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观察认识事物训练目标序列

分类: 作文教学研究 |
小学四年级观察认识事物训练目标序列
高启山
四年级上册
1、坚持观察景物,发现景物发生的变化
静下心来,认真观察景物变化的过程,抓住了景物的变化,变化前后给人印象的不同点,也就是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写的时候,按照变化的顺序,交代清楚变化的时间节点——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样的具体变化。
2、探寻“表面”背后的内容
生活中,表面的东西,几乎人人都能知道,只要他有正常视觉听觉嗅觉。但是,要了解表面背后的东西,就需要人有一种探究的精神,需要扒开表层,甚至需要钻到里面去探个究竟。
有所新的发现,就得善于去发现那些人们熟知事物背后人们不知的东西,需要扒开来,甚至钻进去,探个究竟!
练习:观察一下葡萄藤、牵牛花、拉拉秧等攀爬植物,搞清楚他们是怎么攀爬的,工具是什么,怎么爬,并记录下来。
3、从多个角度去观察,给自己的看法找出充足的理由
无论是写一种事物、一个人物或者一种景物,我们总要表达自己对这事物的一种看法。常见的现象是,我们往往根据一件事、一种情形就会下结论,这样,理由往往不够充分。怎样才能找到更充足的理由呢?我们要需要丰富自己对一种事物的了解,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观察,然后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证明我们对事物的某一种看法。
学习参照:《白鹅》
练习:请你拿出一段时间,去观察自家或者邻家的小宠物,从多个方面去观察了解宠物的样子、生活习性,找出宠物“令人喜欢的多个证据表现”,记录下来。
4、与同类小动物相比较,发现所观察小动物的多方面特点。
将“同类”动物做同类事情的情形相比较,发现要观察的小动物做事与其他动物的不同点;相似点;将这一个小动物长期做某事的表现相比较,找到它做这一类事情时候的的规律——相同点;小动物做不同的事情的时候或者在不同时间的表现有什么不同点。
学习参照:人教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文
练习:选择前面你观察小动物记录中,某个小动物一个方面的特点,看看可以从上面4种比较的方法中选择哪一种,去发现小动物的独特特点。记录下来。
5、
老师经常提醒我们,观察景物要留心。其实,所谓留心,在观察景物时就是“注意”地去细致观察,准确的了解、记忆。
注意细致地观察,准确地把握与景物有关的数字。
细致观察,准确把握景物的位置。
把看过的几处景物相比较,记清楚每处景物被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怎么样,特别是把一般人容易忽略的地方看细致了,记准确了,写时才能做到具体、清楚、准确。
学习参照《颐和园》
练习:到一处景点去游赏一趟,仔细地看清楚每一处景物的特点,按照游览顺序记录下来。
我们身边常常有很多蕴含着美好到的道德规范、能够给人深刻启示的现象、事件、人物,但是我们却常常因为“身在此山中”而熟视无睹,不能够发现其中能够给人深刻启迪的教育价值。诗人刘章的经历,其实我们:进行对比思考,把那些让我们感到“舒服、愉快的情形、事件、人物”与让我们“不舒服、不愉快的情形、事件、人物”相对比,去发现“让我们舒服、愉快”的内容含蕴这的深刻的美,深刻的教育意义。
练习:想一想,你的生活中有哪些类似于《搭石》一样的风景?记录下来。
7、找一找身边的相似
读课本上这些故事的时候,也想起了身边好多具有相似品质的人,很多与课本故事相似的事情。想到这些事情,你会发现,哦,我身边原来也有这么感人的爱啊。是的,只是,你们当时没注意而已。现在想起这些故事,你们真正的被感动了一次、两次、三次、N次。把这些人物,这些故事记录下来,其实就是很好的写作的素材,把这些故事写下来,一定也能感动他人。
练习:
1、读第六单元的课文之后,去想一想,身边有那些事情与这个故事相似?把这些故事,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分别记录下来。
2、坚持读书联想,记录身边的相似。
3、坚持留心观察生活,看身边发生了哪些与课本中相似的事情?记录下来。
四年级下册
1、发现给人印象最深的景物(观察、思考)
学习参照《古诗词三首》
观察一处景物,要细致全面,但是,在把观察到的众多景物加以比较,看看到底哪一种景物或几种景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或是给自己某种感悟的景物,或者是最美地方的景物,或是最美时刻的景物,或是相比较而言最美的景物。
练习:右面这幅图画上,有很多景物,细致观察,看看哪种景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若让你写这处景物,你选择哪一种或几种作为重点写?为什么?
2、将同类景物相比较,发现各自不同的特点
观察景物描写景物要抓住特点,看过几种同类景物的时候,还有一种抓方法——那就是将同类的不同景物相比较,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点。
学习参照《桂林山水》、《走进天山》
练习:还是观察上面的图画,你看看画面上的景物,哪些景物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你将这一种或者几种景物跟你日常看到过的景物相比较,看看这景物有啥独特的地方?写下来。
观察事物的时候,按照一定的顺序,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每一部分都观察到,不遗漏某些重要的部分;对每一部分的特征也要进行细致观察看清楚每一部分景物有什么特点,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大小、样子、色彩、光亮、声音、气势等方面的特征。这样,我们在介绍景物的时候,才能够把景物的特点写清楚,写明白,让别人凭借文字就能够了解景物的特点。
学习参照:《七月的天山》
练习:观察搜集资料的活动
寻找春天之最
认真观察春天里的景物、事物,看你都能发现什么?你的哪些发现是别人没发现的?看谁的发现最新奇!
