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于包白糖主角多年装大 |
明天就是传统的中秋节了,有关节日的来源,我不想探究,只想说说月饼。
中秋吃月饼与清明吃艾饺,在我眼里是一个理儿,那就是饱口福。清明的艾饺是自己做的,不用花钱;而月饼是需要花钱买的,两厢比较,月饼更具诱惑力。
记忆里的月饼,味道很美。十个一筒,简装的,里面是芝麻加白糖,咬一口是又酥又脆又香又甜。月饼的来源许多的时候,不是自己花钱买的,是别人家来“分”的。我们乡下有一个习俗,凡女儿出嫁,第一年要“望”八月半,礼品有一个月饼、几片藕、几颗枣、几粒糖,拼成一盘,分给四邻右舍和本家。娶媳妇不是年年有,要想吃到月饼,纯粹是机会主义,所以总盼望邻家大哥,本家叔叔早点结婚。
现在,这个习俗好象是改革了,因为好多年了,我们没有再分到过这样的礼品。如今改革的不仅是望八月半的习俗,连村里一向八月半发月饼的习惯,今年也改发现金了。当然,月饼的内容也是与时俱进,花样繁多。
虽然“分”不到月饼了,但最近几天我还是收到了好几盒月饼。月饼都是朋友们送的,包装都相当精美,我不知道这些月饼的价格,猜猜估计得几百元一盒吧。精美的包装里,内部也就几只月饼,月饼价格之贵,贵不在月饼,而在于包装。送礼嘛,要的是一份感觉,不再是月饼的味道。
商家投其所好,不再在口味上下功夫,脑筋动在包装上。这股风的形成是日积月累,还造就了一整套的产业链。设计、印刷、包装成了月饼的主角,而真正的主角—月饼,倒成了从属的地位,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不过今年的情况有所改观。据说高档的月饼销不动了,但简装的仍有市场。今天傍晚,我到市场去转了转,农贸市场一角有一个销月饼的摊位,现做现卖的一斤装大月饼十五元一个,买的人不少。
说实在的,我们其实需要的是月饼的味道,对于包装,我真的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