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第一次作业
(2009-05-04 20:07:22)
标签:
杂谈 |
分类: 生而为赢···学 |
1、幼儿文学的主要特征:
答:儿童文学有两大特征:其一,它是文学。儿童文学是文学的一个分支,它应对于成人文学。儿童文学遵循文学的一般规律,即是以语言为材料,通过典型的形象、典型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社会生活。
其二,它必须适合于儿童的年龄特征。儿童文学既是文学,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儿童文学之所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是由其读者对象所决定的。因此为儿童写的文学作品,一定要符合他们的心理年龄特征的需要,是文学作品的深浅程度与儿童感知事物的规律、欣赏文学作品的水平取得一致。
2、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及其划分依据:
答:由于出生到十五六岁的少年儿童,是人的一生中身心发展变化最迅速的时期。因此,在各个年龄阶段(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他们在生理、心理、经验、审美活动各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别。针对这些差别,儿童文学划分为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和少年文学三个层次。
幼儿文学:是为3~6岁的学前儿童服务的文学。主要体裁有儿歌、幼儿诗、幼儿童话、生活故事、图文并茂的图画故事等。
儿童文学:是为6、7岁~11、12岁的儿童服务的文学。主要体裁有童话、儿童小说和儿童诗、科学文艺等。
少年文学:是为11、12岁~15岁的少年服务的文学。主要体裁有少年小说、报告文学、少年诗与散文、寓言等。
3、幼儿心理特征与幼儿文学的关系:
答:感知觉:观察事物特点的大致轮廓,抓住作品形象的外部特征;空间知觉的水平较低,图画读物的背景不宜复杂;时间知觉发展较迟,最好使用笼统的时间词汇。
注意:无意注意占优势,鲜明、生动、形象、新奇的事物,易引起注意。幼儿文学作品要开门见山,尽早提出人物性质和行为发展线索;故事情节要生动、曲折、紧张、有趣;篇幅不宜过长。
记忆:无意记忆占优势,记忆事物以机械识记为主,逻辑识记的能力和记忆的精确性还较差。语言合辙押韵、琅琅上口的幼儿诗歌,形象生动、情节曲折的故事,富于幻想的童话,能帮助幼儿记忆。
思维: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概括能力低,不易掌握抽象概念。作品的题材要以幼儿熟悉的生活为主,用幼儿能理解的语言塑造幼儿熟悉的形象,并构思富于幼儿情趣的情节。
想象:幼儿以无意想象为主,想象的主题容易变化,想象与现实常常分不清,想象在具体形象的水平上进行,在词语的水平上进行创造性想象的能力还很低。幼儿文学作品中,幻想、比喻、拟人、夸张、荒诞、变形等手法的运用,对于幼儿想象力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语言:言语发展迅速,但言语发展的水平仍处于低级阶段,对词义的理解还很肤浅,对代表抽象意义的词很难理解,对多义词只能了解其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意义,对词的转义就更难理解。作品语言要力求生动、形象、口语化,适合幼儿的理解水平;但也要稍稍超出幼儿的实际理解能力,以促进幼儿言语的发展。
4、幼儿审美意识的独特性:
答:①审美意识中的自我中心状态。
儿童的意识世界是一个主客体不分的混沌世界,认为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有生命,和人一样有感觉和意识。他们一切从自己的看法出发,而不能适应别人的看法,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没有什么事物是偶然发生的。这样,使得幼儿童话中的一些形象和情节很容易被幼儿接受。
