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参与了《艺术人生》2010年3月29日的清明节日专辑录制的征文活动,如您觉得此博文能勾起对逝者的怀念,请予投票支持,谢谢,请点击投票)
哈哈笑·声声叹
——晓相人声
对于相声,我有话要说,而对于李文华老师,我更是想要说很多,只是,今非昔比,老先生已驾鹤西游,隐归“他乡”。
哈哈笑:

历数各种文艺形式的联欢会、晚会等,无论规模的大小,无一例外的,少不了的就是相声,而作为各种晚会的老大哥——央视春晚来说,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春晚舞台上的相声“攒底活”则非姜昆和李文华的火爆相声莫属,相声历来讲“三分逗七分捧”,李文华老先生的捧哏绝对是一流的,蔫老头的形象也便成了姜昆相声为广大观众记忆犹新的根源之一,之所以称老先生为蔫老头,是因怹老人家对相声艺术的领悟和捧哏技巧的恰到好处的分寸把握,抖包袱、翻包袱的得体,总会让我们感到怹的相声的火爆,让衣食父母的开怀大笑也便从此体现,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姜昆老师在今年的春晚上说的一句话:大家说李文华老师脸上的那个皱纹可爱不可爱?一句貌似调侃的话,引起了所有相声爱好者的共鸣,老先生的可爱模样顿时历历在目,那时的哈哈大笑声似天籁之音久久不能平息。
声声叹:
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即将来到,在这个令人悲恸的日子里,与之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笑声,在这个日子里,如果能化悲痛为欢笑的话,我们还是久久不能自禁,试想假如站在李文华老师的墓前,我们也许会更加的悲伤,只因为怹老人家是一位人间的笑的使者,让大家发笑是怹的职责与义务,老先生的仙逝,我们的内心还能平静么?身为艺人,最重要的则是“艺德”二字,遥想病重卧床在院的期间,怹老用微颤的手写下的那句话:等我好一些的时候再和大家听(看)新相声。看着那走形的字体,那也许就是老先生最后的一点力气,而这最终一笔还是落在怹心爱的“相声”上,这就是李老师的艺术魅力所在。如今的我们,除了为老先生的声声叹息之外,真的想不出以何种方式更好的纪念老人家,老爷子走好!
相声无非就是笑的艺术,而李老师做的则是更多更好,哈哈笑、声声叹,一个艺术家灵魂的凋落,一种艺术风格的残败,站在今天,回想过往,我们的哈哈笑让李老欣慰动容,我们的声声叹让李老无怨无悔,死者长已矣,但我们还要继续,相声还要继续,李老的艺术风格更要继续,这才是我们对李老的最好祭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