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冠军方博 籍贯:湖北通城

(2015-05-03 07:52:06)
标签:

方博

世界冠军

分类: 中华方氏

世界冠军方博籍贯:湖北通城

世界冠军方博 <wbr>籍贯:湖北通城 

 文/李国军 本报记者王磊
  马牛不相及2009年12月,哥伦比亚卡塔赫纳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铭记住了一位中国人的名字。在这里
  举行的第七届世界青年乒乓球锦标赛上,锦州籍国手方博成为赛场上最耀眼的一颗明星,他摘得
  本届比赛的4块金牌,成为世青赛历史上首个独揽四金的人。
  童年落户锦州 7岁刻苦学球
  1992年新年钟声刚刚响过,一个男婴的呱呱落地给这个两地分居的军旅家庭平添了许多欢乐。儿子的出生让军人出身的方新明有许多遐想,他看着满脸幸福的妻子说:“借咱老家的山川灵气,咱儿子叫方博咋样?”“方正而博大,博学多才,顽强拼搏。嗯,挺大气的名字。”妻子深情地抚慰襁褓中的儿子,沉思片刻夸赞丈夫有才气。
 方博祖籍湖北省通城县,地方不大,却湘、鄂、赣三省通衢,处于咸宁、岳阳、九江的“金三角”。著名的“华中第一瀑”白水岩瀑布在这里飞流直下,有着江南药库之称的“药姑山”、道教第25洞天的黄龙山卧藏于崇山峻岭中,波光山色,峡谷幽深,给这座古老县城增添了许多人文故事和神奇色彩。多年后方博在“直通横滨”世乒赛的队内选拔赛上,敢与顶尖高手“华山论剑”,挑落国乒五大主力,也成了家乡的传奇。
 从大山里走出来的父亲,军校毕业后辗转到锦州。在第二故乡,这位耿直的军营汉子捕捉到这座城市的另一番魅力,“锦州厚重的乒乓文化深深感染了我。”喜欢乒乓球、后来升至团职干部、转业后任交警大队政委的父亲,把锦州称为他的第二故乡,这绝对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感言。
  1997年方博5岁时,与母亲一起随军落户锦城,母亲在锦州市第七中学当老师,暑假期间常带方博去市体校学游泳。有一次不经意间发现旁边有个挺大的乒乓球馆,人来人往,乒乓声声,那一幕深深感染了她。“儿子,你爸爸喜欢乒乓球,你学乒乓球好不好?”母亲拍着看得入了迷的儿子说。她的想法正中方博下怀。
 方博那年7岁,正式进入锦州市乒乓球学校,开始了颇为苦涩又有些传奇的乒乓人生。在吉庆小学读书的他,每天下午在学校少上两节课,自己坐着“神牛”到市乒校练球,练到5点多,自己买点“煎饼果子”,又从晚上7点练到9点,母亲把他接回家,接着给他补习落下的文化课。“三点一线”的寒来暑往,承载着一位少年的梦想。“一个7岁的孩子,真的很累,有时补着课,他头一歪就呼呼睡着了。”回忆当年儿子在锦州学球的经历,母亲有些动容。
  感恩家乡乒坛 省校“鹤立鸡群”
  1998年暑假,方博从锦州乒校起步,作为初学者,他先是参加了被誉为“锦州传奇教练”王永恩的暑假初级班,掌握了简单的乒乓要领,并渐渐入门,暑假结束时,他又参加了被称为“锦州资深教练”魏耀武的中级班,巩固基本功训练,正式接触了简单的乒乓球技战术。见儿子的乒乓球已有模有样,父母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师从锦州著名“草根教练”郑可成的经历让他受益匪浅。慧眼识珠的郑教练是早期市体校球员,当年在省赛中取得过不俗战绩,他训练少儿球手有“绝活”并积累了一套独特方法,从方博的正手抓起,重点解决方博脚底下的正手两点跑位,球技也上升了很大空间。
 此后,方博再次回到市乒校,师从“锦州神奇教练”韩亮。这位当年从黑土地走出来的县城球手,有着锦州少儿冠军和全国重点城市少儿单打第8名的辉煌战绩,高强度专业化训练是他的拿手好戏,曾获得十二届全运会女双亚军的女乒国手李佳懿出自其麾下。韩亮的热心点拨使方博茅塞顿开,球技驶入了迅猛提速的快车道。方博还清楚记得主教练翟平对他独具匠心的指导,那几年在锦州“那疙瘩 不过魔鬼训练,他不会忘记曾培养出国手的翟平在他身上花费的心血,多年后他对恩师的英年早逝仍感悲伤。)
 经过循序渐进的阶梯式训练,方博已练就成锦州少年乒坛的一位优秀球手。2000年2月,他首次参加省少儿调赛获单打第6名,同年10月出征全国“创新杯”少儿大赛摘得单打冠军,凭此战绩,2001年年初,方博进入省集训队,经历了一年零八个月的训练生活,先后获得了全国“向阳杯”单打第6名,还两次摘得2001年和2002年的省少年单打冠军。
