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老家遍地的黄荆条,竟然全身都是宝!
标签:
文化情感旅游图片健康 |
分类: 乡恋(吾土吾源) |
黄荆条,豫南乡下,田埂上、山坡上,一种很常见的植物,再熟悉不过了,虽然如此,殊不知,这种灌木植物却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和一些神奇的功效,别走开,且听小编一一道来:
黄荆条属于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密被细绒毛,叶对生,小叶片椭圆状卵形,中间的小叶片最大,两侧次第减小,先端长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浅波状,上面淡绿色,有稀疏短毛和细油点。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黄荆条开着蓝紫色的小花,长着羽状的叶子,不高不矮,不张不扬,繁殖能力强,路边就能生长,如果你闻闻,还发出一种特别的气味,就是那种青蒿的味道,挺好闻的。
黄荆条根须发达,固沙固土能力强,可作防风固沙,边坡治理绿化植物。黄荆子也是很好的蜜源植物,荆花蜂蜜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荆条可以编织各种工艺品,很受市场欢迎。
黄荆条之美丽的传说。传说在古时候,有位皇帝,有天走小路,外出巡视,途中被黄荆条挡路,行走不便,一气之下,皇帝就咒道:黄荆条,黄荆条,愿你“千年锯不成板,万年架不得桥”。就因为这个传说,所以千百年来,只见成片的黄荆条灌木,不见成材的黄荆条树木。”
古人的女人有时候被称作‘荆钗’或是‘拙荆’,或许就是因为古时候贫苦人家的女人没钱去买真正的金钗,随手折来荆条,别在头上,当作钗子,就以就叫“荆钗”。至于‘拙荆’,则是男子向外对自家女人的贱称。
有史为证:1、 清代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狐嫁女》:“遂有妇人出拜,年可四十馀。翁曰:‘此拙荆。’公揖之。”
2、《水浒传》第七回:“恰才与拙荆一同来间壁岳庙里还香愿。”黄荆条之黄荆条儿出好人
老人们常说黄荆条子出好人,于是那些年我们的身上就会时不时地烙下它的印记。用黄荆条打人,大概源于战国时期的廉颇。怎么说呢?因为廉颇与廉相如闹矛盾,处处不容于廉相如。后来在别人的点化之下,廉颇终于醒悟,为了共同保卫赵国,于是不计前嫌,赤裸着上身,身负荆条,上廉相如家请罪去了。
小时候,这荆条成了父母手中的法杖,有哪个小孩子不听话,或是做错了事时,大人们对他最大的恁罚,就是赏他一顿黄荆条,打得他上窜下跳,跪地求饶。也许在父母的眼中,黄荆条应该是鞭策孩子成长的动力。
三苏祠古井旁的黄荆条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三苏祠里,有一颗古井,旁边就有一棵周长近一米的黄荆树,相传为苏东坡的父亲苏洵亲自栽种。相传,从苏洵的父亲苏序开始,苏家就有种黄荆树的传统。苏洵从小游荡不羁,调皮捣蛋,但是悟性高,好游历。相传苏序为了警示自己的儿子,就种下了黄荆树,所以苏洵后来种黄荆树,也是受了长辈的影响。黄荆树,也成为三苏的家规家训代表物件,在这颗黄荆树的鞭策下,三苏祠飞出了苏轼、苏辙两位大学士。
相传秦始皇的启蒙老师姬昊授课时身边就放着黄荆条,秦始皇若不认真听课,或完不成作业,那黄荆条儿就会毫不客气地落在他那稚嫩的小屁股和小手心上。
黄荆条之浑身都是宝。小时候仅仅知道黄荆条可以驱蚊子,野外钓鱼或者爬山的时候,用荆条做成手串、脚串,戴上,也许再也不怕蚊子叮咬了。
据本草纲目记载,黄荆条其实全身都是宝,叶、根、子、茎、沥都是很实用且疗效好的药材。叶性凉、味辛、苦,用来解表杀虫,可治风寒感冒、发热头痛、痢疾、疟疾、血淋、水肿、黄疸、脚癣、中耳炎等病;子性温,味辛、苦,能顺气健胃,止咳喘,可治胃脘胀闷、寒喘、血吸虫病等症;根性平,味甘、苦,祛风止痛,可治风湿、惊痫、肝炎等病。
黄荆的叶最常用,因它能化湿截疟,故常用于感冒,肠炎,痢疾,疟疾,泌尿系感染等;煎汤外洗可治湿疹,皮炎,脚癣等。
附方若干:
月经过多:鲜黄荆茎叶1两,煎服。
脚趾湿痒、脚癣:鲜黄荆叶适量,捣汁涂搽或煎水洗或捣烂放脚趾间夹一晚。
水火烫伤:黄荆条适量,煅成灰调麻油外涂患处,或用黄荆沥搽患处,日数次。
外伤:鲜黄荆叶(不拘多少),捣烂敷患处则效。或黄荆叶、大枫树叶,二味晒干研末备用,撒伤口良效。刀伤血流不止的话,用黄荆叶、午时合(豆科排钱树)、生地、葱根、酌量共捣烂贴之,七日后痊愈无痕。
犬及蜈蚣、毒蜂咬伤:叶捣烂敷或外搽或和黄糖贴伤口。黄荆二重皮2两,炖米酒,早晚各服一次,可以预防狂犬病。
黄荆条之荆条蜜。荆条蜜是荆条花蜂蜜的简称,也叫荆花蜜。是四大名蜜之一(荆条蜜、枣花蜜、槐花蜜、荔枝蜜),也是我国大宗蜜源中每年最稳收的蜜品之一。不仅是理想的滋补营养食品,而且可以止咳润肺、健胃通便、防暑清心,并有补身益气、延年益寿之功效。
荆条蜜呈浅琥珀色,透明度较低,气味清香,口感甜润、微酸,易结晶,结晶后细腻乳白色,久置后色泽加重。
黄荆条之荆条盆景。黄荆条是制作盆景的理想选材,黄荆树桩形态奇特古雅,或虬曲多姿,或枯朽斑驳,或崆峒嶙峋,极富变化,造型时可根据树桩的具体形态,制作不同形式的盆景。一般可选取植株矮小、形态古雅苍奇的老桩制作盆景,一年四季都可移栽,但以冬春季节成活率最高。
黄荆盆景造型多在生长季节进行,先用金属丝蟠扎出基本骨架,再仔细修剪,使之成型。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寒冷和干早。生长期可放在室外光照充足、空气流通的地方养护,浇水做到“不干不浇,浇则浇透”,除天气过干干旱、空气过于干燥外,对叶片喷水不宜过多,否则会使叶片变大,失去雅趣,影响观赏。
后记。人人都说家乡好,家乡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植物,看来需要有志之士去挖掘其潜在的无穷价值,才能物有所值。有公开报道称,重庆市江津区油溪镇万团村农民蔡增羽将野生黄荆变为家种后,每亩年收入可超过8万元。过去不值钱的野生黄荆,如今变成了真“黄金”。干树叶150元一斤,干花400元一斤,而且供不应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