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边夜话之也说年味

标签:
炉边夜话之也说年味 |
擦了窗、窗台,清理好落水管,卫生工作顺利完成。
年货也准备好了。打了鲞冻肉,浸了虾油卤鸭,晒了酱肉;收了鱼干、酱鸭、老酒、新酒、海鲜、水果、香烟。
泡一壶茶,喝一口,爽。
爽的不止我。发现中午了,窗外的鸟儿叫得特欢,莫非它们也在喜庆过年?
早上浏览网络,发现莫言在怀念过去的年味,说现在年味淡了。说年味淡的,不止莫言,群上同样也有,一片感叹。
年味淡了吗?细思忖,其实是怀念童年。无论中年、老年,所谓怀念过去的年味,共同点都是童年时的年味。那为啥会有这种感叹?童年不知愁为何物嘛。
每一个人的童年,年味各不相同,但又相同。过去,出行是船;后来是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现在是汽车、高铁,这年味能相同吗?但传统的粽子、年糕、贴春联、压岁钱、打鲞冻、浸虾油鸡、鸭又相同。然而,同中又有不同。当吃已经不分时节,天天可以年糕、粽子、鲞冻肉的,过年还有啥盼头?这便是失去的年味。
能否穿越到童年?坐在楼梯上,看父母打鲞冻肉,然后等一碗年糕吃。打鲞冻,通常是祝过福后的顺势而为。一刀肉,也就几块钱,六角八一斤嘛。过个年,十五块钱足够。但就是这十五块钱,大多的年份是借的。穿越一下,换个身份,年味与今相比,浓还是不浓?谁还想回到过去?父母们的辛酸,童年怎能体会?但就是这样的年味,却终令我们念念不忘。
早几天翻出一张照片,大约是十年前拍的分鱼。村里有渔塘,过年了,每人能分到四斤吧。现在不养了,这个情景也没有了。照片朋友圈一发,引来一片怀念。其实,当时分到的鱼,也就晒个干,压根就不当回事,只是失去了,便怀念。
要说年味,是在不断更新的。传统的年味,到了时下,已然成了一种精神上的怀旧满足。近两年,村里举办民俗风情节,把传统的裹粽子啦、舂年糕啦等统统拉出来演示一下,怀念一下以往的年味。至于晚上的“村晚”,那是今天的年味。或许,再过十几二十几年,这样的村晚,也是人们怀念的年味了。
说实在的,现在的年味,其实比以往浓。仅是路两旁的红灯笼,挂出了多少喜气。农贸市场上,应有尽有的年货,以往有介丰富?还有年夜饭,今年打算开开新荤,上饭店吃。去年一餐年夜饭弄下来,累得春晚都不想看了。另外,春节了,再出去走走,远的走不了,那就近地。若干年后,再回首,这又是种别样年味。
年味年年有;年味,总在不断更新。今天的年味,就是今后回味的一坛陈酒。
祝朋友们:新春快乐,年味一年更比一年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