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末闲谈

(2013-11-10 11:34:39)

     周末闲谈

昨晚买了二斤生的葵花子,十元一斤,与炒熟的同价。

葵花子我喜欢自己炒。摊上卖的无论是五香的,原味的,还是椒盐的,味都不好,没有我自己炒的香,当然也没有我自己炒的入味。

说起炒葵花子,话题就扯远了。想当年舅公在海涂看守草棚,村里的几十亩田,有舅公一人守着。茫茫海涂,新围垦的滩涂,太阳一晒全是盐花,种稻纯粹是充任务,一年两季,亩产无非一二百斤,连成本都收不回。舅公勤快,闲来无事,在草棚周围种上许多的向日葵,广种薄收,每年倒有许多的收成,到了夏末秋初,炒一碗葵花子也就是我的享受与乐趣,慢慢的摸索出了一套炒葵花子的门道。

海涂我去过两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地一片荒芜,蚊子特多。三十多年前,对于土地,除了种地,没有其他的想法。现在就不同了,土地除了种庄稼,还可以种房。当内地的肥沃土地再也无法侵占的时候,海涂成了经济开发的热土。如今的海涂早已没有了往昔的模样,十多年前我到前进闸,除了闸门还在,其他的连一点印记也无法找到。所谓沧海桑田,大约就是如此。

其实变化的不仅是海涂。昨夜已十点多了,窗外传来阵阵挖掘机的噪声。我知道这声音来自于房后新开工的房地产工程。我居住的地方二十年前也是一片农田,现在小镇规模初具,房地产开发也如火如荼。新开发的房地产项目,说是拆迁,实质上所拆的房屋建造不足二十年。看来建房乃百年大计,也是时过境迁,用到当下实在是不适时宜。

土地的用途传统上是种吃的,但是,种吃的东西好像效益不好,就是种吃的,也改换门庭,不是转基因,就是化肥农药,很难找到像舅公种的那样绿色环保的葵花子啦。本来我有三亩半田,现在还剩下二亩多,可以自己种。只是路太远,种与管理实在是不方便。三年前,我曾想搭一间小屋用来放农具,自己种些蔬菜,可惜因种种原因无法实现。

曾经化大力气想跳出农门,现在想做一回农民也难实现。世事轮回,谁能做到先知?好在承包合同还有将近十五年,自己的田里种上葵花子,自己收来自己炒,这样的要求,努力一下还是可以实现的。想不到行将暮年,居然想当农民了,自己也觉得发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