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春田:扬州方氏古迹
扬州历史悠久,有众多的文物古迹。笔者经过多年的走访,现已知道的扬州境内方氏古迹,获得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五处。现在一
一向大家介绍一下。
1、方尔咸故居
方尔咸(1873——1927)字泽山,号无争。扬州人。方尔谦弟。光绪十五年(1889)中乡试第一名。次年赴京会试,结识梁启超、谭嗣同等人,诗酒唱和,同游京都。因目睹清廷腐败,知科举非兴国之途,遂不再应试。为求富国强兵之道,曾客游武昌,入湖北张之洞幕数年。返乡后,一度致力于兴办教育,振兴实业。辛亥革命后,扬州成立淮盐科,徐宝山委方负责。方分利其中,遂成巨富。1927年病逝于扬州引市街故居。
方尔咸住宅坐西朝东,位于扬州市区引市街33号。门楼上部雕凤凰,中雕梅花、荷花、菊花、牡丹,下雕福、禄、寿三星人物。两边有磨砖砌八字墙,现墙上各开一小门,图案“文革”中被水泥覆盖,已难恢复。







2、扬州方氏美女方婉仪的故居
故居位于扬州市弥陀巷46号。弥陀巷是扬州老城区的一条小巷,幽深湫隘的支巷中,深藏一处典型的扬州民居,人称“朱草诗林”,这里曾是扬州八怪之一的罗聘和他爱妻方婉仪共同生活过的地方。罗聘故居,是“扬州八怪”唯一存世的故居。
罗聘故居于2008年“4•18”期间建成开放。两扇黑漆大门,平淡无奇,门前没有照壁,也不见精美的砖雕门脸。推门而入,青砖小道,蜿蜒曲折。宅院不大,恬静雅洁,站在院中心,几乎一览无遗,只须五分钟便可以走遍宅院的每一处角落。
罗聘21岁时娶妻方婉仪,方氏号白莲,长罗聘一岁。祖籍也是安徽歙县,同属官宦人家出身。能诗善画,秀外惠中,与罗聘住天宁门弥陀巷,宅名称“朱草诗林”。他们生二子一女:大儿允绍,次子允缵,小女芳淑,皆能画,在清代画史上有“罗家梅派”之称。
罗聘(1733~1799),清代画家。字遯夫,号两峰。祖籍安徽歙县,其先辈迁居扬州。“扬州八怪”中最年轻者。24岁时,拜金农为师,学诗习画,30岁时在扬州画界崭露头角。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罗聘携画至京师拜谒名流,所作8幅《鬼趣图》最受注意。次年南归,在天津因大雪受阻,整理金农诗作,并作后记。三十八年(1773)路经泰安,与几位好友相遇,滞留数月,于次年返里。42~46岁间,曾游历鲁、晋、豫、鄂等地。47岁时,第二次赴京。其间,他曾画蜈蚣、观音、杜甫与韩愈像,又作过指画。在外漫游近10年,后因囊中羞涩而返里。返里后,仍以卖书画为生。乾隆四十九年(1784),应地方之请为重宁寺作大幅壁画,画中仙佛人物惟妙惟肖,传为名胜,今已不存。乾隆五十五年(1790),罗聘携幼子允缵三上京师。其书画不仅达官贵人求购,在京朝鲜人亦以重金收买。其时收入颇丰,但因豪爽挥霍,8年后还需别人资助路费,才得以返回故里。返乡之后,作《梅花记岁图》。嘉庆四年(1799)逝世。







3、两淮盐运使方濬颐的故居"梦园"
从皮市街口进入湾子街,在湾子街197号和210号曾经是两淮盐运使方濬颐的故居,一座叫做梦园的私家花园,这里是方浚颐所筑‘梦园’旧址。”路北的湾子街197号,即是梦园的主体建筑所在地,青砖小瓦马头墙式的园林建筑早已不存,取而代之的是高高耸立的两栋楼房。在路南的湾子街210号,一座清代的二层小楼保存完整,门口墙壁上挂着“扬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上书“湾子街210号民居”,其建筑年代为清末民初。(摘自扬州晚报:晚年定居扬州筑“梦园)



四、民国联圣方尔谦故居
东关街355-9号方尔谦故居,方尔谦别号“大方”,精于文史,善于鉴赏,尤善制联,有“联圣”之名,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结为儿女姻亲。


五、扬州盐宗庙
扬州盐宗庙位于中国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古城东南隅、徐凝门内南河下康山街20号,西邻盐商卢绍绪宅第,由两淮盐商出资、两淮盐运使方浚颐主持兴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大殿内供奉盐业生产、营销和盐政的三位始祖,即最早煮海盐的夙沙氏、最早的盐商胶鬲和最早的盐官管仲,三宗同祀的形式国内仅存。后因曾国藩一度担任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任内开通长江盐路,促进扬州盐业复兴,故一年后改庙宇为其专祠。建筑原有五进,今存大门,二门和正殿前三进,均为面阔三间的硬山顶建筑,正殿两侧有廊庑,其后的后楼、戏台等已不存。大门外侧墙面做工精细,门上砖嵌额枋内雕有海棠式框景,内为拐子锦和阳刻灵芝一枚(神灵之意)。2006年全面修缮,2007年4月外对开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