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教学目标细化资料

(2017-11-21 08:47:10)
分类: 单元教学目标

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教学目标细化资料 

韩希彤等 

20 古诗两首

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陵líng   辞cí   舍shè      

2、认清字形:陵 在书写时右边土下边的撇和点别丢掉。

阅读能力锻炼:

1、借助注释和查字典,读懂诗句的意思,能够解释。

2、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体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体会两首诗的共同之处,背诵两首古诗。

表达学习: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大意,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进一步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拓展阅读:

1、阅读李白、王维的其他诗作。

2、阅读其他表达人间真情的古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思》、《赠汪伦》等。

 

 

 

21 搭石

 

字词积累:

1、  读准字音:

①  zhǎng  惰duò  衡héng   间jiàn隔

②  多音字:涨zhǎng   zhàng

2、  记忆字形:

暴:下边不是水;衡:笔画较多,要注意书写;序:里边不是子。

3、  新词积累:

脱鞋挽裤、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

阅读能力锻炼:

1、读第一段,结合理解“汛期、山洪”,理解搭石出现的原因,结合文中内容,理解“搭石”的意思概括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2、第二自然段

在理解“风景”在字典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本文中的风景指的是什么?结合“别处......搭石,唯独这一处......”体会“懒惰、谴责”的意思,再结合“上点岁数的人的做法”,体会当时的民风。练习概括这一段话的主要意思(联系把两层意思综合起来表达)。

3、第三自然段

结合下文对人们过搭石的表现的介绍,理解 “紧走搭石慢过桥”;通过想象、表演,理解协调有序的意思,通过想象画面、朗读,来体会“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呢?的画面美。

第四自然段

先练习概括这一段的主要意思,再结合理解“伏”的字形演变来体会俯下身子的青年人对老人的感情;理解“理所当然”在文中所写的人们做事的态度。练习朗读。

5、第五自然段

练习用“先读懂词语在字典中的意思,再依据字典意思来读懂课文中具体所指的方式,读懂“联结”在句子中所写出来的特定意思”;从文中字面意思,去联想生活中立的具体所指,理解“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再齐声读这句话

6、练习连接各个段落大意简要复述课文内容的方式,把握文章大意——指导学生比较完整地、抓住重点简要地叙述本文内容。

如果学生说的太细致,针对段落提示:抓住重点简要说,如果有遗漏,提示学生思考:不介绍一楼的内容,别人能不能明白这些意思?要求学生把遗漏的段落内容抓重点简要表达,加紧叙述之中。

表达学习:

1、反复读文章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2、学习作者采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和比喻的修辞方法

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xié)调有序(xù)!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chuò)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这两句,作者采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叠词“漾漾”“绰绰”朗读时要轻点,读出美感。“绰绰”的意思:形容姿态柔美。在一个个清早,晨雾还没有散去,勤劳的乡亲们早早地出工了。微风拂过,清澈明亮的溪面漾起了层层波纹,走在搭石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犹如一曲轻快的音乐;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更没有人指挥,一切都是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身姿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水光、人影两相和,这分明就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画。

4、  学习在对比中思考材料的意义

我们身边常常有很多蕴含着美好到的道德规范、能够给人深刻启示的现象、事件、人物,但是我们却常常因为“身在此山中”而熟视无睹,不能够发现其中能够给人深刻启迪的教育价值,就像我们今天接触到的《搭石》,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其实我们也可以进行对比思考,把那些让我们感到“舒服、愉快的情形、事件、人物”与让我们“不舒服、不愉快的情形、事件、人物”相对比,去发现“让我们舒服、愉快”的内容含蕴这的深刻的美,深刻的教育意义。

写作练习:

想一想,你的生活中有哪些类似于《搭石》一样的风景?记录下来。写一写平凡事物中的“美”

拓展阅读:

阅读有关淳朴民风的文章,如《人间处处有温情》。

 

 

 

 

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字词积累:

1、  读准字音:

xí    暂zàn   

2、  记忆字形:

