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演讲稿:走近郑成功,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奉献力量

(2012-05-22 21:40:02)
标签:

郑成功

方正

宋体

“海上马车夫”

台湾

教育

分类: 原创书信、演讲稿、序和课件

走近成功,为实现国统一大力量

在初一⑴班主队会上的

林秋人

亲爱的同学们,少先队员们:

大家好!首先,请让我热烈地祝贺你们,祝贺你们成功地举办了一个学习英雄、继承先烈遗志的主题中队会,一个形式生动活泼而又热气腾腾的大会!

我们伟大的祖国,江山多娇,英雄辈出。那巍巍耸立的泰山之巅,松风激荡,千古传唱着英雄的颂歌;那滚滚东去的长江之流,涛声震天,万代鼓瑟着英雄的战歌,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

悠悠五千年,无数英雄如灿烂的群星,点缀着神州万里长空。

今天,当我们遥望长空,仰观群星之后,让我们站在闽山之边,闽江之涯,目光注视着那颗升起于八闽大地的、三百多年来始终光照着我们的明星-----郑成功吧。

郑成功出生于福建省南安县,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独具特色的民族英雄,一位伟大的爱国者。

7世纪上半叶,在强劲崛起的满清政权的军事进攻下,残明政权山河破碎、风雨飘摇。与此同时,人类历史进入了大航海时代,世界呈现出第一波的全球化,西方殖民者竞相把扩张的矛头指向东方。有“海上马车夫”之称海上头号霸主荷兰,于1624年占据了我国的宝岛台湾,并时刻觊觎东南半壁。面对清政权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特别是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令” ,面对荷兰殖民者咄咄逼人的侵略野心,郑成功揭竿而起,力图挽狂澜于既倒,恢复明朝统治的正朔。同时以“坚冰可渡”的非凡胆魄,率领大军东渡台湾海峡,驱逐了侵占台湾38年之久的荷夷,完成了光复祖国宝岛的壮举。他用短短的一生,谱写了悲壮激越、可歌可泣的辉煌篇章。

郑成功是一代伟人。他忠贞刚毅,气贯长虹。他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郑成功是一种精神,他坚韧不拔,义薄云天。他历经百战,纵横陆海,高举义旗北伐、东征,用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书写“精忠报国”的壮丽人生。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这是郑成功收复了我国神圣领土台湾后写下的题为“复台”的诗。诗作高度概括了收得台湾的艰难历程,无限深情地抒发了自己与将士们同甘共苦、生死相依的血肉深情。

郑成功是祖国文化的传播者。

郑成功自幼饱学诗书,精忠报国的传统思想使他刚强无畏;他博览武学,博大精深的兵法使他如虎添翼。因此他能“成功以海外弹丸之地,养兵十万余,甲胄戈矢罔不坚利”, 并以“通洋裕国” “以商养战”为军事战略重要的内容, 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独树一帜。

郑成功是中华文明火种在台湾的播撒者。

郑氏开发台湾,带动了台湾儒学教育的确立,这是代表中原文化核心的文化传播,郑成功的儿子郑经继位治台后,秉承其父遗志,在辅臣陈永华的密切配合下,建孔庙、立学校,大力教化,培育人才。郑氏推广儒学,不仅教读识字,而且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贯输到台湾民众之中。他重视人格修养和道德价值观念的塑造、提倡积极奋进与自强不息的有为精神和爱好和统一的传统。通过官办教育确立和巩固儒家思想文化的统治地位,促使汉族与土著民在这种思想文化统一下的进一步融合,使统一的文化成为维系民族情感和共同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的纽带,这就是台湾人民至今在心理上认同于中华文化、都有寻根情结的历史基础。

而且,随着郑氏屯兵拓垦,大陆语言习俗、民间信仰以及节庆方式在台湾广大地区自然传播,与祖国大陆文化密不可分、与闽南文化并无二致的台湾乡土文化得以形成。它进一步促进闽台两地地缘、血缘不可割裂的联系。成为古老的华夏民族赖以生生不息、历浩劫而不亡的精神支柱。由于郑成功驱荷复台,全面恢复中华文化,以及闽南各姓子弟随征台湾,在台屯田垦荒,世代繁衍不息,形成至今承续未断的乡土民情和台湾民间的“郑成功情结”。

郑成功是兼具四重文化特质的台湾历史人物。

郑成功被台湾人民尊称为“开台圣王”,兼具民族英雄、祖先、神明与传奇人物的文化特质。

他“开万古未得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遗民世界。极一生无可如何之遇,缺憾还诸天地,是创格完人”。(-清·沉葆桢悼念郑成功的对联)

     德国学者魏斯便说:“对于台湾,中国血统和文化的进入,是一件划时代的事件。”郑成功在融和海峡两岸文化、建立两岸血肉关系上功不可没!

   郑成功是一座桥梁。“民族英雄”的英名,令世代的中国人敬仰,“开台圣王”的美名,使两岸人民心心相连。他用超越时空的感召力,导引两岸同胞增进团结,走向统一,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同学们,朋友们,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神圣责任,从郑成功身上,我们可以汲取许多经验与智慧。 让我们一起走近郑成功,继承和发扬郑成功的爱国主义精神,像郑成功一样苦练为国为民的高强本领,在郑成功及其部下曾经浴血奋战的闽山闽水之间,一道打造沟通两岸亲情的文化纽带,共同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04922  

 (此文写于本人退休后担任校外辅导员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