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目标(修改)
(2018-04-19 08:12:59)| 分类: 单元教学目标 |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目标(修改)
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学习本组课文的重点是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科学精神的含义,学习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方法。
老师们备课时可以搜一下人教论坛相关帖子
人教论坛
人教论坛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字词积累】
1、字音“烟熏火燎”的“燎”读lio
2、学会14个生字。字形积累:“卓”与“桌”字形字音都要注意区分;“荣誉”的
正确读、写、积累“分析、顽强、侵蚀、隐退、乏力、荣誉、头衔、捐赠、诞生、里程碑、卓有成效”等带生字的词语。
放射性、提炼、冶炼、溶解、镭等科学专有名词不必深入理解,学生可以用查字典的方法了解一下或者教师简单介绍。
3、查字典或查资料理解“镭、钋、放射性、溶解、沉淀、放射线、计量单位居里、诺贝尔奖、爱因斯坦”等词语的意思,了解诺贝尔奖的价值;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人声鼎沸、肃然无声、淡泊、关键、把玩、一如既往、卓有成效、里程碑”等词语的意思。
【阅读理解与积累】
在交流对文中名词术语理解的基础上,完成如下学习目标:
一、读课文,练习抓住人物做事和人物变化的特点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练习结合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读课文,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句子,读懂课文内容。
练习将词语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词语在文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独特的意思——再具体的语境中思考:词语写什么事物,写出了什么特点,写出任务怎样的情感态度。
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肃然无声”写了会场怎样的状态,是什么原因让会场“肃然无声”;思考“定格”在课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强调了什么,这样说的原因?练习简要概括这段话的意思。
读第三自然段中,理解“关键”的意思、“关键的一人”的意思,能联系下文“新的思考”、“发现了....提炼了....”,解释体会居里夫人在放射性发现上所起的“关键”作用。抓住“关键”“却”“可”“接着”“可能”,这些词语能够读出为“关键第一人”这层意思在句子中所强调的语气。
读故事,从“一锅一锅”“终日”“废弃”“破”“烟熏火燎”“点点烧痕”“疲劳之极”“酸痛”等词或者句子,体会居里夫人坚定、刚毅、执著追求,执着探究的科学精神。
回顾读第二段是产生的问题,体会:用第三段的内容回答:为什么会震惊,为什么会定格?(锻炼读懂上下文联系)
读第四自然段,联系第三自然段对居里夫人的介绍,体会“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的意思,用前文具体解释“坚定、刚毅、顽强、远大、执著、高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的意思(再读前文,体会她内心所想做法的特点)。结合体会科学定律、计量单位与“居里”的关系,结合里程碑的字典意思,体会“她变成了.......里程碑”的意思;将居里夫人身体容貌变化、家庭背景变化、变成教科书等成就内容联系起来理解 “完成这项伟大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探索”的意思及这样说的理由。表述:在居里夫人看来,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朗读这段话。再次回忆读第二段是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会震惊,为什么会定格?结合本段深入思考:人们震惊的时候,会想到什么?定格的美丽端庄的形象之外还有什么?(锻炼读懂上下文联系)
简要概括第四段的主要内容。
读第五自然段中,体会居里夫人面对荣誉的态度,读懂她内心装着的是什么。再读第四段开头两句,体会他们心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是什么,不是什么,用第五段的内容来表述。
读第六段,用第四、五段的内容,解释爱因斯坦话语中关键词语的具体所指。
2、回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中的美丽,表现在课文的哪些方面?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表达学习】
一、研读居里夫人“外貌之美、所追求的科学之美、内在之美”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进而体会作者这样写对表现人物特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作用。
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想一想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与思想感情?作者为什么三次用到“美丽”这个词?深入理解“美丽”在本文的含义。
在研读“三个美丽”及其关系的过程中,联系结合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深刻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背诵课文第2、4、5段
二体会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和表达效果(主要是体会其独特的含义和情感态度)。
比喻:课文中的“里程碑”。
读句子,要引导学生先认识写了什么事物,再体会作者把这事物(这些)比成了什么,想象一下被比成的事物有什么特点,作者表达了什么感情?
2.多角度对比,写出人物特点的手法。比如居里夫人与其他科学家的对比。一吨与0.1克的对比。居里夫人与普通妇女的对比。
3.夹叙夹议的表达手法(参照高主任的好文章是这样写出来的)
【阅读拓展】
1、阅读【阅读链接】的材料,进一步体会居里夫人的伟大科学精神。
2、阅读【两弹元勋
能够用文中的具体事例说明“把自己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全部交给国”的意思。
3、.选择介绍自己感兴趣的科学家的文章,体会他们与居里夫人的共同特点。
写作练习:观察一个让你崇敬的人(或者从你读过的书本中挑选一个让你崇敬的人),仔细比较这个人与其他人相比较,看看他让你崇敬的地方,与其他人有哪些不同点?对比着列举一下,记录下来。
19*
【字词积累】
1.词语积累:正确读写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概括、评价、魄力、九天揽月、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
2.字音注意“锲而不舍”的“锲”字的读qiè。
【阅读理解与积累】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梦”和“圆”学生读懂课文,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什么梦?怎么圆的?
2、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默读课文,是让学生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从中体会中国航天人所体现的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激,读出民族自豪感。
【表达学习】
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在事实的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
【阅读拓展】
朗读诗歌《炎黄飞天梦》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字词积累】
1.读准漩涡(xuán w)、玫瑰(ui)、锲而不舍(qiè)等词语的读音。
2.
3.词语积累: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打破沙锅问到底。
【阅读理解与积累】
一、初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读懂课文内容。
1.读一、二自然段,重点读懂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拉直”与“?”“!”的关系。
2.
3、针对课文中“司空见惯”、“见微知著”等词语所写的内容,理解这些词语,读懂如何才能“发现一个有一个问题”
二、.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读懂作者的写作思路,提出观点——证明观点——总结观点
【表达学习】
一、学习体会作者根据表达的中心意思安排详略的方法。
与《跨越百年的美丽》写法相比较,体会本文与《跨越百年的美丽》写法的区别,学会“围绕要表达的主题”来安排详略。
参照刘艳丽老师的设计
二、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参照高启山“好文章是这样写出来的”,体会:本文作者要证明自己的观点,我们可以用至少三个例子来证明,这样,就能够增强文章所表达观点的说服力。
练习:我们一起来证明“要想学好语文,就得多读书”这个道理。请你至少举出三个人物的例子。注意,例子一定是“多读了书,语文学的就比较好”的例子,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要把“读书的情形和语文学得比较好的结果”写的比较具体,让人明白。
21*
【字词积累】
正确读记“编造、强调、教训、驳倒、论证、权威、糊弄、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饶有趣味”等词语。
【阅读理解与积累】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课文,边读课文边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怀特森老师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读懂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精神的另一个侧面──独立思考和怀疑精神。
【表达学习】
进一步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学习这篇课文一事一议,从一个具体的事例发现一个道理的写法。
语文园地五
目标要点:
口语交际——辩论:科技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无论是那一种观点,都能够用具体事例来做说明。
习作要求:练习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一个道理——回忆自己从生活中感悟到的或者积累的关于如何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一句话表达出来,然后,用具体的事例至少三个进行具体说明。
背诵并能够书写:“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关于工作态度和工作精神方面的16个词语。
积累:“舍本逐末”的故事。能欧简要叙述道理和故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