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近刘建杨

(2012-07-22 22:48:16)
标签:

刘建杨

绍兴

金箍棒

思想者

杂谈

        走近刘建杨

 坐在剧院里,完整地看完一台戏,我这是第一次。确切地说,我是在取镜器里,看完刘建杨主演的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

 这部戏是传统戏,拍成电影都有五十年了,戏中的唱腔,台词,好多我都会。前天夜里,在绍剧艺术中心观看这部戏,我还是深深地被刘建杨那精彩的表现所吸引,无法放下相机,从头至尾,足足拍了一百多张剧照。

 戏票早几天就搞定的。五天前,“平安”打电话给我,说20号晚上有刘建杨的演出,戏票她给我搞定了,我喜出望外。平安是我的新浪博友,认识刘建杨,就是平安介绍的。二号那天,有上海、北京的博友到绍兴来旅游,晚上安排在亚都大酒店就餐,平安的绍兴博友,其中就有刘建杨,于是,我们就相识。

 说起来认识刘建杨,已经很有些年头了。当时他在台上,我在台下,他在上面表现,我在下面拍手,这样的见面并非一二次。只是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这一点都不奇怪,老师教学生也就五六十人吧,还天天见面,叫不出学生名字是常有的事。何况刘建杨是明星,要面对这么多的观众,他能认识我吗?

 刘建杨出名很久了。他能出名,不是靠干爹,是凭真功夫。他把猴子演活了,是大家公认的美猴王。印象中,他有两手绝活,一个是戏棒,一个是剑入鞘。之所以说印象中,是因为这之前,我能看到他表现的就这两项,无缘看到他表现的整台戏。

 

 戏棒就是舞“金箍棒”,这是个绝活,没有十年八年的功夫和悟性恐怕是练不成的。那“金箍棒”在刘建杨手里,舞动起来就叫出神入化。看过武打小说吗?他舞动的“金箍棒”就是传说中可以挡箭的那种。剑入鞘,看起来是一种杂技的功夫。鞘以不同角度抛向空中,都是稳稳剑入。

 去年我在新浪上看到了刘建杨,在他的博客里,知道他现在尝试说“绍兴大话”。“绍兴大话”是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类似于周立波的清口相声,但又有所区别。直到二号的那次见面,才了解了刘建杨缘何要艺术创新的意图。

 他的出发点既不为名,也不图利,目的是为了宣传绍兴。刘建杨那天说得很动情,他说绍兴的文化这么厚重,景点那么多,为什么晚上留不住游客?原因是晚上缺乏看点!如果有一台戏,也许就能留住游客。桂林的印象刘三姐,几百元的票价,连场外都坐满了观众。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文化艺术的魅力。所以,他要尝试,为绍兴的旅游发展尽一把力。

 他说,他的最大愿望不是留下多少钱,而是文化。因为,只有文化才能传承下去!我禁不住为他鼓掌。这是一位思想者的肺腑之言,只有对人生有了深切的感悟,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老实说自从有了电视,我很少看舞台戏,即使偶尔看了,从没完整地看。舞台戏有一个缺陷,也是优点,这就是“实打实”,没有影视剧那种通过后期制作,达到视觉感受完美结合的效果。

 自从认识了刘建杨,我改变了观点,很想看看他舞台上的完整表现。结果,前天晚上两个多小时的演出,我不仅看得聚精会神,还看得津津有味。他表现的每一个细节,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是那样的活猴活现,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于是,我忽然想到,认识一个人如同看风景,走近一步,景色果然是截然不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