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B浪(十一)——反弹新高还能持续多久

标签:
财经公募基金沪指量价关系股票金融证券操盘 |
分类: 金融股票 |
本期标题就犯了分析的大忌,毕竟上升趋势不言顶!但缘何明知故为?笔者姑且简单谈之,希望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对于本周出现的反弹,笔者不曾预料到,不仅突破2579点,还继续创出2634点的反弹新高,且看目前多头的劲头,沪指有继续刷新反弹新高可能。此前笔者指出的上半年高点可能终结的观点被证实失误,沪指本周的走势基本证实突破大三角上边线后的有效性得到价格和时间上的确认,也站上了曾视为成交密集且为上行阻力的2523-2566点区域。根据形态学原理,沪指目前将会沿着大三角的量度升幅位盘升,也就是此前指出的目标点位3000点附近。理论上如此,实际走势呢?笔者不敢妄言,而本周五收盘后公布的创业板细则,显示创业板推出近在咫尺,对后市影响尽管不是资金层面上,但对心理层面的影响不容小觑,此举昭示着随着股市回暖,融资功能的恢复将步入正常,倘若相关题材利好兑现下跌话,也将会从心理层面上严重影响指数。
短期走势,笔者提醒投资者注意的是,指数价格目前继续处于上升趋势中,只是上证指数周五以反弹以来的接近最高点收盘,而深证成指则不然。说明多空分歧开始加剧,而此时价格不具多大参考意义的时候,我们更多的去关注成交量了。此阶段,笔者还是认为不能急剧放量而价格不创新高,不能快速缩量而价格持续阴跌,除此之外,市场才能步入良好的量价关系配合中。
技术分析中,在一个关键点被突破之后,我们常常将突破后的回抽视为正常,但其有效性的确认则是不能重返该突破点之下,否则视为假突破。笔者暂不知道下一个“2579点”在哪里,但知道沪指不能击破回抽确认的3%原则下限之2500点,否则此次突破理论上是对2579点的假突破。是不是与前次一样,沪指进入2600点区间的高位震荡阶段,而后在做多动能衰竭后突然杀跌,这同样需要从量价关系上来研判。
但作为投资者,除了关心指数走势外,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这个市场中实实在在的赚到钱,而作为我们经历了2007-2008年的大牛大熊的大多数人,损失的挽回则是重点。可实际上,进入2500点上方后,一轮快速的杀跌加大了亏损,本周快速的反弹也让人摸不着方向,市场进入不可预期和不可控的操作阶段,说得不好听一点,那就是赚指数不赚钱。
回头看看公募基金净值和阳光私募基金净值(前者高于后者),以及盘中品种的骚动,我们似乎可以明白些什么。尤其是大市值的品种拔高,有力的控制了盘面,而其他板块和个股,譬如此前炒作过的机械、电力设备、水泥、铁路、新能源等开始步入调整。远隔万里之外的美国房地产可能见底的消息,更是刺激了经济下行周期中的金融、地产等品种的反弹,为什么这些曾被市场主流抛弃且基本面有可能继续恶化的品种突然如此的强势?唯一的解释理由是,利用了相对乐观的消息面,利用了资金的优势,开始拉高后的调仓换股,但又不能不留有底仓,做到这些的,只有公募基金了。
如此说来,2579点后调整后的拉升,是公募基金主动性的行为,净值的快速攀升,如果下半年不是单边下跌的市场,那么本年度公募基金跑赢私募基金就基本成为定局,这就是资金优势,这就是集团优势,而非个性化投资优势。既然非个性化投资优势,那么也就决定了我们此阶段的投资策略的改变,除了加大对基金重仓股的研究外,我们还要跟随基金本年度以来的炒作思路,从机械、水泥、铁路、电力设备、新能源的轮换,下一热点将会继续回归主题性投资,譬如上海金融中心概念、海西概念、资产注入或者重组概念、创业板概念、股指期货概念等等,在这些概念股中,由于个性化投资的丧失,我们应该将视线慢慢转向中大盘股上,这才是基金们的集散地,而结合近期基金重仓股的异动情况,似乎还要有耐心持股的策略,要有能够忍受10%左右的波动。
而对于笔者而言,面对反弹新高的不可预期和不可控性,结合目前盘口个股结构性调整,笔者认为目前的操作没有此前那么乐观,谨慎观望应该成为主要策略,再者应该继续关注基金策略是否有持续性。另外,笔者认为有时候选择主动放弃或许是自我保护的一种,尤其是当有太多不确定的时候,当自己看不懂看不明白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