②审美意识仍处于较低层次。
对幼儿身心状态的研究证明,幼儿的审美意识是处在一种动物快感、生理快感的初级精神的愉悦阶段。对幼儿审美意识调查证明,幼儿的审美态度和审美需求发展水平较低,只有与他们生活最接近、与他们情感最有练习、外部特征突出的内容,才成为他们的审美对象。
5、幼儿思维因果观念的特殊性:
答:皮亚杰将儿童的因果观念安发展分成十七种,这十七种因果观念可以分成三个主要时期。第一个时期,因果观念是心理的、现象主义的、最后目的的和魔术的;第二个时期,因果观念是人造论的、泛灵论的和动力学的;第三个时期的因果观念才是反映事物因果联系的物理因果观念。幼儿恰好处于因果观念的第一二个时期,幼儿的前因果观念可以在他们充满童趣的提问中反映出来。一般认为,幼儿问为什么是受好奇心驱使,是企图认识客观世界,但皮亚杰却认为,知识性的回答根本无法使他们满意,甚至会让他们更加不安,因为幼儿的提问大多是心理性的。
6、幼儿接受文学的特殊方式:
答:①“听赏”是幼儿接受文学的主要方式,并向听、看结合甚至触摸方向发展;
②感知型的接受方式,注意到艺术表现内容与他们对客观生活的熟悉程度,内容的新奇性对他们也有强烈的吸引力;
③带有游戏性质的自我幻化与精神扮演,表现为身体扮演、模仿,常把自己幻化成作品中的主人公,去体验主人公所遭遇的种种奇情怪遇。
7、幼儿文学文体分类及其特点:
答:分类特点:第一,幼儿文学的文体是不断发展演变的;第二,各种相近的文体在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中的重要性不尽一致;第三,分类必须考虑幼儿“听赏”的接受特点。
分类情况:第一,唱诵类,包括儿歌、幼儿诗;第二,讲述类,包括幼儿童话和寓言、幼儿故事、幼儿散文、幼儿科学文艺;第三,综合类,包括图画故事和卡通、幼儿戏剧。
8、幼儿文学的文体特征:
答:①幼儿文学是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有利于幼儿认识世界的万事万物,帮助幼儿了解一些日常生活的内容,对幼儿的心理活动也有启蒙引导作用。
②幼儿文学是深人浅出的口语文学,因为幼儿主要是通过“听”来接受文学的,这就要求幼儿文学的语言必须明白浅显,在幼儿所能掌握的词语的范围内讲述。
③幼儿文学是趣味盎然的快乐文学,它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曲折有趣的情节、天真稚拙的童真感染着孩子,带给他们无尽的快乐。有的作品并不蕴含着什么道理和深意,只是单纯地逗乐,在处理情节时非常讲究技巧。
9、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
答:①稚拙美:
幼儿生活经验不足,但他们喜欢用自己有限的经验来解释世界;幼儿的身体很弱小,但在他们的头脑中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巨人”,这种矛盾所产生的幼儿的想法和行为,充满了童真童趣。作家观察幼儿的行为,并将其融化在作品中,使作品充满稚气而拙朴的艺术风格。
从内容上看,幼儿文学的稚拙美主要表现为幼儿心理、生活中的稚拙情态和形态。从形式方面看,幼儿文学作品的语言组合和叙述方式的变化可以产生一种稚拙感,其情节构成方式的变化也能带来一种稚拙的形式感。
②纯真美
幼儿的心灵是单纯而明净的,他们因为不谙世事而真诚地对待一切事物,他们的世界总是显得那么稚嫩、纯真和美好。这种幼儿固有的品性,成为幼儿文学作品纯真美的客观来源,而表现幼儿生命、儿童世界的纯真之美,也成为幼儿文学作家自觉的创作追求。
③荒诞美
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幼儿更好动,更富于幻想性和探究性。因此幼儿文学总是更富于幻想,更多惊险色彩,更多神奇意味。不少作品所塑造的滑稽有趣而又神奇怪诞的人物形象,所描述的上天入地、无拘无束的情节运动,不仅展示了一种自由、活泼的现代美学心态,而且充分满足了幼儿读者喜欢幻想、追求新鲜、变化、刺激的审美心理和阅读趣味。有的作品用看起来神奇怪异的自然组合和违情悖理的艺术逻辑来构筑作品瑰丽的艺术境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