 方博从7岁练球,经过几位锦州籍教练的辛勤栽培,逐渐成为省体校“鹤立鸡群”的小球手,仅用了4年时间,这位神奇的乒乓小子一路踏歌走来,献给家乡的是沉甸甸的回报。
  含泪远走他乡 “鲁能”真情挽留!
  2002年年初优秀选手进入辽宁专业队的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按照惯例,新入队的球员这些年一直从群英荟萃的省集训队选拔。凭借2001年和2002年连续两届省少儿调赛的单打“双冠王”再加上全国“创新杯”比赛的单打第1名的战绩,业内人士普遍看好方博。在焦急等待中,方博从内心期盼这一天的早日到来,他憋足了劲,想为家乡乒坛增光添彩。然而命运却和他开了个玩笑,他没能如愿进专业队,万般无奈之下,父母含泪将方博接回,并决定带儿子到外面闯一闯。临行那天,父子俩回眸不知流淌了多少汗水的家乡乒坛,恋恋不舍地踏上南下列车,在那一瞬间,两人的热泪不禁夺眶而出。
  2002年8月20日是方博永远铭记的一天,在青岛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轻轻吹拂的海风抚摸着朵朵浪花,似乎也显得别样的亲切。在鲁能俱乐部宽敞明亮的训练大厅里,毛遂自荐的方博尽情挥洒娴熟的乒乓技艺,看得鲁能的教头们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看他快如流星般的“摆速”,灵活的脚下“跑位”,惊诧的目光中已经断定这位送上门来的“东北小子”日后必成大器,欣然将其收入囊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辽宁业内人士称,方博成名后,辽宁方面曾因后悔多次要人,却被山东方面严词拒绝。4年后,方博神勇地在中超联赛中为山东鲁能夺得冠军,在国家队他已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时,当年轻易放走了方博的辽宁“老东家”,面对每况愈下的男乒战绩,追悔莫及!
  在体育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方博当年的出走其实是一种“体育现象”,辽宁体育人才的流失由来已久,可追溯到20世纪的80年代。
 仅乒乓球项目,这些年就有马琳、马龙、李晓霞、刘诗雯等中国乒坛顶级球员流落他乡,虽时隔多年尘埃落定,但对辽宁乒乓界却是一桩桩刻骨铭心的悲情故事。据悉,在某一届全运会上,外省(市)所获金牌中有53块金牌为辽宁籍选手获得,连已经退役的跳高选手金玲还为上海市夺得一块金灿灿的冠军奖牌。辽宁作为体育大省,人才流失的窘境令人咋舌,也成为“掣肘”辽宁体育辉煌的“瓶颈”难题。!
 在乒坛的血雨腥风中,辽宁男乒阵痛了几个赛季,终因人才匮乏又缺失领军人物在中超联赛中被淘汰出局,让辽沈球迷潸然泪下。锦州籍国手翟一鸣,2013赛季为宁波海天夺得超级联赛冠军时,这位已近而立之年的乒乓游子,想必也是满腹伤悲与离别乡愁。
  激情乒乓小子 赛场续写神奇
  2002年8月,方博加盟山东鲁能俱乐部,这是个中国顶级俱乐部,群星荟萃,高手云集,其豪华阵容堪称中国的“皇家马德里”,曾获世锦赛和奥运会“双料冠军”的张继科、李晓霞均在该俱乐部效力。
  10岁的小方博在这里经风历雨茁壮成长,以他的出色球技与不懈努力渐渐由二线升入一线,2005年他首次征战全国锦标赛就跻身第8名,凭此战绩他入  选了国家集训队。
 在国家集训队的三次队内比赛中,两次名列前茅、一次第1名的战绩使他顺利进入国家二队。2009年,他又因在国家队的升降级比赛中荣获第1名而跻身国家一队。竞技体育展现的就是这样诱人的残酷,也许你放弃一次拼搏的机会,机遇就会与你失之交臂,同时竞技体育的魅力又残酷得诱人,只有抓住机遇敢于向上攀登,才能独自领略顶峰的胜景,方博就是这样一个勇于攀登的人。
 难忘的2009年12月,是方博乒乓生涯的神奇时刻:在哥伦比亚卡塔赫纳第七届世界青年乒乓球锦标赛上,经过激烈角逐,中国队包揽了全部比赛的7块金牌,成为最大赢家,而锦州籍国手方博在男单决赛中以4:0狂扫队友闫安之后,一人独得男团、男双、混双、男单4块金牌,成为首位世青赛历史上独  揽四金的男选手。
  而他再现神奇,是在“直通横滨”世锦赛的队内选拔赛上,他先后挑落国乒五大主力,一时被传为后生可畏的乒坛佳话。
   方博,2009年12月,第七届乒乓球世青赛在哥伦比亚卡塔赫纳举行,方博获得了本次比赛的四项冠军,成为世青赛历史上第一位独揽四金的男选手。

