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关注也是一种民意
近来,社会上流行“被....”,比如从“被就业”到“被加薪”等等。但不管你“被什么”了,都不是件坏事,毕竟被关注,也是一种关注。
其实,关注与被关注,并不仅仅只是说者的角度差异,也表明两种社会力量的搏弈。那些有闲心有能力在一旁打量别人施加关注的,他们往往是强势的群体;而另一些苦于生存的压力只能被关注的,则是弱势群体。
强势群体之所以强,不仅在自我生存的条件强,而且也强在左右或支配别人的能力上。而弱势群体之所以弱,是因为他们不仅生存条件差,而且也弱在只能被动地接受别人的安排和支配。
假若强势群体认为就业难、薪金低等,对于弱势群体一切皆为自然,他们也犯不着找一些理由,去应对外界的质疑,更用不着玩数字方面的游戏,去一厢情愿地改变外界的印象;而弱势群体甘处弱不禁风的境地,对较差的生存状况任劳任怨的话,也犯不着用“被。。。”的矫情的语言,去发泄对事世的不满与反抗。
不过,强弱并非总是对立的。在一个相对和谐的社会,民意要求共识,强弱必须沟通。一方由主动而被动,一方由被动而主动,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可能化解急聚的冲突。否则,长期积怨以往,难保不会发生极端事件。
但强弱沟通的语言,在对待同一件事情上,却不尽相同。尽管大家使用的同样的文字,强者更多地选择主动而强势的语言,而弱者则只好选择被动而弱势的话语。这种为了新的沟通而产生的语意环境,势必对当代的汉语产生一定的影响。于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被...”字,就这样被民众强力用活了。“被”字与它的后缀,不管是关注也好,还是被关注也好,共同表达了社会重视的意象。
所以说,被关注也是一种民意,至少说明了有人在乎你,也在想办法加以补救,只不过方法上有点掩耳盗铃的味道罢了。联想到新年将至,成千上万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十分突出的现实,希望大家能多做点实在的工作,帮助农民工拿回的钱多一些,“被还款”的成绩少一些,让他们过一个踏踏实实的新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