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愁何处,此地年味浓

(2019-01-03 16:33:04)
标签:

乡愁何处此地年味浓

收藏

                                乡愁何处,此地年味浓

      过年啦,过年啦。
乡愁何处,此地年味浓       腊月将近,福全街道龙尾山村的第二届民俗风情节,今天下午在村文化广场隆重开幕啦。
乡愁何处,此地年味浓

乡愁何处,此地年味浓

乡愁何处,此地年味浓

乡愁何处,此地年味浓

乡愁何处,此地年味浓

乡愁何处,此地年味浓

龙尾山村,因村后有小山形若龙尾,故名龙尾山,村以山名。

龙尾山村物华天宝,地灵人杰。村西的屃石湖为古鉴湖残存之一,不仅景色优美,曾有屃石湖十景,即龙山返照、屃水南针、星台步斗、容湖观湖、池塘春泛、平田望月、新港荷风、秋岗夜月、洞天镜石、湖心尺印等;同时,这里还是酿制绍兴黄酒的取水地。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十二大中纪委委员、国家建设部顾问邵井蛙;固体火箭专家吴心平教授;清乾隆《四库全书》编修、诗人邵无恙等,都是本村人。

据绍兴县志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龙尾山一带就有原始先民从事渔猎捕捞,刀耕火种的农垦活动。而龙尾山村,一直是人口居住较为密集的村之一。据记载民国十七年(1928),龙尾山村属第七区,共有298户。民国二十一年(1932),并区,复村里为乡镇后,龙尾山属第六区,为龙尾山乡、龙尾山村,共有289户。到了民国二十三年(1934),撤区,将原乡镇撤并,下设保甲,龙尾山村属镜西南乡。有此可见龙尾山村的历史文化非常深厚。

近年,随着五星3A的创建,大力加强村文化建设,以助力乡村振兴。村民的精神面貌大变,一张张的笑脸,就是真实写照。

乡愁何处,此地年味浓

乡愁何处,此地年味浓

乡愁何处,此地年味浓

来来来,让我们舞动起来,迎接新春的到来。


乡愁何处,此地年味浓

乡愁何处,此地年味浓

乡愁何处,此地年味浓

乡愁何处,此地年味浓

乡愁何处,此地年味浓

乡愁何处,此地年味浓

乡愁何处,此地年味浓

开心的锣鼓敲起来,欢快的越剧唱起来,祝福的春联写起来。举起杯,祝来年更加繁荣昌盛。

乡愁何处,此地年味浓

乡愁何处,此地年味浓

乡愁何处,此地年味浓

乡愁何处,此地年味浓

欢迎各位朋友到龙尾山来作客,我们有好酒相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