 

 

 

          [咸宁新闻] 通城小子“博”得世乒赛世界冠军
            --从全国少儿大赛冠军到国乒队主力
   近日,通城县委、县政府领导将一块镶有“乒坛骁将,通城骄子”字样牌匾,送到乒乓球世界冠军方博家乡——关刀镇方家村。

   在刚刚落幕的2015年国际(迪拜)乒联团体世界杯赛中,1992年出生的通城籍选手方博成为了中国乒乓球第109位世界冠军。

   昨日下午,记者驱车来到方博的老家。了解这个从大山走出去的90后世界冠军背后的故事。

   兴趣:踏上乒乓训练之路

   1992年1月9日,新年的钟声刚敲响,幕阜山北麓脚下的通城县关刀镇方家村,村民方新明家,一个男婴呱呱落地,出生时清脆的啼哭惊动四邻,似乎要证明自己与众不同。

   父亲给孩子取名方博,名字寓意方正而博大,博学多才,顽强拼搏。

   父亲方新明当时任原某部队团职干部,母亲黎天英是通城麦市高中老师,方家系一门三尚书--抗金英雄方琼嫡亲后代。

   方博出生后,虽然跟母亲一起生活,但父亲从小对方博就比较严格。方博4岁那年,便和母亲随军落户辽宁锦城,6岁那年,放暑期间,方博被送到体育馆学游泳,有一次不经意间发现旁边有个挺大的乒乓球馆,人来人往,乒乓声声,黄色或白色的小球在两名运动员手中飞舞起来,那一幕深深吸引了他。

   父亲也喜欢打乒乓球,还是个业余高手。就这样,方博进入了乒乓球学校,从此踏上了世界冠军艰辛路程,开始了颇为苦涩又有些传奇的乒乓人生。

   苦练:八天穿破一双球鞋

   方博从锦州乒校起步,作为初学者,他先是参加了被誉为“锦州传奇教练”王永恩的暑假初级班,掌握了简单的乒乓要领,并渐渐入门,暑假结束时,他又参加了被称为“锦州资深教练”魏耀武的中级班,巩固基本功训练,正式接触了简单的乒乓球技战术。见儿子的乒乓球已有模有样,父母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爷爷方杜告诉记者,他曾在辽宁住了一段时间,那段日子他看到孙子每天训练得很辛苦。新来的学生每个月要交600元的生活费,但过了第二个月后,方博凭借出色的表现被学校免除了生活费。

