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读书:安徒生童话《冰雪女王》

最近天气越来越热了,给大家讲个清凉的故事降降温!
讲故事之前,先说说绘本。外来绘本在中国火了有十多年了吧,可以说,几年前读绘本的孩子已经慢慢长大了,到了小学,到了接触儿童文学的年龄。这时候,最先想到的是读什么呢?
有好多东西可以选择。
唐诗宋词、文字略多的绘本、一年级的入门读物……
可能换我选的话,最先选的还是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可能你会觉得这些内容很幼稚,但事实上,他们的文字量和深度,比一般的绘本还是要深许多。这可能也是为什么你会发现,给孩子选一本翻译好的、插图美的格林童话全集,竟然有那么难的原因。
安徒生童话更是如此。
事实上,幼儿园中班以上就能看格林童话了,但安徒生童话怎么也要6岁以上。
作为一种“绘本之后”的阅读阶段,安徒生童话可以是非常好的文本和插图选择。
安徒生童话历来有好多人给配图,版本特别多,画家总是喜欢演绎经典的题材,就像我们看的那些西方名画,也总是在重复西方的宗教题材那样。对于儿童插画来说,安徒生童话也是一个插画家发挥空间非常大、演绎不完的经典。
比如这一些:
http://s3/mw690/001IykGRgy71rOJ8q8W22&690
真是一千个画家眼里有一千个安徒生!
安徒生的作品有很多,其中最恢弘的一部童话(也是最长的),是迪斯尼前几年上映的《冰雪奇缘》电影的蓝本——《冰雪女王》。
安徒生的《冰雪女王》也有很多版本的插图,几十种是有的。比如这种:很有阴暗昏沉的下雪天的感觉。
http://s3/mw690/001IykGRgy71rOO6QmK42&690
然后我们看到了一版大红色、白色和黑色的冰雪女王的画:
很冷,但是人们都穿的很暖和!
虽然是大冬天,但红色给了我们一种热烈的感觉,有点像圣诞节,也有点像童话的气氛。
我们读一读安徒生原著的句子是怎么描述的吧:
在大广场上,胆子最大的男孩经常把雪橇绑在乡下人的马车上,跟着滑出好远。这时,一架大雪橇驶了过来,上面坐着一个人,裹着白色的毛皮衣,戴着一顶白帽子。凯伊把自己的小雪橇跟大雪撬绑在一起,当大雪橇离去时,他也跟着滑走了。赶雪橇的人转过脸来,愉快地朝凯伊点点头,就好像彼此认识似的。
这个描述是很生活化的,一个日常生活的情节——小孩子们开心的滑雪,来了一个滑雪高手,带着不太会滑的小男孩凯伊一起滑,然后友好的跟他点头。
“我们滑得很好,”她说,“可是你为什么发抖呢?来,钻进我温暖的毛皮衣里。”她让凯伊挨着她坐在大雪橇上,用毛皮衣裹住了他,凯伊觉得仿佛陷进了一个雪堆。
接着我们查到,这个插图版本的作者是俄罗斯人,对冰雪气氛的理解想必是够了。他的画风精致细腻,据说一些细节是依靠放大镜来勾勒的,用来描绘雪花的精致细节,真是最到位不过。
比如:华丽的雪橇。
http://s1/mw690/001IykGRgy71rOZEiaI70&690
“大得像白鸡”的雪花在哪里?(额,安徒生爷爷您真会用词)画家把它魔幻化了,冰雪白鸡(什么鬼?)跟在雪橇后面飞,像是冰雪女王的随从。
http://s15/mw690/001IykGRgy71rP1TSO22e&690
在雪橇的马蹄下,两个孩子堆雪人,还有个老奶奶在扫雪。
http://s11/mw690/001IykGRgy71rPdDF3kea&690
楼上,这个孩子怎么不能出来玩呢?看起来他有点不高兴!更远处,是两个砍柴回来的人。
http://s13/mw690/001IykGRgy71rPfOvpOfc&690
画家特别注意色彩,突出了北方国度的雪,以及雪中的快乐孩子。看这两个小孩,一个穿格子毛衫,一个穿彩条毛衫;帽子呢,一个红,一个绿,搭配在白雪上,别提多精神了。
http://s11/mw690/001IykGRgy71rPht8qC9a&690
拾柴人过桥回家,远处,一对情人在河上滑冰。
以上是放大200%看的细节。印到书上,必须用放大镜看才行了!
