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梦里水乡到“山里江南”
--探访沈万三在贵州的最后家园(上)
走进天龙屯堡古巷,经过当地人为纪念600年前入黔始祖而建的“四公亭”,便看见一座标有“沈氏老宅”的四合院。这就是明代江南首富沈万三生命中的最后家园。房间面积不大,有着江南建筑的韵味。就是在这里,曾安顿过一位富可敌国的超级财神。据沈万三第十八代后裔沈向东介绍:沈万三当时在次子沈茂家中共住了三年之久,看见子女过着稳定幸福的生活,心中十分踏实。最后,在他78岁之时,毅然作出走向大自然的决定,追随道教到了福泉县福泉山修炼,直至88岁终老。
今年4月22日上午10时,沈向东手捧《沈氏族谱》亮相中央电视台“金土地”栏目,讲述沈万三到平坝县天龙屯堡的历史故事,反响强烈,引起世人广泛关注。《沈氏族谱》明确记录了沈万三安排次子沈茂避难而藏身贵州平坝县天龙屯堡,繁衍后代的事实。最初,这一史实的发现要归功于《东方》文化周刊记者、江苏民俗学家扎西刘。他在六七年前撰写《铜钱牌》等书时,发现沈万三各种遗迹和致富神话,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江南的人们。从此扎西刘被神秘的“沈万三文化现象”所吸引,为解开沈万三人间蒸发之谜,他展开了艰难的探索之旅,用近7年时间,七下云南,五走贵州,通过对家谱墓志地方志等多方考证调查,在平坝县天龙屯堡终于发现了沈万三次子沈茂后裔,从此解开了600多年来的历史谜团。
作为一代巨商,沈万三当年是怎样得罪朱元璋的?他被朱元璋没收的家财,仅钱财就达二十万。据沈家老谱书记述,“明太祖定金陵,欲广其外城。万三愿与对半而筑。先完三日,太祖不悦,因收杀之,家财入官。”《明史·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传》记载:“吴兴富民沈秀(沈万三),助筑城在分之一,又请犒军。帝怒曰:匹夫犒天子军,乱民也,宜诛。后谏曰:妄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详。民富敌国,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乃释秀戍云南。”正是最后这一段文字,误导了很多研究沈万三的学者,总认为他是去了云南。其实当时贵州尚未建省,而安顺一带属于云南。
另据平坝县史志办主任、县作协主席周光智介绍,《张三丰先生全集》记载,镇守云南的平西侯沐英是沈茂的外甥女婿。当时的普定卫属于云南行省。贵州卫属于湖广行省,平坝处于两个行省的分界地带,当时的人们把到云贵视为畏途,但是进入贵州经过“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兮莫知西东”的莽莽群山,来到平坝,顿时会豁然开朗。比沈茂晚400多年的林则徐,经过贵州到云南就任云贵总督时就有这种感觉。当时沈茂带着一家老小从人间天堂的江南来到平坝,也是这种心情,刚走过无数重峦叠嶂,前面是变幻莫测的畏途,眼前山青翠,水碧蓝,仿佛又来到了江南,于是,便在平坝天龙隐姓埋名住下来了。为了避祸,对于家族的过世,世世代代三缄其口。600年来天龙“沈氏族人堂屋中无祖可祭只供奉财神爷;天龙沈氏老屋的屋檐、桌椅、灶台、饭桌上的雕刻饰纹,几乎与周庄沈厅一模一样;沈氏的历史代代口头流传,外人几乎不知……”。
沈长仁是沈万三第十九代后裔,退休前是贵州省档案局办公室主任,由他1993年主编的《沈氏族谱》,清楚记载了沈万三从南京到云南再到贵州的情况。他说,沈万三是在贵州度过的最后时光。
沈万三总共在云贵生活了十五六年,由于他的子孙都在贵州,所以,他在贵州的时间更长些。他的后裔在贵州主要有两支。其中一支在平坝天龙屯堡,他几次到过这里,这是次子故居。当他看见老二在这片土地上稳定生活时,心中十分激动,有了新的亮色。而且天龙四大姓都亲如兄弟,和睦相处。周边环境优美,地势宽阔平坦,是难得的丰水宝地,利于把江南先进的农业耕作方式引来,大幅提高农业的生产水平,家家户户丰衣足食,生活美满。当他一次次眺望秀美的田园风光时,他又仿佛看到了那一片“山里江南”。最让他感动的事,是这里保持了众多原汁原味的江南文化,如语言、服饰、音乐、习俗等,完全没有异乡之感。他那一颗悬挂了经历无数动荡日子的心,终于摆脱了惊吓,变得平静而踏实。沈万三去世后,为缅怀父亲,沈茂还专门在天龙屯堡为沈万三修了一个衣冠冢。这就是沈万三最后在贵州生活过的基本路线图。
沈万三另一支后裔主要在乌蒙山区。由于山高坡大,不适应环境,迫于生计,频繁迁徙,每迁一地都要入乡随俗。结果随来随去,连自己祖先带来的风俗习惯都丢光了。有的人家甚至改变了汉族身份,被当地文化所“同化”。据考证,沈氏后裔在乌蒙居住过的地方,就有新屯、江南屯、以江屯、屯上、得胜堡、师春堡等,虽然也是屯堡,但早已没有江南文化痕迹。这也可以看出沈万三当年为何特别青睐天龙屯堡的原因。
前不久,由亚太环境保护协会、香港中国城市研究院等机构联合评出的首届中国100个主题公园口碑金榜名单中,贵州的茅台国酒文化城和安顺天龙屯堡榜上有名。安顺天龙屯堡的主题形象口碑定位:中国明代军事文化与沈万山遗产主题公园。这个定位很有内涵。沈万三虽然把金山般的财富留在了江南,但贵州这片神奇土地却保住了他的血脉。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讲,财富是人创造的,有人才有财富,保住了后代,才有最大遗产。从这个意义上讲,沈万三的最大财富,就在贵州,就在青山绿水间。贵州的天龙屯堡是沈万三人生的最后家园。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沈赤兵 2007-09-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