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李的相声比较合理

(2011-02-03 01:24:33)
标签:

何云伟

李菁

相声

春晚

传统

舞台

合理

京津

结构

杂谈

分类: 传统文化

何、李的相声比较合理

                 ——晓相人声

 

    何、李的相声比较合理

    因为爱好的缘故,每年的央视春晚的各个节目,我最关注的就是相声,今年也不例外,刚刚从德云社退出的何云伟、李菁二位青年相声演员更是吸引了我更多的注意力,以至于看这个节目时,我把电视的音量调到了最大,就是想仔细的看看、听听何、李二位的相声是否合理。

    偌大的中国,也许只有京津两地的老百姓最爱听也最懂相声了,而细分来,两地人听相声也有区别,曲艺之乡的天津人对于相声是挑着听,北京人则是捧着听,天津人听相声总会挑刺、找毛病,说好了真捧,说砸了真骂,北京人对于相声则有一种类似北大“兼容并包”的情怀,甭管说的好坏,都会卯足劲儿的去捧,其实后者对于相声的继承和发展并非是一件好事儿,就好像我们总是怀着仁慈和怜悯的善心给路边的乞讨者零钱,却从来不会告诉他要通过自己的双手才能改变现状一样。

    若要简单的评价一下何、李本次的春晚相声如何,可从两方面考虑:相声本身和春晚环境

1.相声本身:本次二人演出的节目《独家录制》,实为传统相声《学电台》的精缩与改编版,老段子的影子很明显,而老段子的味道却很浅淡,比如何云伟模仿杨洪基演唱《青藏高原》一节,是一种嗓音音质上的歪唱,虽然有了笑点,可是笑声和掌声有些勉强,如果顺势再接着模仿一位高音歌手演唱的低音歌曲,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那样在相声的表演手法将会达到极致,便会产生更加强烈的笑感。传统相声最重要的是结构,是需要严格的铺平垫稳的渲染和叙述的,垫话很重要,重要到可以绝对影响段子的质量和效果,而《独家录制》却严重的忽略了这一点,结果就是这个段子在仓惶中开始,又在局促中结束,俨然成了放入白开水里的白冰,化了之后还是白水,没有一丝的颜色错落感。

2.春晚环境:自从1983年的第一届央视春晚以来,在我的印象里,没有上演过传统相声,有个别节目也许只有一点儿传统段子的印迹而已,比如马季先生的《宇宙牌香烟》里说把烟卖到一些外国国家时,说了一小串儿国家的名字,这里面有传统段子《地理图》的影子,再比如,侯耀文和石富宽的《戏迷》对京剧的歪学唱有传统段子《杂学唱》的影子,其他的我就没什么印象了。而此次何、李二人的《独家录制》却在很大很大程度上像极了传统相声,大褂、快板、醒木、扇子、手绢、鸳鸯板和场面桌,可谓是一样儿都不落,特别是后五样儿,这绝对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搬上春晚的舞台,真的是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传统相声,如果没有这些必要道具的辅衬,说的再是老段子,也总会感觉没有味道。

    综合这两方面来考虑,何、李二人的此次春晚演出应是成功的和合理的,虽然在段子结构的处理上有些牵强,但将传统相声的形式和精髓搬上央视春晚的舞台,这绝对可称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传统段子是相声中精华所在,更是相声的灵魂,何、李的演出告诉了我们即使是百十来年的传统老段子也能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亮相,更能在潮流时代里展现着民族的传统文化和艺术!

    当然,何、李二人此次并不太成熟的出演,只是传统相声在春晚舞台上迈开的第一步,批判演员及节目的同时,更需要我们的鼓励,也更需要春晚舞台给予的环境支持,才能让传统相声向全国人民展示她的魅力和风貌。从这一点出发,此次何、李的相声挺好,挺合理!

 

何、李的相声比较合理

我最近在玩新浪微博,很酷、很新潮,

一句话,一张图片,随时随地让你了解最新鲜的我,
点击以下链接注册,和我一起来玩吧,
http://t.sina.com.cn/xg6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