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将开博当成事业?

(2009-12-23 22:19:25)
标签:

博友

杂谈

在天之灵

见证人

老屋

分类: 对人生的感怀

                           将开博当成事业?

          将开博当成事业?

           (图片为自已所摄,象征开博一年的感受:拼命用无箭之弓,去射无靶之的。)

    

 

    明天我开博,竟然满一年了。

    说老实话,当我回首这段历史时,我佩服自已,从强迫挂念博客,到形成不见不散的习惯,我用了整整一年。假若我活一百岁的话,开博这事就花费了我人生的百分之一。而在之前,除了读书恋爱之外,还没有什么让自已痴迷这么长的时间了。

   我是不是已经将博客当成了一件事业?

   或许是吧。最初被动开博,发一发曾经的现成之作;得到博友的称赞,满足了自已的部分虚荣心,也激发了自已写作的热情。写了什么呢?

   月光如衣(情感纪念)(3) 是关于对弟弟追忆的情感之途,想来弟弟在天之灵,也会理解并祝福哥的;

   对教育的感受(14)是关于自已以及儿子在教育方面的小事,虽然很小,但反映的时代却大有不同;

   对工作的杂谈(16)是自已的立身之本,不想写成工作纪录,也算是寄托了自已的许多情感;

   几近百年的记忆(12)是追思爷爷及家族百年的文章,有幸作为百年记忆的见证人,我超越了自已的年绩,力求通过儿时的模糊的记忆来还原老屋人事的变化;

   对历史的拾零(14)是对某些历史细小环节的个人体会,可能经不起推敲,但自已却也写得认认真真并津津有味;

   见识美丽见识心情(21)是人生及心灵关于美丽的感悟;

   对人生的感怀(34)是人生得失、喜乐悲欢的小情调吧;

   对博客及博友(7)是对自已博客的调侃,也是对博友的喜欢?

   哲学与宗教(11)是以另类的方式,来表达自已关于哲学的宗教的思想。

   对现象的杂谈(16)是什么,想必就自不待言了。

   可能还有其他没有列进的文章。

    明天开博届满一年,以后怎么办呢?

   按照开博初衷,一年后我就该歇手了。现在,看着博客里这么多的文字,不管好坏,就象自已一手带大的小孩,倒真有些丢弃不得的爱意了。

   但真要写下去?就意谓着还要不停地读书,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写作,不停地上网,不停地。。。

   我不知道,自已是不是真的还能坚持?

   如果真是这样,那的确是将开博当成事业了。

附一:

我开博客了是朋友的就拜托了

   知道博客是很早的事。先以为是人名,后来发现不是。看过了一些所谓名人的博客,发现不过如此。倒是儿子学琴的大院旁边,有一小店,售卖一本叫《博客》的杂志,处处珠玑玉佩,金石之声。但没多久,小店关门了,就再没有看到佳集了。

看得多了,才感觉到,博客可能是个人主义的网络表现形式。不管是名人也好,常人也好;不管是思想也好,才艺也好;不管是文章也好,音像也好,都可以通过它,表达出来。

博客是开给人看的。名人的博客,除非他(她)是大家,除非他()请了枪手,总不免陷入絮絮叨叨中。但名人效益在此,“王侯们的手指上只要戴个波希米亚的玻璃戒指,大家也会把它当作钻石”。常人的博客,大多数也避免不了絮絮叨叨的命运,但没有必要为了名声,代请枪手。在很多常人的博客里,也有着辉煌的思想,如观地平线上的太阳;也有着细腻的情感,如视黑暗星空中的流光。只可惜,“一个叫化子就算戴的是货真价实的钻戒,别人仍会讲那是块一文不值的玻璃”。

我没有打算开博客。我不是名人,没有必要以此提高自已的名气;我是常人,满身陋褛却偶得钻戒。我一方面希望将我的钻戒示人,却担心受人以不屑,弃之如玻璃。另一方面,我还担心自已的知识及阅历,自已的时间及意志,不足以思考和表述,或者思考和表述的,仅仅是黑暗床上喃喃无味的呓语。