要做到这一点,你要先用一段时间进行认真地观察实践。认真地思考一下:你对春天里的什么景物、事物最感兴趣,或者,你最喜欢春天里的什么景物、事物?想一想:对感兴趣或者喜欢的景物、事物,你了解多少?还有哪些地方你不清楚?不清楚的情况,通过观察来搞清楚——认真的看、听、嗅、触摸……除了观察,还要注意发现和提出一些问题,然后,通过进一步观察、查资料、询问等,解决这些问题。要注意记好观察笔记,做好资料积累:笔记、图片、照片、标本、录像、照片、录音……都可以,这些,可都是你的发现呢。
如果你没有自己特别感兴趣或喜欢的景物事物,还可以:找春天景物、事物之最——最多、最美、最早、最晚、最……把春天的景物进行比较,找出它们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差别,这些,呵呵,都可能是春天之最。当然,要把这“最”的特点细致地观察清楚。
4、看清“手艺”中的精妙所在
每个人与每个人做事情都不会完全一样,我们应该善于细心的去观察,找出这个人做事(手艺)与其他人做事的不同点在哪里,哪怕是最细微的差别,并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
学习参照:《万年牢》
练习:拜访一位会某种手艺的家长,或者到他那里去参观一下,或者请他来给你们表演。要注意,从他展示手艺的过程中,发现他“手艺”纯熟的动作特点,用眼睛做摄像机,拍摄下来,然后,写下来。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很多很多人。这里面,有我们的榜样、楷模,从反面教育我们的人物。我们在与众多人打交道的时候,要善于发现与众不同的哪一个,与他亲近,与他交往,去观察了解他,了解他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与其他人在行为、神色、语言、相貌上有怎样的不同,想一想,这不同在表现着他的什么内心特点。
学习参照:《尊严》
练习:悄悄地到卖东西的小摊边或者商场热卖的柜台前,仔细观察围着卖东西的一群人,找出其中一个表现与众不同的来,看看其他人有啥表现,这个与众不同的人有啥与众不同的表现,记录下来。
了解民间哲语的特征:第一,语言精练,凝缩了很多普通的做人做事的道理,让人们容易记住,易于流传。第二,读起来朗朗上口,期间含蕴着深刻的哲理。学习参照《万年牢》
练习:搜集积累你们的家乡流传着的“民间哲语”,记录下来,并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所说明的道理,写在句子下面。并且,要求你能够坚持下去!
在做一件事情的过程中,随着事情的发展,自己的内心情感态度总会有一些变化,一件事情发生的过程中,要善于体会自己的情感态度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事情结束,要认真回忆一下,自己在做或则会经历这件事情的时候,自己的情感态度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写日记的时候,把自己的情感态度的变化随着记录事件过程,也记录下来。
8、 学习做研究
我们平时也常常做写科学小实验、小发明、小制作。其实,这就是要求我们把自己做的研究写下来。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并善于提出不明白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实验现象说明什么?然后,再仔细钻研,把问题搞清楚,总结出有关的规律。
9、学会做数据统计
(练习为了证明一个观点,用数据说话,提前准备数据资料)
做数据统计很重要
在对自然环境进行调查研究的时候,要进行一些观察、考察,其中,要通过观测、考察、查阅、访问,留意一些数据资料,了解一些真实的数据,分类记录下这些真实的数据,并且要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对这些数据的变化进行思考。然后,通过数据的变化去说明问题。我们在调查研究的时候得到的真实数据在我们写文章说明问题的时候是很有说服力的。
练习:从网上搜索一下关于“雾霾”的资料,尤其是找一找相关的数据,然后,运用这些数据,写一段话,告诉人们雾霾形成的原因。
首先,细细的观察,不仅用眼睛认真的看,而且,用身体的其他器官去细细感受,感受并发现哪些“让自己感到意外的、细微的变化”;其次是在观察的时候,不但细细的看,而且在用心认真的想,用心再细细的体验,思考事物给自己关于生命的启示。
1、从网上搜索一下“野牛救同伴场景”的视频,细细观察,从野牛对待“狮子群体攻击”的细节动作中,体会野牛的生命勇气!然后写下来。
2、细细去观察你身边的一些有生命的事物,去发现那些令你称奇的变化,看看能在用“心”去体验、思考,看看能得到一些关于生命的什么启示?记录下来。
观察一处景物,要将这处景物的各个位置景物看清楚,看看不同地点,都有哪些不同的景物让你感觉很美;不但要留心那些静止的景物,还要留意在这里活动者的各种活动这的事物;不但留意这里的各种景物,还要留意人们在这里怎样生活。不仅要留意这处景观不同地点的景物的区别,而且要留意,在这里,不同时间阶段,景物和人物的活动有啥变化。最后想一下,这些景物、动物和人物给你的总的感觉。
学习参照:《乡下人家》
练习:夏天到了,你到你们村子的大街上,在你的小区里和附近的公园里去看看。学习《乡村家人》作者教给你的功夫,去观察不同位置的景物、人物活动、动物活动,多多搜集材料,记录下来,并想一想:这样的场景,这样的活动,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想法。
我们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要培养自己“集中注意力”地习惯,像罗丹改作品那样全神贯注,心中只装着“观察事物”这件事,只想着“要观察的事物”,在观察的过程中,努力排除其它干扰,集中注意,一直坚持到把事物了解得“全面、细致”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