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边夜话之话说安昌

标签:
炉边夜话之话说安昌 |
安昌,绍兴北面的一个小镇。现在,应该叫绍兴市柯桥区安昌镇。
说到安昌,自然要说说来历。绍兴这个地方,就是历史文化比较深厚,安昌当然也不例外。相传,镇东的涂山,是大禹取妻及会诸侯的地方。安昌建镇的历史比较早,始于北宋,有上千年了。但安昌这个名称始于唐末。唐朝末年,群雄并起,各路诸侯都想称王,战乱不断。后来,钱缪在此屯兵,平了董昌,故名安昌。而正式的置镇,是在宣统二年,即1910年。所以,1991年就被例入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
称为历史文化名镇,当然名不虚传。绍兴什么最出名?师爷!史有“无绍不成衙”之称,说的就是师爷,而安昌就是师爷荟萃之地。师爷不是随便就可当的,不仅需要精明,更需要专业文化知识。想知道有关师爷的具体情况,安昌古镇特地开设了一个师爷馆,里面有详尽的介绍。
绍兴是水乡,安昌就是这样一个水乡小镇。以河为街,以桥相接。镇内各式 “拱、梁、亭” 小桥,千姿百态,古朴典雅,自然是一道风景。建筑风格,石萧墙,青砖黛瓦,错落有致,简洁明快。因而,素有“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的美誉。
一个镇的建设,文化是内涵,经济是基础。安昌镇历来经济就比较发达,除了师爷外出打工赚钱回来外,酿造业是历史上安昌主要经济支柱。绍兴传统有三缸,即酒缸、染缸、酱缸,安昌以酱闻名。仁昌酿制的酱油、醋至今仍名满天下。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摄制组,专题对仁昌作了采访。
说到酱,那非得到安昌去走走才能有真切的体会。安昌人把酱文化做到了极致,酱鸭、酱鸡、酱鱼干、酱大肠、各种酱菜,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昨天,我随区作协采风团,去了安昌,看到那么多的酱品,脑子里挡不住跳出四个字:目不暇接。
早几年,安昌开始举办腊月风情节。离腊月还有点时间,而游客们早就迫不及待,阿拉,阿拉的上海人,一拨一拨的,兴味盎然在挑酱货。据说风情节游客会摩肩接踵,因为,那时还要开展各种风情节目。比如水上婚礼啦,社戏啦。自然吸引眼球。
到了安昌,除了酱品,其他的小吃也有特色。臭豆腐就不提了,单说说扯白糖。扯白糖,是用白糖熬了,或加上芝麻、薄荷,用手扯,扯到白为止。这过程我拍下来了,除了扯过的糖更鲜,这个扯的过程,也颇具观赏性。
事实上,安昌已成为了一个休闲小镇。临河的长廊里,你可以坐下来,要一盘酱品,半斤加饭酒,慢慢地一边品,一边欣赏风景。不会喝酒,可以来杯茶或咖啡,闻一闻酱香,何尝不是一种享受,一份惬意。
去安昌很方便。离萧山国际机场就15公里,离柯桥7公里,离柯桥高速出口仅1.5公里。腊月风情节的安昌更热闹,想去的朋友不要错过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