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理宗淳祐10年庚戌科文科状元兵部侍郎方逢辰

(2015-02-05 20:09:59)
标签:

石峡书院

龙山

宋理宗

淳安

榜眼

分类: 华东方氏
            宋理宗淳祐10年庚戌科文科状元兵部侍郎方逢辰


     龙山是千岛湖旅游的标志性人文景点,游览千岛湖,龙山景点不可不去。龙山古为浙西名胜,淳安民间素有“桐桥铁井小金山,石峡书院活龙山”之誉。龙山景点距县城5公里,面积,3.5公顷,海拔208米。岛上建有海瑞词、石峡书院、半亩方塘、钟楼等景点。“龙山”牌坊位于龙山岛的一号码头,据说此牌坊原系南宋年间淳安人方逢辰高中状元后皇上所赐,现在的牌坊是重新修建的。

http://www.fangshiwang.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06/19/110821x0wp8avwxs8hn4vz.jpeg

 

 

 

http://www.fangshiwang.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06/19/111023yc9xp5vcenvgxcc5.jpeg

 
 
 
 

http://www.fangshiwang.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06/19/111024k57h5uvht0skwu9r.jpeg

 
       在牌坊后面,有三级平台,每级平台分别矗立着两根粗大的龙柱,共六根,寓意好事成双,六六大顺。众所周知,龙是中华民族崇拜的图腾,是喜庆吉祥的象征。龙山上的石峡书院人才辈出,龙柱的树立有双重含义:一是表示状元及第恰似身登龙门;二是体现龙绕大柱可成栋梁之材,从而恰如其分地向人们道出了“石峡书院活龙山”的深刻寓意。
       逢辰。同年,方逢辰的弟弟方逢振也进士及第,再加上前几年方逢辰的同窗黄蜕点了二名榜眼,学友何梦桂得了三名探花,使宋理宗龙颜大悦,于是便亲笔书写了这副对联赐给石峡书院。从此书院名声大振,成了浙西著名的书院之一。关于石峡书院的历史,我们可追朔到南宋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原址在龙山北麓的石峡,因“其地俯临石峡”而得名。现在看到的这座石峡书院,古朴典雅、端庄秀丽,它是2000年6月破土动工,2001年6月28日重新建成的,主要建筑格局由一厅一堂(书院学堂)一祠(先贤祠)两斋(复礼斋、居人斋)组成。以徽派建筑风格为主基调,力求秉承“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宗旨,如屋檐和梁柱一应采用淳安民间旧祠堂中的屋料组装而成,从而古朴不失真实,典雅不失其韵味。




http://www.fangshiwang.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06/19/1111539yy9fwi9zsijygfz.jpeg

      南宋政治家、状元方逢辰(1221~1291),原名梦魁,字君锡,号蛟峰,学者称蛟峰先生,淳安县城郭高坊(今属浙江)人。据传方逢辰右脚跛、左眼瞎,其先祖为客家人。据《年表》考,他是唐末高士方昊(号静乐)十三世孙;他的二世祖方祁(即方吴长子),由富山迁居县廓高坊。他生于宋宁宗十四年(辛已,公元1221年)九月二十九日午时。相传,在他出身前一夕,母亲邵氏梦见“魁星下凡”,故少时名“梦魁”。他的曾祖父方汝翼,官至宣教郎。祖父方谦,官至朝散郎。父亲方熔,少时曾以词章名两魁,郡试后弃举业,以理学授诸子;后授官宣教郎,秘书省校阅文字,累官奉直大夫,两淮制置司参谋官。方逢辰自幼随父习字学文,尤以理学为归宿。尝与黄蜕、何梦桂等人肄业于石峡书院。二十一岁时(淳佑元年,辛丑),娶母舅之女邵氏为妻,以耕伴读,埋名乡间。在他初期的一首七言诗《田父吟》中,曾这样写道:“晚田再种未可保,早田无秧为出草。皂衣旦暮来捶门,今年苗税催得早。打快织机趁头纲,作息籴米输苗仓。更有一言牢记取,断不许人言灾荒。”此时、此地、此景、此情,便是他无意于功名的缘由。在他二十七岁(淳佑七年,丁未)那年,当时的淳安县“破天荒”考中了一个“榜眼”,轰动全县。他赶忙写了一幅“状元留后举,榜眼探先锋”的采对,跑到新科榜眼黄蜕家里去祝贺。因为是同窗好友,彼此了解,黄蜕当即写了“吾与状元留地位,先将榜眼破天荒”的对于回赠。对方梦魁的“夺魁”壮志表示赞赏,并寄于希望。
      淳佑十年,三十岁的梦魁赴临安(今杭州)赶考。
宋理宗淳祐十年(1250),理宗临轩策士,见他所对敷陈鲠亮,亲擢他为进士第一,并且亲自将他改名为“逢辰”。此后,他便以“君锡”为字。始补承事郎、佥书平江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宝祐元年时,被召为秘书省正字。二年,在校书郎任以言事罢。即因上疏条陈海州丧师的导闻及战守计,言词激烈,理宗不悦,遂称疾求去。尽管程元凤拜相后又极力推荐,终因朝中大臣相继指摘他不该“交游学舍”而作罢。
开庆元年(1259),召为著作郎。景定元年(1260),兼权尚书左郎官,居官不久又以言事忤贾似道罢官。应聘在婺州书堂开讲授徒,生徒从游者数百人。景定二年(1261),任婺州知府,不久又罢,回乡创办家塾,以理学授门徒。不久,又出任嘉兴知府,继而瑞州,不等届满又被罢官。度宗即位,即咸淳元年(1265),召为司封郎官兼直舍人院,实录院检讨官,寻迁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其后历任秘阁修撰,三年,出为江东提刑,徙江西转运副使。五年,权兵部侍郎。后任编修、国史实录院修撰兼侍读等职。七年,迁吏部侍郎。德祐间,历官荆、湖、四川宣抚司参谋官,累官至户部尚书,丁母忧去国,从此绝意仕途。后改礼、吏部尚书,俱不受。宋亡,元世祖曾诏御史中丞崔彧起用他,也遭拒绝。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卒,享年七十一岁。光绪淳安县志记载,其墓在淳安县城西八瑞安溪。现保持完好。
 

