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发晚了些,但好歹还是新的。善哉。
文/北鹏斋
年级不觉悄悄长,却自忖童心未泯,何也?应运而生也,儿时大众文化已兴,传统蒙学早废,明理不可得,但看连环画、小人书方能得一二;及幼学,只是看图说话,练得三脚猫功夫而已;至鼎改革、维创新,云开一角,方进化后再不断转型,三脚猫变四脚猫,虽说按部就班,却落了个童心未泯的后遗症,搞成一挺立潮头、半旧不新、瞻前顾后的时代风云小儿,实则少不更事,未见江河却思瀚海尔。
然号称童心未泯,常怀旧时之童心,岂非恋旧?莫名,有隐:大众文化方兴之时,黄钟毁弃,瓦釜齐鸣,而今大众文化勃兴,黄钟已毁,以马桶代之,瓦釜雷鸣,已乱黄钟之旧律。不知不觉,定格在青春记忆中的,却是那些旧的新东西;而今,纵然时代风云变幻,再先进的也见怪不怪,成了新的旧东西。
人言历久弥新,今从什物堆中拣之,以全“温故知新”之名。
http://s4/bmiddle/5ddd50c7t7da941c11df3&690
刘继卣先生之《闹天宫》
当上世纪八零年代时,《西游记》正再兴于电视传媒,孙行者神通广大,并有一绝技,称“七十二般变化”,又一舶来品与之争锋,曰:变形金刚,亦能战善变。此二物皆中土男幼齿所好者也。
同样是科幻题材,西游记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可称之为,“道变”。即变的动力来源于“道”,至于怎样变,如何变,则空灵虚渺,与其说力之不及,不如说是从未想过也不必去研究,因为这是由“道”所决定的。“道”即“心”也,心之所指,便可随心所欲而,我称之为东方之变。
变形金刚通过机械的方式使之成为可能,通过机械实现“机器、人”之间的简单转化,与东方之变相较,变化既有“物”所决定,虽不能从心所欲,但却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此两种形态,可称之为“一种变化,两条思路”。
http://s5/middle/5ddd50c7t7da967f67df4&690
变形金刚之宇宙大战
若要得东方之变,则须修:道学、玄学、儒学、易经、抱朴子、致兵则孙子、三略、六韬、奇门遁甲;
若要得西方之变,则须修:数学、物理、电子、化学、生物、致兵则飞机、机枪、毒气、核弹;
既得从心所欲之“道”,又有从心现物之“术”,演东西变之精髓,存乎于心,比之作书:起笔如春之短笋,运笔似深海游龙,收笔则鹰之舒翼。天下莫能当之。以此胡思乱想,遂成上下文:
变形金刚随时变,
美猴王七十二面。
安能辨我是雄雌,
好似玄德双股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