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题记的几种方法

标签:
宋体题记“回声”的启示重然若言必信铭记与忘记教育 |
分类: 中学生写作指导及其训练 |
加题记的几种方法
林秋人编写
节选自拙作《高考议论文和议论性散文全程训练》第五章《议论文和议论性散文的题目、开头与结尾》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稍有改动。http://www.bookren.com/ctbook/2235334.html
如何添加题记?——妙用题记,精警引题,揭示真谛。
(一)题记的一般形式、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题记,是独立成段而高度凝练的一两句话,它写在文章题目下,正文前,用来揭示文章主旨,渲染情感色彩,导引全文。
题记可以自行雕琢睿智心语,也可以引用名言警句或诗句。
巧设题记可以达到开宗明旨、创设情境的目的,在才情的展露中赢得阅卷者的好感。
(二)题记的主要特点和编写要求有哪些?
题记具有意蕴丰厚、情味绵长、语言精美等特点。好的题记如诗歌一样具有形象美、语言美、凝练美和意蕴美;而且蕴含哲理思考,耐人寻味。
题记的选用要达到三个最基本的要求:
1揭示或暗合文旨,引导全文。
2.精炼而有文采。
3.有警策意义。
【注意】
编写题记切忌晦涩难懂。
晦涩难懂与含蓄不同:晦涩是文辞不流畅,含义隐晦,不易懂。含蓄是读者通过题记的提示,联系文章题目和自己生活经验,能够明白并认同蕴含其中的意义或深刻的道理。
(三)题记的写法有哪些?
1.从题记的作用看,可以分为:
⑴点题式——开宗明义,点题揭旨。
【例】
人生就是由N个“什么?”和N+1个“是该这样!”组成的。
——照应题目。
【例】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2005年高考全国Ⅲ卷优秀作文《铭记与忘记》)
⑵注释式——诠释题意,提要钩玄。
【例】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⑶纲要式——提纲挈领,引导全文。
【例】
许诺通常分为两种,一种如清茶,倒一杯是一杯,一种如啤酒,才倒半杯,就已经泡沫四溢。
⑷奠定情感基调式——真情喷发,动人心弦。
【例】
⑸悬念式。——投石水天,池水兴波。
【例】
迷宫,是像时钟一样精巧的东西。
——悬念:根据高考作文话题,小作者将怎么写“入乎”和“出乎”迷宫内外呢?读了第一段才知道,小作者把历史比作迷宫,那这一迷宫有哪些未解者谜?
⑹警策式——提醒鞭策,振聋发聩。
【例】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只失去了一小部分;
01年高考优秀作文《是谁在赞美皇帝的新装》)
——提醒注意,不要丢了“诚信”。
2.从写作方法看,可以分为:
⑴修辞法——选用修辞,尽显文采。
修辞方法的选用,与开头写法大致相同,以下就其常用修辞格,略加举例说明。
【例】
一个忘记了仇恨的民族是一个失忆的民族,一个不懂得宽恕的民族是一个幼稚的民族。
——对偶,暗示中心论点。
【例】
(2005年江西高考优秀作文《脸·人·精神》)
——反复,照应题目,点明论题。
【例】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比喻+假设复句,暗示中心论点。
【例】
在人生价值量化图中,如果位置是恒量,那么价值和努力成正关系:努力称职,价值量就大;不作为或乱作为,价值量就为零置甚至为负数,而且位置越高的人,其价值的负数值就越大。
——比喻+借用数学语言。
【说明】
借用数学模式或语言,就要注意数学语言的精确性、数学专用术语的使用和逻辑的严密性,不要弄巧成拙,虽说阅卷速度快,语文老师对数学公式印象不深,但还是可能发现问题的。例如“在生命的平面里,位置为横,价值为纵。而人生是坐标系中点的连线”的提法,就有欠妥的地方。因此,要慎用数学公式法。
【例】
只有众多音符,才能奏出美妙、雄壮的交响乐,一个音符,即便有独到的艺术,奏出的音乐总是乏味单调的。
——类比+条件复句+假设复句,暗示中心论点。
【例】
——排比+对比,照应题目,重申中心论点。
【例】
感情直接关系到认知,它常常影响着对事物的判定。
——比喻、对偶。
【例】
我们要使生活成为幻想,幻想变成现实。
——顶真。层进式地说明现实与理想的关系。照应题目,揭示中心论点。
【例】
只要心情是晴朗的,人生便没有雨天。给生命一个笑脸,迎接属于你的生命晴空。
——拟物、借代、比喻。(“心情是晴朗”,拟物;“雨天”和“晴空”,比喻;“笑脸”借代。)解说题意。
【例】
一棵芦苇并不会快乐;
当她快乐了,是因为她开始思考了。
——拟人,引出下文。
【例】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引用,引自自宋代词人晏殊词《蝶恋花》。(王国维引此三句词来描述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第一境界。)照应题目。
【例】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引用诗歌,拟人,呼告。暗示中心论点。
【例】
垂下头颅/只是为了让思想扬起/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汪国真 (《困难,要把你踩成厚土》)
【例】
一上,一下。一来,一往。/飞舞的焰火/跃动的霞光/一道道的浪痕/一条条的虹影。/在狂欢的流泻中闪射。——题记,引自蔡其矫《风中玫瑰》。
——排比,移就,解说题目,题目与题记相映成趣。
【注】“狂欢的流泻”是移就。
【例】
不是一切大树/都被风暴折断;/不是一切种子/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不是一切真情/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不是一切梦想/都甘愿被折掉翅膀。——题记,引自舒婷诗歌。
——比喻,拟物,照应题目,暗示中心论点。
【例】
世界上的事最好是一笑了之,不必用泪水来冲洗。——题记,引自泰戈尔诗歌。
(《微笑面对人生》)
【说明】
冰心、蔡其矫、汪国真、舒婷、北岛和顾城等现当代中国诗人以及印度泰戈尔等外国诗人的诗,常常寓哲理于形象,也与古诗一样适于引用作题记。
⑵托物起兴法——“形象代言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例】
——塑造杂文形象,补充题目含义,暗示中心论点。
朝阳与落日总是更能令人感动,只因那一刻他正午的锋芒熔成了圆润的辉光。
⑶反弹琵琶法——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真实往往残酷,假象中未必匮乏人性的光辉。——题记,引自《心的旅途》。
——解释题意,出乎意料,却发人深省。
⑷直接议论抒情法——直截了当,简明扼要。
【例】
当你鄙夷别人的时候,别人也要鄙夷你了。(《别人就是你的一面镜子——小议〈鸟的评说〉》)
——解说题目,暗示中心论点。
【友情提示】
材料作文的开头多数人采用“引材料—议论点明中心论点”或“议论点明中心论点—引材料映证”的写法,如果用题记就更显得与众不同,文采熠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