http://www.fangshiwang.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06/19/111251lurpuphl7udu5upx.jpeg

 

方逢辰撰《历史名物》

         方逢辰平生以格物为究理之本,坚持以笃行为修己之要,读书有法,劝戒有条。凡他所到之处,无不以教务为先,如吴中和靖书堂,金华婺州书堂与东阳义学,江西鄱江书堂、东湖书院、宗濂书院等,都是他的公暇治学之地。人称“蛟峰先生”,是南宋著名教育家。著有《孝经解》、《易外传》、《尚书释传》、《学庸注释》、《格物入门》诸书行世。

   方逢辰的著作大多散失,五世从孙方渊辑为《蛟峰先生文集》八卷,七世孙方中续辑外集四卷。事见本集末附黄溍《蛟峰先生阡表》、文及翁《故侍读尚书方公墓志铭》。方逢辰诗,以明天顺七年方中刻本《蛟峰先生文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状元诗词:

题卢可庵天边风露楼

龙泉三尺倚天横,浊世滔滔我独清。

一柱高台仙掌起,愿推一滴活苍生。

注释:
① 卢可庵:卢珏,字登父,号可庵,淳安(今属浙江)人。宋末进士。曾为教谕,入元不仕。与黄溍、方逢振有交。有《可庵集》,已佚。

题柯峰谳掾$2君叔行敬简轩

是非辩白只须钦,敬简奚消读吕刑。

一片公心一双眼,心醒醒则眼醒醒。

注释:
① 吕刑:《尚书》篇名。周穆王时有关刑法的文书,由于吕侯的请命,故名。近人有认为是春秋时$2君所造的刑书。

赠尹巽斋数学

阴阳晴雨可前知,此是人间第一奇。

鼾睡华山何日觉,烦君更与问希夷。

注释:
①希夷:《老子》: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河上公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后因以"希夷"指虚寂玄妙。

题吴氏梅堂

$2君家在雪边住,靠尽阑干索尽诗。

只怕梅花应冷笑,清香元不要人知。

问天

胭脂十二万风尘,一样胞胎父母身。

天欲杀之胡至此,厥初何用降生民。

天对

羊祜乘危乃并孙,杨坚非解自蚕陈。

长江不是无天堑,只为江南多妇人。

注释:
① 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今山东费县西南)人,西晋著名的战略家、军事家和政治家。
② 杨坚:隋文帝(公元541-604 年)汉族,鲜卑赐姓是普六茹,小字那罗延。隋朝开国皇帝,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武帝时官至柱国大将军,封为隋国公,杨坚承袭父爵。

赠墨士翁彦卿

一团烟里蓄明光,做出棱棱竹样刚。

语汝好寻台阁主,直将劲节扫豺狼。

注释:
①翁彦卿:宋代著名墨工。

赠风鉴曹老眼

九重拊髀叹才难,币聘皇皇难未戡。

老眼试寻天下看,岂无颇牧在东南。

注释:
① 风鉴:指以谈相论命为职业的人。
② 拊髀:以手拍股。表示激动﹑赞赏等心情。
③ 币聘:聘请贤人用的礼物。
④ 颇牧: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与李牧的并称。

赠月心

苍苔破屋生涯足,淡饭清汤梦寐安。

认得秀才穷快活,何须烦恼做穷官。

送胡兄远游

人言行路险于山,君却乘槎欲问天。

毕竟家邦总闻达,鸡鸣猛着祖生鞭。

注释:
① 槎:乘坐竹﹑木筏。后用以比喻奉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