精工细作,很漂亮,又有童话的感觉。这就是俄罗斯人演绎的《冰雪女王》。
(读者发表意见:这才是经得起考虑的素颜美人照,放大镜下也能过关。)
再配上马爱农(哈利波特译者)的奇幻风译文,就是今年的新书《冰雪女王》。
http://s3/mw690/001IykGRgy71rPoZuCu42&690
冰雪女王没有血色,但面孔非常完美,没有任何表情。原著的描述,在这张画像里得到体现,女王范儿确实出来了。
我想,从小读绘本长大的孩子,到了一年级,马上就只能适应简单配图的字书,那实在有点委屈,为什么不能有一版美美的文字书给他们进阶阅读呢?
http://s9/mw690/001IykGRgy71rPrZN3O58&690
http://s1/mw690/001IykGRgy71rPssWlOf0&690
这个故事到底讲了什么呢?
这是一场寻找和拯救的故事。你看到了吗,这镜子里的影子是怎样的变形?
http://s13/mw690/001IykGRgy71rPvUpT6cc&690
喏,小魔鬼看起来穿着绅士的衣服,在镜子里却漏出了凶险的乌鸦嘴。(像是照妖镜?)
http://s2/mw690/001IykGRgy71rPwqNABb1&690
安徒生爷爷是怎么说的呢?
他说,在这面镜子里,“很漂亮的风景看上去就像烂菠菜一样,没有人能认得出来。”
额,安徒生爷爷您是真的很会用词。请收下小编的中文系毕业证。
魔鬼造了这镜子,感觉特别得意!
他们甚至想,你们这些天堂的神灵,天使,没准在镜子里也是一副滑稽的模样呢!
于是,就有了上面那幅画,几个小妖精抱着镜子要上天。
这正是应了那句老话:你这么聪明,你咋不上天呢??
结果如何,可想而知。安徒生爷爷说:“他们还想带着镜子飞到天堂去照照天使,可是飞得越高镜子越滑,几乎拿不住,最后镜子从手里滑落,摔到地上,变成无数个碎片。”
“这样一来,镜子造成了更多的不幸,因为有些碎片只有沙粒那么大,在世界上到处乱飞。一颗这样的小碎粒飞进人的眼睛,就会沾在里面,而本人并不知道,但是从那一刻起,他看见的任何东西都是扭曲的,或只能看到事物最坏的一面,因为即使是最小的碎片,也保留着整面镜子的那种魔力。有几个人甚至被镜子的碎片刺入了心脏,这是非常可怕的,他们的心脏从此变得像冰块一样冷。”
说白了,这是一面冷酷无情的、负能量爆棚的镜子!
http://s2/mw690/001IykGRgy71rPDbBIJ61&690
小猫玩腻了线团在打瞌睡。
http://s14/mw690/001IykGRgy71rPDTKzzed&690小老鼠趁猫咪困了,看一会儿报纸。
两个孩子在干什么呢?
