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福建省质检语文科文学名著阅读质量分析【转】
(2013-04-09 15:41:07)
标签:
2013年福建省质检语文梅少白博客四月高三年质量检查文学名著评卷分析 |
分类: 高考说明与试题库 |
2013年福建省质检语文科文学名著阅读质量分析
答题情况分析:
第7题(多项选择题):本题正确答案为BE,B项3个错点均为人名,E项2个错点均为行为,难易点相互错杂。选答AC的不少,D项少人问津,因为葛朗台投机发财的相关情节令人印象深刻,比较清晰易辨。
第8(1)题《三国演义》:主观题一题两问,采用点面结合考查方式。绝大多数考生(约占90%)选答《三国演义》一题,可能是《红楼梦》有关巧姐被卖这一情节显得陌生。
第一问纪灵责备吕布“无信”的原因解答失分严重,有的答成吕布因为袭占徐州欠了刘备人情,所以才领兵来救他,有的答成吕布嫁女给袁术儿子,亲家不帮亲家。实际原因是吕布事先曾接受袁术所送的粮食,本该按兵不动。
错别字如:戟作乾、戈、矛,辕门作猿门,袁术作哀术,厮杀作撕杀。
细节识记错误如:一百五十步作一百步、三百步、 一百五十米、五里等,一箭作三箭,画戟小枝作戟孔、戟柄、小树枝、树叶、旗杆、靶心、铜币、苹果等。有的说纪灵是袁绍部将,有的说袁术来到射戟现场观看。
第8(2)题《红楼梦》:细节识记错误如:1.雇了一顶花轿。2.送巧姐去当尼姑。3.刘姥姥来府上讨钱,平儿告诉她贾府已经被抄了,刘姥姥“唬怔了”。有的考生答题时一个点反复讲,其它的点不涉及。
复习教学建议:
选择题一般高考命题设计的错点有时间、地点、人名、物名、数量、言行、因果等,识记时应做到细心精确。
简答题考客观复述,检测考生对小说情节、场景、原因、结局等的熟悉程度,考查文学名著内容的识记、理解和辨析能力。在平时的名著阅读教学中要教会学生细心辨析错别字,精确把握情节内容,注意帮助学生梳理名著情节中的主要细节,把握一题多问这种题型的特点,处理好情节叙述的详略关系,避免细节模糊、情节混淆或现场直编,提高识记的准确性和叙述的简明性。指导复习时教师要以浅白的语言讲清深刻的道理,考生要以朴实的方法夯实应试的知识,力戒浮躁、花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