但我终于还是开起了博客。起因仍然是为了换取别人的称赞。就在去年底的一天,我的同事突见我的文章,认为值得一博。于是,在我尚在犹豫之中,他已帮我开了博客。想想有一个人喜欢,就可能有两个人喜欢。反正四十岁了,四十而不惑。在不惑之年,写一写自已的世界,写一写那怕是睡梦中的呓语,留一点东西给自已,待心平静气时自已欣赏,也不为是件好事。当然,顺道能够换取别人的称赞也将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

我的博客上,已经放了一些文章,也得到了我所爱的朋友们的称赞,对此,我无尚地喜悦,无尚的感谢。我还将继续将博客开下去,直到自已和别人都觉得无聊为止。我希望朋友们在看博客时,将它视为我心灵深处的一处花园,由于先天土壤贫脊、后天营养不良,加上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受网络公开性的制约,花园里的花品种难免单调,花色难免暗淡,有的可能还会令人不快。或者将它视为我收留各种奇思怪想的孤儿园。由于各种思想如同流浪儿般,有的朋友可能会对出身高贵的心怀爱惜,有的朋友则会对出身卑微的心存怜悯,当然有的朋友也可能对个别思想产生不悦。

不管是对心灵花园施以大粪,还是给思想的孤儿园施以面包,我认为都足够了。毕竟我的朋友们,人人心中都牵挂着别的事情,能够到我思想的展馆里走马观花,投以一瞥,已是很不容易的事了。何况有的还投入了更多的情感,把我的个别思想收留进心房的一角去。对此我将喜悦,将满足,将更认真的态度去对待。

所以呢,我开博客了, 是朋友的就拜托了。

 

备注:黑体字引文,参见“一八三一年巴黎油画展”《海涅选集》36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

附二:

写博客的五条基本原则

             ———兼答博友

写博客,犹如写日记,不外乎都是将自已的所见所感\所思所虑,述于笔端,既可舒发情感,又可留着纪念。然而写博客,又不完全等同于写日记。日记所记所载,是留给自已看的,具有相当的私密。而博客所记所载,则是生怕别人看不到的,具有公众传媒般的广泛。

我写过日记,且有着强烈的阶段性。一是在小学时期,被老师迫使,练习用文字说话,那时的日记谈不上有思想。二是在中学之后的多次学习阶段,每当进校时,都习惯性地写上几篇,表示自已定下目标,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同时,每到关键考试之前,也总会写出争考第几第几等等,虽然有点思想,但这思想里却有点借助日记,给自已打气、虚张声势的成份。三是在借日记托物言志的时候,偶尔也记记或风花雪夜或四顾茫然的情景,也不免有着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作愁的做作。

当初对日记,写了就写了,丢了就丢了,也没什么遗憾的。很多年之后,再看看自已残存的日记,似乎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热闹倒是热闹,其实不过自言自语了很多的废话。

现在不再写日记了,就开了博客。博客一开,自然盼着博友们来。博友来了,沙发上一坐,马上感到了压力。你总要找些话题,山南海北的聊,才能留得住客人啊。于是,就把自已看到听到的/知道想到的,一鼓作气地对着电脑敲,也不敢肯定别人会喜欢。不过,想一想博客除了讨别人喜欢外,还有着调整自已心情、记录自已思想的功能,也就无所谓了。

偶有一两篇博客,张贴之后,却受到很多亲朋好友的关注,应邀取了下来。然后对这事进行反省,觉得大家有道理。毕竟博客承担的,不仅仅是让自已看的功能,而且还有着一定的社会道义。在日记里,你可以自言自语,可以胡言乱语,但在博客里,这些废话却不是很负责的行为。

思索再三,我决定把前期开博的经验及教训,总结一下,以便能够更好地把博客不当日记写:

一是坚持个人为主,国家利益至上;

二是坚持开放心灵,绝不暴露隐私;

三是坚持注重历史,尽量少涉现实;

四是坚持虚实结合,侧重以虚为主;

五是坚持错时贴文,避免博友臆测。

大概只有这样,才能既对得起象看日记一样看博客的自已,又对得起象看杂志一样看博客的朋友们。

但愿如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