“孩子们经常可以一起坐在玫瑰花丛下玩耍。到了冬天,这些乐趣就结束了,因为窗户有时候会全部冻住。这时他们就把铜币放在炉子上烤热,然后把热乎乎的铜币贴在被冻住的玻璃窗上。不一会儿,就会出现一个小圆洞,小男孩和小女孩就能看到外面。”
这是只有在东北可能才会有这种情况吧。窗户都冻住了!他们就拿着硬币去化冰。
这时候,他们从窗外看到了冰雪女王, 最糟糕的是,没过多久,破碎的魔镜,掉进了小男孩的眼里。
就在教堂的钟敲响十二点时,凯伊说:“哦,什么东西刺中了我的心!”很快他又说:“我眼睛里进了东西。”
小姑娘用胳膊搂住凯伊的脖子,仔细看他的眼睛,但什么也没发现。
不久以后,凯伊就在滑雪的时候,遇到了冰雪女王。
这是他第二次看到冰雪女王,但两次的感受却非常不同。
第一次,他吓坏了。
这片雪花越变越大,最后变成了一个女人的形状。她那样清秀美丽,却是冰做的。然而她是活的,她朝窗户点点头,挥了挥手。小男孩吓坏了,从椅子上跳开。
第二次,就不一样了。
凯伊看着她,觉得她美极了。此刻她看上去似乎不是冰做的,不像凯伊透过窗户看见她时的那样。在凯伊看来,她是完美的。凯伊一点儿也不感到害怕。
安徒生告诉我们——完美到极致的东西是冰冷的,甚至是令人害怕的。因为它没有人性。若执迷于这种冰冷的完美,代价是你得放弃你的情感能力。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恶。
就像画家表达的那样——冰冷的白雪里,他画上了大红的毛衣,开心的孩子。为什么呢?跳跃的、艳丽的红色代表了人类感情的热烈;结构精巧、规则严谨的雪花,代表了宇宙冷冰冰的理性。
我们读故事的时候能感到,这里的图搭配的非常好。他的画面里有冷有热,有理智的精巧与爱的温暖。有安徒生想表达的那种冲突。而不是一味的把画面打暗,突出咆哮的风雪,忽略了人心的明亮火焰。
最后,凯伊被冰雪女王带走了,第一幕结束。
往后几幕,讲的都是小女孩吉尔达的冒险,她得把凯伊救回来。
http://s13/mw690/001IykGRgy71rPO6LRq7c&690
小女孩来到了一个有魔法的老太婆的花园,这里有数不清的花朵。画家画的非常写实,因为安徒生也仔细写出了每一种花的名字。小女孩认识每一种花,虽然它们数量这么多,但她总觉得缺了一种;究竟是哪一种呢,她却想不起来。还记得吗,两个孩子经常玩耍的地方,铺满了代表幸福的玫瑰花,但是魔法师的花园里却没有,都被老巫婆藏起来了。
http://s15/mw690/001IykGRgy71rPODPbg4e&690
一天,吉尔达坐在那里,看着老太婆绘着鲜花的草帽,发现其中最美丽的是一朵玫瑰花。老太婆让所有的玫瑰花隐人泥土时,忘记把这朵花从帽子上拿掉了。
吉尔达一看到玫瑰花,就想起自己的凯伊,她要去找凯伊,不能留在这里。
接下来,小吉尔达又遇到了王子和公主,还有一只聪明的乌鸦。
乌鸦身上都是什么玩意啊!喜欢搜藏亮晶晶的东西也不至于这么样吧!
http://s12/mw690/001IykGRgy71rPUzgD1fb&690
http://s5/mw690/001IykGRgy71rPV3Ccce4&690
http://s6/mw690/001IykGRgy71rPVxEix85&690这帽子太赞了。
她开始以为小王子是凯伊,结果发现不是。
看见没,冰雪女王和她的白鸟,画成云朵在天上监视着小姑娘呢!
