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该如何翻译“闻之于宋君”?课后注解对“闻之”的翻译对吗?

(2016-12-13 11:31:16)
标签:

穿井

得一人

宋君

分类: 教师园地:论文•教案•争鸣

 

《穿井得一人》中“闻之于宋君”的“于”怎么解释?

语文教材注解把这句译为“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句中关于“闻”的翻译正确吗?

该如何翻译“闻之于宋君”?课后注解对“闻之”的翻译对吗?

 

   语文教师Q群中有群友问:《穿井得一人》中课下对“闻之于宋君”的解释是“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那么其中的“于”怎么解释?                                               

我认为这句话的翻译就是“被宋君听到这个传闻了”。

虽然古文中经常用“闻之君”( 即“使君闻之” )来委婉表示上奏君王之意,但这里应该不是这个意思。

因为如果把 “闻之于宋君”译为“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那么“闻”是使动用法,其后面要带双宾语“之”和“宋君”,但这里“宋君”前有介词“于”字,因此“宋君”是介词“于”的宾语,不是“闻”的宾语。所以“于”是表被动的介词,可译为“被”,如果全句译为“使君闻之”,那么“于”字则无法解释。

有人认为“闻之”是“使之闻”,“之”指代“穿井得一人”的传闻,全句可以翻译成“使消息传到宋君那里去”,那也不对。因为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动,宾语是施动者,而“之”所指代的宾语并非施动者,所以无法解释为使动用法。

       而且,从原文来看,“穿井得一人”的传闻只是无意中被传到宋君那里去,并非有人特意要让宋君得知这个消息的。
       
       但是,作为被动句似乎也有一个问题。即被动句句式应该是“受动主语+动词+于+施动者”,而“闻之于宋君”中“之”指代“传闻”,却是作宾语。那么其省略的受动主语呢?笔者以为,其受动主语仍然可以是“吾穿井得一人”的消息。代词“之”就是复指主语所说的内容;或者我们不把“之”看做代词,而是把它看做是音节助词,可不译。

该如何翻译“闻之于宋君”?课后注解对“闻之”的翻译对吗?
【附】《穿井得一人》原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