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项脊轩志》原文翻译

(2016-01-14 11:55:16)
标签:

风平浪静碧水无痕

庄静江博客

高中语文

文言文翻译

福建省高考

分类: 经典文言文阅读

项脊轩志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shèn)漉(lù),雨泽注;每移,视无可置。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余稍为修葺(qì),使不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翻译】项脊轩,是过去的南阁楼。屋里仅仅一丈见方,只可容纳一个人居住。这是已有上百年的老屋子,(屋顶墙上的)泥土从上边漏下来,积聚的流水一直往下流淌;我常常移动书桌,环顾四周没有可以安置桌案的地方。屋子又朝北,不能照到阳光,天一过中午就已经昏暗。我稍稍修理了一下,使它不从上面漏土漏雨。在前面开了四扇窗子,在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日光反射照耀,室内才明亮起来。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堦(阶)寂寂,小鸟来啄食,人至不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翻译】我又在庭院里错杂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往日的栏杆,也就增加了新的景色。书架摆满了借来的书籍,我安居室内,歌诵诗文,有时又独自静静地端坐着,聆听自然界的声音;庭院、台阶前静悄悄的,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走到它跟前也不离开。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错落在地面,微风吹来,花影摇动,很是可爱。

然予于此可喜,亦多可悲。先,庭中通南北为一。dài)诸父异爨cuàn),内外多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庖(páo)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篱,已墙,凡变矣。

然而在这里我住,有许多值得高兴的事,也有许多值得悲伤的事。 在这以前,庭院南北相通成为一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了家,在庭院内外设置了许多小门,围墙到处都是。东家的狗向西吠叫,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里栖息。庭院中开始是篱笆隔开,然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

家有老妪(yù), 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二世,先妣bǐ)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至。妪谓余曰:“某所,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zǐ)在吾怀,呱呱(gū)而泣;娘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 余泣,妪泣。

家中有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过。这个老婆婆,是我死去的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先母对待她很好。房子的西边和内室相连,先母曾经经常来。老婆婆常常对我说:“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老婆婆又说:“你姐姐在我怀中,呱呱地哭泣; 你母亲用手指敲着房门说:‘孩子是冷呢?还是想吃东西呢?’我隔着门一一回答……”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哭起来,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泪。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去,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hù)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内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说:“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呀?”等到离开时,用手关上门,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家读书人很久没得到功名了,(我)孩子的成功,就指日可待了啊!”不一会,拿着一个象笏过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用的,以后你会用到它!”瞻仰回忆起旧日情形,就像在昨天一样,让我忍不住放声大哭。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jiōng)牖(yǒu)而居久之,能足音辨人。轩凡遭火,得不焚有神护者。

项脊轩的东边曾经是厨房,人们来往,从轩前经过。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凭脚步声辨别人。项脊轩一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在保护着吧。

余既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至轩中,余问古事,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我作了这篇文章后,过了五年,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来到轩中,向我问一些旧时的事情,有时伏在桌旁学写字。我妻子回娘家探亲,回来转述她的小妹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有个小阁楼,那么,什么叫小阁楼呢?”这以后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项脊轩破败没有整修。又过了两年,我生病很久精神空虚,就派人再次修缮南阁子,格局跟过去稍有不同。但是这之后我多在外边,不常住在这里。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亲手种植的,现在已经高高挺立,枝叶繁茂像车伞一样了。

 

作者用散文形式,在叙事上以白描见长,抒情亦以素朴为本。多叙家常,朴素自然的语言和充满亲情的生活细节,都别具风味。

写经过修葺之后的优美、宁静与恬适。轩内积书,轩外花木;白日小鸟,月夜挂影;构成了一种和谐清雅的小天地氛围。表现了淡泊宁静、高雅闲适的志趣与情怀。

多可喜亦多可悲——承上启下

 “悲”从何而来?一是大家庭的分崩离析,表现了作者对家庭衰败的哀痛。二是母亲对子女无微不至的关怀,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哀思。三是祖母对作者的牵挂、赞许和期盼,含蓄表达了怀才不遇、功名未成、辜负亲人的无限沉痛心情。最后补记亡妻在轩中的生活片断和轩的变迁,抒发了怀念妻子的真挚情意。平淡的文字,唱出了深沉的人生哀歌。

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那些感受最深的细节和场面,表现人物的风貌,寄托内心的感情,是归文的一大特色。

如写修葺后的南阁子,图书满架,小鸟时来,明月半墙,桂影斑驳,把作者的偃仰啸歌、怡然自得的情绪充分表现了出来。

其中轩中关门读书,闻足音而辨人一节,不但善写日常细微感觉,而且还写出了一个耐得寂寞的读书人形象,为下段议论伏笔。姚鼐说“震川之文,每于不要紧之题,广阔不要紧之语,却自风韵疏淡。”本段即其例证。

再如写祖母的一段文字,简洁细腻,绘声传神,把老年人对孙子的牵挂、赞许、鞭策的复杂感情,描绘的惟妙惟肖。“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的自语,以及持象牙朝笏的一段勉励,生动地表现了老祖母对孙子的疼爱与厚望。

文章动情的另一个特色是语言质朴明净,却蕴含着丰富的表现力。

如写老妪叙述母亲之事,寥寥数语,老妪的神情、母亲的慈爱无不尽现纸上。祖母爱怜的言辞、离去时的喃喃自语、以手阖扉以及持象笏的动作等,用语通俗平淡,却洋溢着浓浓亲情和不尽的哀思

妻婚后来轩的往事,从娘家回来后转述诸小妹语,亭亭如盖的枇杷树等细节,无一不是平时如话中露真情。含而不露,以情动人,只说树在生长,不说人在思念,产生了“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