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和自已相处
今天,参加了一个悼念会。逝者是我的姻亲,未进不惑之年。前些年常在一起,酒桌相处,既使他有点“扯酒经”,也不影响其豪放和爽朗。正因如此,他身边多有朋友。
现在,他因病走了,留下了他的至爱亲朋。在他的灵枢前,我看见他的笑容,神情中有昔日的轻松和不屑。因为家族大,朋友多,他的葬礼办得隆重而热烈。按照本地习俗,在“大师”念念有词之后,锁呐和鞭炮声响了起来。
鉴于“大师”有言在先,不能见眼泪听哭喊,整个下葬过程中,伴随而来的人群虽多,却少了悲切的氛围。在相对静寂中,有人偶尔在议论着什么。不久,葬礼结束,先是好友亲朋纷纷散去。就留下他,独自一个人,入土为安了。
在这期间,我到了弟弟的墓前,看望逝去的弟弟。他的碑前,置有两束鲜花,已有人来看望过了。我静立在他面前,想给他点支烟,却什么也没有带。难得来看他的我,心里不由得有些愧疚。
公墓依山而建,对面是峰峦起伏的松林。虽是冬日,太阳却很好。在太阳光里,我最终还是与弟弟道了别,留下他独自一人,共处在同一片蓝天之中。
与人群同下山时,静寂已被打破。在这热闹之中,想想已经独自安息的人们,我虽身居人群,却心远其外,生出以下感悟:
1、人世间的纷纭,其实就是与别人相处的过程。在大多数时候,既使不是人走茶凉,你在众人的喧闹中,仍然不得不与自已独处。
2、与别人相处是一种技术,和自已相处是一种艺术。技术这东西,很多是可以模仿的。但艺术这东西,很多却是先天性的秉赋,你不可以模仿,也不可能模仿。
3、学会和自已相处,首先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有了身体就有了与自已相处的资本,否则,因为病痛,自已与自已相处将是人间最痛苦的一件事情;其次要平静自已的心灵,在保持积极上进的心态的同时,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再次要善待别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从中获益。避免因为对立不满情绪,在自已独处时,将自已陷入自责难堪的境地。
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