暂:上边是车、斤。

阅读能力锻炼:

1、 联系上下文理解“同一时刻、生命桥”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及作用。

2、 通过读第二段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细读三四五自然段了解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第六段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 通过“步履匆匆、沉着、奔波、连夜”等词语理解文中人物当时的内心所想,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4、抓住两个“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体会台湾青年的高尚品质

1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

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2) 同样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但身患重病的小钱是因为缺乏生命力,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苍白”“红润”这一组反义词足以说明这一点。而台湾青年却并非因为缺乏生气而不得已躺在病床上。他在持续不断的余震中,不顾自己的安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是因为他知道大陆18岁的小钱正期待着他的骨髓。这里的“静静地”是他内心坚定沉着的反映,他为了海峡彼岸的小钱不再“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而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文中前后两个“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将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跃然纸上。

    5、练习把握文章大意。

表达学习:

1、学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年轻人的实际情况:

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凋零”指草木凋谢零落。这句话把年轻人的生命比作含苞的花朵,不曾开放就将凋零,让我们痛心地看到,正值如花年华的年轻人,如果不进行骨髓移植,就将结束短暂的生命,这也让我们清楚地意识到骨髓移植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2、学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宝岛台湾与大陆虽然被台湾海峡所隔,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是无法割断的,这种血脉亲情就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座用爱心架起的生命桥一定会永远屹立在两岸同胞的心中;这种血脉亲情是生命的火种,必将愈燃愈烈,经久不熄,世代相传。

3、学习记叙一件事情时,写清楚事情发生在什么情况下

我们观察生活的时候,遇到令自己受感动的事件,要仔细观察一下,看看人物做事的环境是否有什么特殊性?这特殊的环境是否是人物的感人的程度更加深刻?如果是,逐一记录下来,写作的时候,要交代进去,并写明白人是如何在特殊环境中做事时的行为表现。《跨越海峡两岸的桥》所记叙的内容就是发生在几个特殊情况之下的特殊事情,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拓展阅读:

阅读:《每一个爱的梦都会飞翔》、[]爱德华·普里斯街头邂逅》

 

23 卡罗纳

字词积累:

1、  读准字音:

zāo、悯mǐn、啕táo

阅读能力锻炼:

1、 读懂课文,懂得在别人遭遇不幸时,同情体贴给予关爱。

2、 边读第二、三段描写卡罗纳表情、外貌、动作的词语,“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脚站不稳、放声大哭”,边感受卡罗纳在失去母亲时悲痛的心情,以及师生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之情。

3、 边读第四至七自然段边思考,理解关键词句“嚎啕大哭、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母亲把我推开了,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品读人物内心变化。

 

拓展阅读:

阅读资料袋,阅读原著《爱的教育》。

 

 

 

24 给予是快乐的

阅读能力锻炼:

1、熟读课文,结合人物背景,理解“圣诞节”“饶有兴趣”“富裕”“羡慕“神气”等词语的意思。

2、  一边读文章一边关注对文中人物的语言、行为的描写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小男孩和保罗的心里活动。

3、抓住“给予”这条线索,感悟本文主题;纵观全文,“给予“无处不在。保罗的哥哥给予保罗一辆新车,保罗给予了小男孩和小弟弟一个坐车的机会、一个难忘的夜晚,小男孩给予了小弟弟关爱、承诺、希望等等,而在“给予”中大家都感受到了快乐。这真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表达学习:

1、领悟“给予是快乐的”的内涵,懂得要从小树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情操。 

2、学习作者篇末点题,揭示中心的写作方法;

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

这是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在篇末点题,揭示中心。这个不寻常的圣诞前夜,保罗被小男孩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精神所感染,也将关爱送给了小男孩和他的弟弟,从而深切地感受到给予的快乐。这正是因为,爱可以启迪爱,快乐能够繁衍快乐;乐于奉献,人生才会美好充实。

拓展阅读:

阅读相关文章《血乳》、《让人温暖的善良》、《温暖来自路上》等。

《语文园地六》(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