   在学校,孙子上午学习文化课,下午和晚上训练,回家后还要补习落下的课程,寒来暑往,方博穿梭于“三点一线”中,承载着一位少年的梦想。“一个7岁的孩子,真的很累,有时补着课,他头一歪就呼呼睡着了。

  “同龄孩子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享受了快乐的童年,方博的童年几乎是陪着乒乓球度过的。”爷爷说,方博非常勤奋,训练特别认真,一周就要换一双球鞋,半年下来,穿破了几麻袋球鞋。

   在爷爷的印象中,他仍然记忆犹新的是,孙子特别孝顺,4岁的时候,他骑车送孙子去送上学,不小心摔了一跤,双手摔破了皮,孙子摸着他的手哭着说,“以后不用爷爷送他去上学了,他自己可以独自走路去。”

   成长:从小将变成主力

   2000年2月,方博首次参加辽宁省少儿调赛获单打第6名,同年10月出征全国“创新杯”少儿大赛摘得单打冠军,凭此战绩,2001年年初,方博进入省集训队,经历了一年零八个月的训练生活,先后获得了全国“向阳杯”单打第6名,还两次摘得2001年和2002年的省少年单打冠军。

   父亲一直认为方博能打得更好,方博也有这股自信,要打球就要打出个名堂来。10岁的小方博经风历雨茁壮成长,以他的出色球技与不懈努力渐渐由二线升入一线,2005年他首次征战全国锦标赛就跻身第8名,凭此战绩他入选了国家集训队。

   2009年,他又因在国家队的升降级比赛中荣获第1名而跻身国家一队。竞技体育展现的就是这样诱人的残酷,也许你放弃一次拼搏的机会,机遇就会与你失之交臂,同时竞技体育的魅力又残酷得诱人,只有抓住机遇敢于向上攀登,才能独自领略顶峰的胜景,方博就是这样一个勇于攀登的人。

   未来:续写传奇乒乓人生

   2009年12月,哥伦比亚卡塔赫纳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铭记住了一位中国人的名字。在这里举行的第七届世界青年乒乓球锦标赛上,经过激烈角逐,方博成为赛场上最耀眼的一颗明星,他摘得本届比赛4块金牌,成为世青赛历史上首个独揽四金的人。

   今年元旦刚过,乒乓球新年第一个世界级赛事就吹响了号角。8日晚,在阿联酋迪拜2015乒乓球世界杯团体赛正式拉开帷幕,经过激烈角逐,三天后,方博一举摘得冠军宝座。

   而方博再现神奇,是在“直通横滨”世锦赛的队内选拔赛上,他先后挑落国乒五大主力,一时被传为后生可畏的乒坛佳话。

   国乒总教练刘国梁说:"现在球队有一个公平的氛围,就是谁有本事谁上,我们有可能扩大主力层的范围,不仅是针对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还有2020年东京奥运会。"给小将竞争主力的机会,无疑会产生"鲶鱼效应",搅动国乒使其成为“一池活水”。方博的脱颖而出,对国乒男队的意义正在于此。

   冠军成长足迹

   2002年方博被山东鲁能俱乐部教练看中,带回山东,成为鲁能俱乐部一员,在青岛训练基地刻苦训练。

  2005年获全国选拔赛第8名。

  2009年,升入国家一队,在之前的“直通横滨”队内选拔赛上,方博战胜过国家队的五大主力,摘第七届世界青年乒乓球锦标赛4块金牌。

   2010赛季乒超总冠军。

   2010年全国乒乓球锦标赛混双16强男单16强男双亚军。

   2011年深圳大运会乒乓男子团体冠军。

   2011年深圳大运会获乒乓男单铜牌、男双铜牌。

   2011年全国乒乓球锦标赛混双四强。

   2011年第七届城运会男单冠军、男双铜牌。

   2012年全国锦标赛男单亚军,男双亚军。

   2013年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奥地利公开赛男单冠军。

   2013年喀山大运会乒乓球男子团体金牌。

   2014年韩国公开赛中获得亚军。

   2015年获国际(迪拜)乒联团体世界杯冠军。

  来源:东湖社区 咸宁论坛 通城小子“博”得世乒赛世界冠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