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留指爪
留指爪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54
  • 关注人气:2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怀念邹仁鋆教授

(2015-11-10 08:02:16)
标签:

邹仁鋆

潘鸿

石油烃裂解

河北工学院

分类: 申城往事

怀念邹仁鋆教授

 

http://s10/mw690/001IxVg1gy6WSPE3Khb69&690

邹仁鋆教授,河北省科学院院长、河北工学院教授,一位在研究石油烃裂解方面有很深造诣的化学化工专家。上世纪70年代,笔者和教授曾有过一段人生轨迹的交集,留下一段携手攀登科技高峰的美好回忆。

 

切入点是40年前邹教授给笔者我的两封书信。脆薄的纸张,圆珠笔的笔迹,记录着这一特殊的经历。那是一个热烈而又冷峻的年代,一个贫穷而又富有的年代。在混沌迷茫之中,化工界一群知识分子,来自四面八方,不约而同地为紧跟世界化工电子计算的潮流而努力。笔者和邹教授是其中一员。他在天津,我在上海,是共同感兴趣的技术难题把我们联系在一起。凭单位介绍信相识,在问题的深入中相知。相互交流,馈赠资料,毫不保留,绝无私利。现在回过头来一看,这样的科研享受,是只有那个时代才能领略得到的。

 

http://s16/mw690/001IxVg1gy6WSPNXDY37f&690

下面是信件内容的重录,读起来要方便一些。至于邹教授的情况,19851016日《人民日报》有专文介绍,附录于后。写的是我们交往以后的事情。他的品格是这一群体的缩影。

 

重读信件,很怀念邹仁鋆教授。

 

2015.11.9.

 

------------------------------------------------------------------------------------------------------------------------------

 

上海化工设计院电子计算组

潘鸿同志:

 

    我来兰州出差,临离天津时,收到你寄来的《石油化工设计参考资料73-373-4各一份,如获至宝。希望今后74年各期亦能从你处获得各一份,以便学习。你们在电子计算技术方面作了大量工作,特别是程序自动化方面更有贡献。与兰化设计院有关同志交谈中,得知他们也有此看法。你们机器安装运转后更会有长足的进展。在此祝你们取得更新更大的成绩。

 

    我们在《石油化工》上连载裂解与分离讲座,73年已刊完了裂解74年正在刊分离,尚未写完,还在撰写中。我们准备在文中介绍你们的工作,并将你们的刊物列入讲座的参考文献,以歌颂我国设计工作的成就。

 

    关于你组刊在73-3 73-4上的两文很有水平,能否再寄来更详细一些的材料,以便进一步学习。

 

    请向李康翊、施立才同志问好。以后有机会再来上海向你们学习。

 

   

 

取得更大胜利!

 

邹仁鋆 74.4.20.兰州

 

来信仍可寄天津河北工学院化工系我收。

 

 

 

潘鸿同志,你好!

 

    来信及寄来资料,收到。谢谢你给我的学习机会。

 

    石油化工设计建设组就是燃化部化工设计院的一个组,已问过他们,《氢、氮及轻烃混合物热焓的计算》修订再版本,已采纳,将刊于751月号。现已发稿送印刷厂。他们让我转告你们。

 

    北京关于30万吨和10万吨设计,正在紧张进行中。30万吨由北京石油化工总厂设计院负责,主要还在通程序阶段,但已开始转入工程设计,10万吨由燃化部化工设计院负责,现在正在通程序,已通过十多个,还有的正在通,预计三月份转入工程设计,六月份完成初步设计。一个新的情况是天津大港、大庆均有大量凝析油(大港每年约有一百万吨),国家计委和燃化部考虑今后主要以凝析油为石油化工原料(石脑油我国不多,轻柴油要供农机用),所以设计涉及到工程计算时,关于原料问题,估计尚会有大量工作要做。

 

    我在此,参加此项工作估计一直到今年七、八月份。

    以后尤望多联系,你们有一资料希望尽先给我寄来,以便向你们学习。

 

   

 

设计革命中取得新的胜利!

 

邹仁鋆 75.1.13.北京

 

    尚有两个问题:

    你们是否做过MBWR方程计算低温含氢烃的汽液相平衡计算? 遇到甚么问题? 如何解决的?

    你们是否以三对角线矩阵法用于脱甲烷塔的计算? 遇到甚么问题? 如何解决的?

