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请辞决矣”中“决”是通假字吗

(2016-11-06 18:19:29)
标签:

厌”与“餍”

“诀别”

“决别”

分类: 文言文学习

《荆轲刺秦王》中“请辞决矣”中“决”和

《烛之武退秦师》中“夫晋,何厌之有”的“厌”

是通假字吗?

Q群讨论摘录

【初级教师】

各位同仁,请教一下《荆轲刺秦王》中“请辞决矣”中“决”是不是通假字?

拜求答案

【本人】

 古文中时有出现“辞决”一词。如“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史记•魏公子列传》),“辞决”即“决别”,“决别”与“别”是两个词,其字形相似,含义有异:“诀别”是正式庄重的话别,表示较长时间的分离;“决别”是最后的话别,表示此后永无相见之日。决”不是“诀”的通假字。

【高级教师】

是吗?

貌似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决别”一词。不再见的离别就写为“诀别”

取不再见的离别的话是通假才对,可是课文注释又没有标出通假来。

类似的例子还有《烛之武退秦师》中“夫晋,何厌之有”的“厌”,不是通假“餍”字又怎么能作为“满足”解释?

【本人】

我认为此处用“辞决”,是凸显荆轲倔强、自重、不惜用生命践行诺言的性格。他重然诺,不容他人质疑其品行。因为等待助手前来而未成行,受到公子质疑。为此他明知“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还是坚决出发赴死地而不顾。所以是与公子“辞决”(“决别”),表明今后阴阳两隔,永无相见的机会了!

可见这里是用“决”的本义,不是通假。而且教材也没有说是通假,那就只要解释其词义就行了。

【高级教师】

按照您所说之意,那就是诀别啊 。“诀别”大多数指不再相见的道别啊!

有“决别”这个词吗

【本人】

 古文中有“决别” 这个词,是最后的话别,表示此后永无相见之日。

【高级教师】

是啊,知道有去无回了,所以要用“诀别”。

【本人】

 “诀别”是正式庄重的话别,表示较长时间的分离;

【高级教师】

那就不懂了。

我的现代汉语词典这么写的,并且没有“决别”这个说法。

【本人】

现代汉语词典没有收入“决别”, 它把“决别”之意并入“诀别”了。商务印书馆的古汉语词典把“决别”的""作为通假字。但是王力古汉语词典里有收入这两个词,还有这两个词的解释和词义辨析。

【高级教师】

我没有王力的词典 ,所以寡闻了。

【本人】

象形词典也有两个词的词义辨析。

【高级教师】

王力还是我们广西的人。

【我】

是的。广西博白县人。中国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诗人,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是广西的骄傲啊!

【高级教师】

感觉对不起他老人家了

【高级教师】

林老师,刚才我说的烛之武退秦师那个“夫晋,何厌之有”。

 

请教一下,您给一下意见

【本人】00:10:46

“厌”与“餍”是古今字:“厌”会意字,的本字。,金文“请辞决矣”中“决”是通假字吗 “请辞决矣”中“决”是通假字吗 “请辞决矣”中“决”是通假字吗 (肙,像大口利齿的猛兽头部)+“请辞决矣”中“决”是通假字吗 (犬,猎物),如野兽张大口吃饱状。因此本义为“饱”,引申为满足。因为饱而嫌弃,所以引申为厌弃,讨厌。“餍”形声字,满足。后起字。即为“满足”这一意思而另造的新字。

【本人】00:29:34

一般说来,象形字和指事字是独体字;会意字是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形声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些形声字产生是因为本字词义引申多了,或者被难以用象形、指事和会意的方法造字的较抽象意义的同音字或近音字假借了,于是本字加上表类别的形旁造成新字来表示其本义。如“厌”与“餍”,“其”与“箕”,“莫”与“暮”等。而多数本字成了新造字的声旁了。

因此,一些加偏旁的字与以声旁为独体字的字可能是古今字。

【本人】00:31:15

教材中常用“同”字表示古今字,或者只是对古字作解释,不提通假字,教师也不要说这个字是通假字。有的教材也把古今字作为通假字来注释,那就按照教材所说处理。

“请辞决矣”中“决”是通假字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