小吉尔达已经越来越靠近最冷的地方——冰雪女王的宫殿。
住在那里的好心人是芬兰女人,她特别善良,就给了小女孩衣服,和一匹驯鹿。
http://s6/mw690/001IykGRgy71rQ1kE4Jf5&690
芬兰女人把驯鹿拉到墙角,低声对他耳语:“小凯伊确实跟冰雪女王在一起,但他相信那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这是因为他心里和眼睛里都有一小片碎玻璃。必须把它们取出来,不然他永远不会恢复正常,冰雪女王能用魔力控制他。”
“那么,你能不能给吉尔达一点东西,帮助她去征服这种魔力呢?”驯鹿问。“她本身的力量已经很大,超过了我能够给她的,”女人说,“那便是她洁净和纯真的心灵。如果她自己不能接近冰雪女王,去除小凯伊身上的玻璃碎片,我们也没有办法帮助她。离这儿两英里就是冰雪女王的花园。”
http://s9/mw690/001IykGRgy71rQ9QQSka8&690
小凯伊冻得浑身发青,可是他感觉不到。因为冰雪女王用吻消除了寒冷的颤抖。
他把几个扁平、锋利的冰块拖来拖去,摆成不同的形状,似乎想拼出什么意思来。
他拼出了许多完整的图形,构成不同的字眼儿,可是有一个词,虽然他特别想拼,却怎么也拼不出来。
凯伊一动不动地坐着,冰冷、僵硬。小吉尔达眼里涌出了滚烫的泪水,滴落在小凯伊的胸口,渗进他的心里,融化了那块冰,冲走了扎在那里的一小片碎玻璃。
凯伊得救了,他和吉尔达拥抱在一起,终于拼出了那个词——永恒。
http://s9/mw690/001IykGRgy71rQ9drYsf8&690
冰雪女王的宫殿里放着大大的地球仪,仿佛是在告诉我们,吉尔达是走遍千山万水才来到这里,也是告诉我们,冰雪女王飞遍地球的每个角落,送去风雪。
冰雪女王的力量虽然很大,但统治地球的却不是她。吉尔达怀着爱的眼泪,就可以击败她。
还有什么?大家一起找找吧!
到了最后,他们又回到了家里,幸福、平和的生活了下去。
http://s3/mw690/001IykGRgy71rQgaBTs72&690
他们俩坐在那里,已经长大成人,但内心还是孩子。这是夏天——温暖、美丽的夏天。
好了,故事讲完了,最后一句真是戳人泪点啊~
还有个彩蛋……
http://s13/mw690/001IykGRgy71rQjmtVa8c&690
http://s4/mw690/001IykGRgy71rQjRO6f93&690
这一张是原书里一个超级小的插图,第一遍看的时候我都没找到在那儿,后来在国外寄来的原图里一看,居然是这么精美的一大张!我打算加个画框,挂厨房墙上。嘎嘎。有谁认识这是什么鱼么?
也不知道鱼身上这是啥文字?
http://s5/mw690/001IykGRgy71rQnnKiUc4&690
看,这条鱼,在书里是这么小一张!画家也真是醉了,你说咱们国内的原创儿童插画,啥时候也能这么敬业的给书配图呢?
http://s8/mw690/001IykGRgy71rQnYM0n27&690
画家是个眼神温柔的大叔。下面是他的背景资料,算是彩蛋2号吧~~~
http://s6/mw690/001IykGRgy71rQowqkRb5&690
2000年,叶尔科为安徒生的著名童话《冰雪皇后》创作的同名绘本荣获乌克兰图书竞赛大奖,2005年登上英国畅销童书榜,并于2006年在美国斩获安徒生基金会年度最佳童书大奖,其中的插图被印制成邮票,而原作甚至被收藏家叫价到数十万美元。巴西著名作家,《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作者保罗·科埃略看到这本书后,赞叹其为“最神奇的儿童读物”,还表示世界上只有叶尔科的插图最能表现自己小说的精髓。
安徒生的《冰雪皇后》由七个小故事构成,叶尔科绘制的插图非常能体现他的古典风格,大部分插图都采用了左右对称的构图,给人稳重的平衡感。同时,图中的各种事物都有精密繁复的肌理,设色丰富饱满,连一条寻常的鱼干都要画得像景泰蓝般绚丽。但画面总体毫不杂乱,也没有大面积的阴影和强烈的明暗对比,而是铺满柔和均匀如同珍珠般的光泽。一些小图的背景还用了或平行,或呈网格状的线条,就像欧洲古典文学作品的钢笔画插图所习用的那样。
叶尔科的绘画带有明显的复古倾向,有着向维多利亚时期的黄金时代的大师们致敬的一种心态,但他的手法又极具现代,脱离了那个时期的水彩及线描风格,多种风格的运用使得画面的精细程度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插画作品。
这使得他的插图远远超越了一般儿童读物的范畴,成为带有鲜明个人风格的艺术作品。
所以artmi才买了他的插图做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