弱势反弹——浅谈大C浪系列(十四)

标签:
财经证券短期底部沪指长阴线股票 |
分类: 金融股票 |
上期本栏重点分析了2639点的重要性,以及2571-2639点间的强支撑必然会引发指数的反弹,本周市场没有让读者失望,周三探至2604点的反弹,终于让空方有所收敛。按照这样的逻辑,笔者认为沪指短期底部已经形成,但短期底部形成后带来的反弹是强势还是弱势?
对反弹性质或者强弱的研判,我们必须清楚以下几点:
第一,本轮调整,首先是调整幅度已经较大的大盘蓝筹股在市场普遍认为的风格转换中率先展开调整,而且随着调整的深入,相当多的投资者仍旧坚持这是风格转换成功的高预期,且舆论上无论公募私募,不少机构投资者均认为下跌就买入。这说明多数人的预期基本上是错误的,也提醒我们要经常逆向思维,不附和大众,哪怕是权威也不能盲目迷信,也要有自己的独立判断。
第二,本轮调整,时间点上是股指期货的推出。股指期货推出后,不知是偶然巧合还是利益输送,“4.19”对房地产的罕见调控引发资本市场的全线下跌,股指期货在这期间起到趋势的助跌作用。这说明目前市场仍是少数人的利益市场,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对A股市场起到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第三,本轮调整,从板块轮动上分析,大盘蓝筹股暴跌后,多方试图在中小盘概念股上多次发动反击,一些关键点均有多方的作为,但当一切徒劳后,多杀多出现,多数中小盘概念股在调整后期完成与近期蓝筹股相同的跌幅。从这个意义上讲,调整被市场所接受,再度杀跌的动能已经不足,多空转换中,空方有所衰歇,多方再度出击的概率较大。但在认同调整的事实面前,市场将由此转入深度的结构性调整,并有可能贯穿整个年度。
第四,本轮调整,直接因素是政策,实质因素则是市场内在的调整要求,资金逐利的本性使然,只是利用直接因素找到了兑现口。那么对政策预期,笔者的解读是,社会贫富悬殊极端化、收入分配不公,以及基层矛盾的加剧,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后期政策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会以解决这些矛盾为主,既然选择从房地产打压,但又不是真正撼动房地产商和官商勾结的利益,预计政策将趋于复杂且不可确定性增多,在打击一大片的时候,实体经济自然会受到严重冲击,且不排除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倘若笔者的预期被验证,则市场将中期转弱,乐观估计时间可能持续到年底。
第五,技术分析,请参考沪指日线图和60分钟图。
日线图:自4月15日见高3181点以来,21个交易日中,有11根阴线,其中5根为标志性长阴线,标志性长阴线出现,则必会下跌,沪指均是长阴线击退多方的反击,从这里可以分析出,空方是坚决的,而且力度是比较大的,但成交量却不见放大。通常情况下,此种情况的出现预示此后的反弹力度将大打折扣,那么其反弹幅度也不大。我们结合沪指见底2604点反弹的成交量上看,价格反弹推高,而成交量则连续三天呈现萎缩状态,说明多方积极参与的热情并不大,也预示空方随时有可能再度出击,以至于多空在2600点上方呈现交织状态。
60分钟图:无论日线还是60分钟图,沪指均受制于3181点调整以来的下压线H,由于成交量的萎缩,周五价格在压力线附近略显疲软。如果下周初成交量不能放大,沪指选择回调的概率偏大,回调的支撑在2639-2650点附近。后市只有放量,方能站稳H线,也就是对H线形成盘离突破,那么站稳的价格点位则是2700点。之后,在形态构造上将有可能打造头肩底,颈线2750点成为反弹第一阻力,后市只有消化并突破,方可看高一线至2800-2824点阻力区间,且在该区间再度转入回调的概率偏大。
综上所述,本次探底尽管成功,但短期内酝酿的反弹由于多方人气涣散,预计力度不大,反弹幅度也会有限,且不排除反弹后二次探底。因此操作上,我们需要注意把握节奏,不可盲目抢反弹,且应仔细研判反弹有效确认之后介入,不能奢望盈利目标过高。
(本文属于专业杂志公开发表之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