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边夜话之烹小鲜杂谈
(2014-03-09 19:13:15)
标签:
小鱼中云别看治国玩意儿 |
烹小鲜,一听就觉得很文气,有一种雅的味道;还透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容易让人勾起食欲;但理解起来就颇费劲,这是哪门子的玩意儿呢?原来这是古代文人们玩的文字游戏,用现实的口语来解释,烹即煮,小鲜说白了就是小鱼。
仔细想想,煮小鱼听起来确实是有点俗,没有烹小鲜那么雅致。同样的一件事,用不同的文字表达,起到的效果就大相径庭,这大概就是中文的奥妙所在。难怪眼下充斥媒体的广告用语,想多煸情就有多煸情,即使并不需要,也能燃起你购买的熊熊烈火。
初识烹小鲜,源自“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名言。老实说,这句话是耳熟,但不能祥。不能祥,是因为不理解烹小鲜的确切含义。煮小鱼就那么难吗?这道菜搁谁不会啊?然而,尝试一下,细加推敲,还真不容易。
今晚买了几条叫“肉仁丁”的小鱼,用来烧豆腐。要烹好这道菜,仅佐料就有:大蒜头、生姜、葱、红辣椒、料酒、母子酱油、五味鲜酱油、盐、糖等,缺一味就不全。一道菜,做得好不好,讲究的是色、香、味具佳。
生变熟容易,色与香也尚且不论,单单是味,问题就出来了。四川人爱辣,阿啦上海人喜欢甜,山东人要咸一点,绍兴人讲究的是清淡,就算是一家人,这咸、淡、甜、辣调到何处算和谐,才能皆大欢喜?别看煮小鱼这道菜看起来挺简单的,要想吃了都说好,还真难!难在于众口难调。
小鱼难煮,难到何种程度呢?从古到今这个课题仍悬而未决。唐玄宗就曾为此感慨:烹小鲜不可挠,挠则鱼溃。唐玄宗是谁?就是李隆基,封杨玉环为贵妃的那个皇帝。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唱的就是这对鸳鸯。
李隆基说的小鲜难烹,只是个借喻。他的本意是说治国难,如同烹小鲜。把治国与烹小鲜联系起来的,其实不是李隆基,而是老子。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中云:“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这么一比喻,烹小鲜就提到了政治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