    便中望告我一二。

 

另外,有无轻量阀和多溢流的浮阀塔的水力学计算方面的资料和文献? 望介绍一二。

    李康翊、施立才同志均请代为问好。

 

 

 

 

中国科学家的品格
——
记邹仁鋆教授短期出访在国外的事迹
本报记者 王学孝   人民日報19851016


河北省科学院院长、河北工学院教授邹仁鋆,是一位在研究石油烃裂解方面有很深造诣的化学化工专家。近几年来,他先后应邀到美、日、英、法、联邦德国、比利时、荷兰、芬兰和印度等国家讲学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每次出国,他都能严格要求自己,以博大精深的专业知识、自强自重的精神、克勤克俭的作风,赢得国外科学家的好评和尊重,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节约外汇为国家
邹仁鋆每次出国都是只身前往。他时刻记住自己是个中国人、党员科学家,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他处处为国家着想,尽可能节约外汇,他不住高级宾馆,外出乘公共汽车或比较便宜的地铁,就餐尽量简单。这样,国家规定的出国人员费用标准,他每次都有节余。1981年在英国,节约伙食费50.8%,节省住宿费71.1%,节省公杂费70.5%。1984年在法国,节省生活费74%。今年56月份出访欧洲三国——荷兰、芬兰、联邦德国,节省生活费69.97%,节约四种外币折合三千多美元。他每次出国回来,沉甸甸的手提箱里装的是各种技术资料。他在国外讲学有讲学酬金,有人劝他用这些钱购买彩电、照相机、录音机、电冰箱等,他一件也未买。日本友人想送他一台彩电,也被他婉言谢绝了。他每次把所得的讲学酬金全部献给国家,先后共献出七万日元、一万三千六百法郎、一百五十美元、五百西德马克、二百七十五芬兰马克。


面对纸醉金迷的花花世界
1984123日,邹仁鋆赴印度出席一个国际化学学术会议,返国时途经曼谷。在航空公司派车接他驶往旅馆的途中,车内一位年轻的女郎,主动用英语与邹答话:您一定很累了,好好在曼谷休息一夜吧,过一次愉快的夜生活。我可以介绍一位漂亮的少女伴您。好机会!邹仁鋆回答:我晚上还要工作。这位女接待员瞪大着眼,很不理解。邹仁鋆继续说:我每天工作到深夜,这就是我的夜生活,并主动向那位女郎介绍中国女青年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故事。女郎听着流露出对中国女青年的羡慕神情。


不忘介绍我党政策
在国外,邹仁鋆接触的大都是科学界的一些专家、学者。许多人对中国既关心又感到陌生,经常问一些政治问题。
在美国休斯顿科诺科化学总公司遇到一位华裔美籍高级工程师,下面是他与这位博士的一段对话:


博士:你出国时,政府是否要你写保证书
邹:我多次出国,从来没有写过保证书
博士:我从台湾来就写了保证书
邹:那你为什么不回台湾,而加入了美国籍?
博士:不满台湾当局。
邹:你写了保证书,但是不再返回台湾了。我没有写保证书,却是每次都按计划回国。这里有一个失民心还是得民心的问题。我国有句古话叫士为知己者死。中国知识分子热爱祖国。祖国现在还比较穷,正需要我们用双手把她建设得富强起来。不少中国学者谢绝了国外的高薪聘请。我的坚定不移的信念是为振兴中华、为四个现代化贡献我的全部才智。


听了邹仁鋆的对答,博士点头称赞:佩服!并表示以后要为中国的四化建设出力。


他为祖国赢得荣誉
1980
年秋天,邹仁鋆应日本石油学会会长、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功刀泰硕的邀请,到横滨、北海道、仙台等地作有关石油裂解的学术报告。尽管出国前做了充分准备,他并不满足。他抓紧报告前的每一分钟,尽可能多掌握一点东西。对他所要接触的一些专家教授,只要能找得到他们的著述,他都仔细研读。他被安排住在东京闹市区赤坂,那里剧院、夜总会比比皆是,但他一次也未去过。果然,他的报告赢得了普遍赞扬。会田教授说:中国正在做有深远意义的研究工作。了不起!


1981
9月,英国皇家化学会在利兹城召开国际化学学术会议。来自五大洲的数百名学者互相切磋,邹仁鋆是唯一被邀请的中国学者。参加这样大型的国际学术会议,当时他还是第一次。但由于他在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独创性的见解,加上他用熟练的英语演讲,使大会轰动了。休息时,一只只各种肤色的热情的手伸向他:祝贺您的成功!


学术会议结束后,邹仁鋆应比利时著名学者佛里曼特教授邀请,到根特大学讲学。他的演讲和答疑同样获得高度评价。列日大学、卢万大学纷纷电邀他前往讲学,而且讲学酬金一次比一次加码:在根特是三千一百法郎,在列日增至三千五百法郎,到了卢万增加到七千法郎,而且他以高水平的学术成果换得了卢万大学哈拉瓦契克等名教授近三十篇论著,其中十几篇都是尚未公开发表过的新作。


邹仁鋆赴日讲学期间,还应邀访问了筑波科学城、三菱石油化工联合企业。鹿岛的“KK石油裂解实验装置,是当时日本的试验设备,他们从来没有对外开放过,邹仁鋆是这里接待的第一个外国人。在筑波城公害资源研究所等离子裂解研究室参观时,邹仁鋆对他们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旋转磁场问题等有价值的学术意见,因而在所长陪同下离开这个研究室一百多米远时,从事这项研究的科学家还追出来,送给他一份尚未发表的最新科研成果资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童年乐园回望
后一篇:相聚万寿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